在心理咨询服务中有个基本的理念,叫作“助人自助”,我们在生活中也常说“自助者天助”。因此,杨珊珊编著的《警察心理健康读本》的定位就是警察心理健康的自助读本。现实生活中,除了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绝大部分心理问题都需要靠当事人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帮助只能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我们也相信,作为面对过重重挑战、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并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执法者,一定能够凭借自身的坚强意志和人生智慧化解工作生活中的矛盾冲突,预防和解决自身的情绪心理问题,超越人生的困境,开创幸福的未来。
图书 | 警察心理健康读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心理咨询服务中有个基本的理念,叫作“助人自助”,我们在生活中也常说“自助者天助”。因此,杨珊珊编著的《警察心理健康读本》的定位就是警察心理健康的自助读本。现实生活中,除了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绝大部分心理问题都需要靠当事人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帮助只能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我们也相信,作为面对过重重挑战、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并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执法者,一定能够凭借自身的坚强意志和人生智慧化解工作生活中的矛盾冲突,预防和解决自身的情绪心理问题,超越人生的困境,开创幸福的未来。 内容推荐 警察,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每天都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第一线,不但要长期超负荷地工作,体力、精力透支,而且随时都可能面对暴力威胁和生命危险。正因为如此,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特别关注。 杨珊珊编著的《警察心理健康读本》围绕关注和维护警察心理健康的主题。从改变认知、调节情绪、塑造性格、缓解压力等不同角度,从职业倦怠、工作中的挫折、家庭生活矛盾、人际交往问题等不同方面,分析警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诱因,为警察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提出建议。帮助警察超越人生的困境,获得幸福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 高风险、高压力——关注警察心理健康 身心健康才是真健康——了解心理健康 高负荷、高应激的人群——警察群体的心理健康 怎样才算健康?——警察心理健康评估标准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警察心理问题诊断 压力从何而来?——警察心理问题的诱因 第二章 思路决定出路——警察认知与心理调节 糟糕至极的想法——常见的非理性认知 期望过高与角色冲突——警察典型的认知问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一构建警察的理性认知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纠正缺乏自信的认知 找到自己的位置——纠正盲目自信的认知 遇事不钻牛角尖——战胜偏执的非理性认知 第三章 好心情最宝贵——警察情绪与心理调节 哪些情绪在困扰你?——警察常见情绪问题 难以自拔的情绪陷阱——与情绪有关的心理障碍 掌控你的情绪——警察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 疏导满腔的怒火——警察愤怒情绪调节 磨一磨自己的性子——警察急躁情绪调节 被冒犯的优越感——警察嫉妒隋绪调节 如何缓解紧张不安?——警察焦虑情绪调节 如何才能快乐起来?——警察抑郁情绪调节 第四章 性格决定命运——警察性格与心理调节 给性格归类——了解不同的性格类型 性格造成天壤之别——警察常见的性格问题 性格不是天生的——如何塑造自己的性格? 不敢正眼看人——改变过于腼腆的性格 让“直肠子”拐个弯——改变过于莽撞的性格 不要追求十全十美——改变完美主义性格 第五章 给心理装个减压阀——212作压力的心理调节 看清压力的真实面目——心理压力概述 背负沉重压力的职业——警察都有哪些压力? 有了压力怎么办?——缓解压力的心理调节方法 你的支持系统强大吗?——高强度工作的压力调节 走出灾难的心理阴影——突发灾难的压力调节 第六章 工作为何这么烦?——警察职业倦怠心理调节 工作热情的枯竭——认识警察职业倦怠 谁动了我的激情?——发掘警察职业倦怠的根源 寻找工作和生活中的乐趣——如何防范警察职业倦怠? 喧闹的窗口——车管民警如何消除职业倦怠? 封闭的环境——狱警如何消除职业倦怠? 第七章 表面风光的背后——警察职业挫折的心理调节 警察也敢打——警民冲突后的心理调节 为什么提升的不是我?——晋升遇挫的心理调节 为什么调动的总是我?——警队岗位调整后的心理调节 一肚子委屈向谁说——面对群众误解的心理调节 埋头苦干为什么?——付出得不到回报的心理调节 第八章 经营好自己的后院——警察家庭生活的心理调节 妻子的抱怨——顾不上家带来的烦恼 说不出来的委屈——被家人误解的心理调节 别把坏情绪传给孩子——为人父母的心理调节 当另一半离开后——警察婚姻破裂的心理调节 不做婚外恋的牺牲品——警察伴侣出轨的心理调节 第九章 做事先做人——警察人际关系的心理调节 公安队伍里的新兵——“菜鸟”警察的人际困惑 能对人说心里话吗?——警察和同事的人际交往 你比领导高明吗?——警察和上级的人际交往 坦坦荡荡打交道——与异性警察的人际交往 扮演好不同的角色——警察与亲友的人际交往 第十章 我们的心需要呵护——警察心理的保健方法 让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放松心理疗法 告诉自己:你能行——暗示心理疗法 倒掉情绪垃圾——宣泄心理疗法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森田心理疗法 情绪调节ABC——合理情绪疗法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健康对每个人至关重要,它是一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财富,也是一个人完成人生目标最重要的条件。那么,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健康的呢?有人说,健康就是无病无灾、满面红光;也有人说,健康就是能吃能喝、睡眠充足。事实上,这些理解都是片面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是这样定义的: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在这里,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包括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这种心理健康也是指一个人的内在心理针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 从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心理健康至少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种是个体没有心理方面的疾病,比如精神分裂或者是精神障碍等;第二种是个体的心理机能表现出一种积极发展的状态,他能够自发消除一切不健康和不正常的心理倾向,使自己的整体心理状况处于最佳状态,并且能和外界环境保持和谐统一。 