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以生动的事例呈现交通银行在中国近现代艰难世事中奋力跋涉的历史风貌,以具体的史实记述了交通银行在成立至1958年各个时期的制度建设、业务创新、经营特色,行风培育,对于认识今天的交行,引导和探索今后的发展,都有丰富的启发意义。为确保编撰质量,本书还特别邀请了上海市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史研究专家洪葭管,国内著名学者、现任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教授等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
图书 | 交通银行史(共4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全书以生动的事例呈现交通银行在中国近现代艰难世事中奋力跋涉的历史风貌,以具体的史实记述了交通银行在成立至1958年各个时期的制度建设、业务创新、经营特色,行风培育,对于认识今天的交行,引导和探索今后的发展,都有丰富的启发意义。为确保编撰质量,本书还特别邀请了上海市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史研究专家洪葭管,国内著名学者、现任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教授等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 内容简介 《交通银行史》共分四卷,以交通银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作为分卷的依据。第一卷叙述的是交通银行1908年建立至1928年11月南迁的这二十年历史。总协理制、总行设在北京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第二卷叙述的是交通银行总管理处南迁上海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十年历史。交行努力走现代商业银行之路,但国民政府的金融统制之下,经过两次改组,逐渐由商业银行向国家银行转变,业务经营步入辉煌。第三卷叙述的时段是1937年至1949年。此期的*特点是交行的各个方面深受战争的影响。时局艰难,交行依然坚守使命,发展实业,为西部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并直接投资一批实业。对伪交通银行的成立、经营以及唐寿民等人的作为,本书也给予客观叙述。第四卷为交通银行1949年至1958年的发展史。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银行依据国家政策走向,努力配合国家建设,积极调整业务方针,提高业务质量,完善管理制度,形成了独特的经营风格。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交行完成了辅助新中国建立统一财政体制的历史使命,1958年受命停办在大陆地区的各项业务,但交行总管理处依然保留,香港地区的分支机构继续营业。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交通银行的创立、资本构成和组织架构 第一节 交通银行创立的背景 一、中国银行业的艰难起步 二、西方列强对中国铁路路权的控制 三、国人自主意识的增强与收回利权运动 四、邮传部奏设交通银行 第二节 交通银行的诞生 一、交通银行的筹组和北京总行的开业 二、国内分支行的扩展与海外机构的试办 三、创办之初的压力与困难 第三节 交通银行的性质与资本构成 一、交通银行的性质定位 二、开业初期的股本构成 三、商股认购踊跃及额定资本的增加 第四节 开业初期的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 一、股东会、董事和监事 二、总行和总管理处 三、分行和分号的组织 四、行员的薪酬与奖惩 五、总管理处高层的人事变迁 第二章 交通银行初期的主要活动和业务经营 第一节 草创时期的主要活动 一、募债赎回京汉铁路 二、收赎电报局商股 第二节 起步阶段的业务经营 一、特许银行业务 二、一般银行业务 第三节 初始期的经营理念及业务绩效 一、早期的营业思路 二、经营成绩和赢利状况 三、制度与管理方面的缺陷 第四节 橡皮股票风潮波及下的交通银行 一、橡皮股票风潮和金融市场危机 二、义善源的积欠与西贡万顺安号的破产 第三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交通银行 第一节 鼎革之际的严重危机 一、辛亥革命与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二、各分行的艰难处境 三、总管理处几近瘫痪 第二节 交通银行与革命政府的关系 一、总管理处令各行严守“中立” 二、各分行对地方军政府的抵制 三、交通银行与南京临时政府的关系 第三节 向北京政府时期的平稳过渡 一、商股股东联合会的成立与维持 二、陆宗舆接任交通银行总理 三、总管理处的短暂迁移 第四章 民初国家银行特权的获取 第一节 梁士诒主持下的民初交通银行 一、梁士诒接任交通银行总理 二、民初的业务整顿 三、第三届股东大会及经营方针的改进 四、交通银行实力的壮大 第二节 交通银行性质和地位的变化 一、发行权的扩大和发行信用的巩固 二、代理金库权的确