俗话说,心理决定人的行为,良好的心态有助于人的成功,因此,简单一点说,心理健康也可被视为一种良好的心态。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项实验。心理学家找了一间巨大的空房子,房子下面是一个水池,上面搭了一座窄窄的木桥,水池里养着几只凶狠的鳄鱼。 心理学家请了十个人参与实验。他将屋子里的灯全部关闭,并要求这十个人通过小桥走到房子的那一头,心理学家则站在旁边进行提示。这十个人均顺利通过了小桥,完成了测试。 接着,心理学家打开了屋子里的灯,在昏暗灯光的照射下,刚刚通过小桥的十个人发现自己走过的是一座窄窄的小桥,并且小桥下面还有凶狠的鳄鱼,他们惊出了一身冷汗,都在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后怕。 这时,心理学家接着问,“你们当中有谁敢再从小桥走一遍?”这十个人都开始犹豫,窃窃私语,最后有三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他们表示愿意再走一遍,可是,最终只有一个人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之前要慢许多;第二个人走了一半,竞吓得趴在小桥上,慢慢地爬了过去;第三个人刚走了几步,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 看到这一切,心理学家又打开了屋子中其他几盏灯,在明亮灯光的照耀下,屋子里被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才看清,原来在小桥下有一张安全网,由于刚才灯光昏暗,他们压根就没有发现这张安全网的存在。 这时,心理学家又对他们说:“还有谁愿意从独木桥上走过去?”这次,除了之前的三个人之外,又有五个人站了出来。心理学家转头问那两个不愿意再走一遍的人:“为什么你们不愿意再走一遍呢?你们没有看到有张安全网吗?”只见这两个不愿走过去的人异口同声地问:“这张安全网牢靠吗?”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时候人的失败并非是因为自己的智力低下或力量薄弱,而是被周围的环境所限制。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一旦面对困难和险境,很多人都会沉不住气,慌了手脚,丧失了斗志,最终导致失败。而那些能够保持冷静、不乱方寸,沉得住气的人最终走向了成功。 因此,具有良好心态的人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人在任何状况下都要具备良好的心态。世间万物都有一个标准,心理健康也不例外,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对此,我国相关部门提出了如下的几个要求。 第一,情绪状态良好。在人的心理健康中,情绪起着核心的作用。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能够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的心情,他们在生活中善于寻找各种乐趣,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当然,这里所说的情绪良好并不意味着人不能有负面情绪,而是指一旦产生了负面情绪,个体能较快从这种负面的情绪中走出来。这里所说的情绪良好更多的是指一种情绪的稳定性。P2-4 序言 警察是一个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高应激的特殊职业。在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升级,违法犯罪行为和恐怖袭击活动进入高发期。身为警察,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每天要站在与违法犯罪行为和恐怖分子作斗争的第一线,不但要长期超负荷地工作,体力、精力透支,而且随时都有可能面对暴力威胁和生命危险。 正因为如此,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才更需要特别地关注。警察虽然是执法者,但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入,他们有正常人的情感和需求。工作生活中的矛盾挫折如果处理不当,同样会引起情绪问题和心理障碍,尤其是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警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会远高于普通人群。如果警察不能妥善地驾驭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平衡,不但会对自身、家人、工作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粗暴执法、行为失控,给警察的形象抹黑,给人民群众造成损失和伤害。 本书围绕关注和维护警察心理健康为主题,从改变认知、调节情绪、塑造性格、缓解压力等不同的角度,从职业倦怠、工作中的挫折、家庭生活矛盾、人际交往问题等不同的方面,分析警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诱因,为警察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提出建议。 在心理咨询服务中有个基本的理念,叫作“助人自助”,我们在生活中也常说“自助者天助”。因此,本书的定位就是警察心理健康的自助读本。现实生活中,除了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绝大部分心理问题都需要靠当事人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帮助只能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我们也相信,作为面对过重重挑战、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并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执法者,一定能够凭借自身的坚强意志和人生智慧化解工作生活中的矛盾冲突,预防和解决自身的情绪心理问题,超越人生的困境,开创幸福的未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警察心理健康读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珊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35854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8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2 |
CIP核字 | 2014267426 |
中图分类号 | D035.3-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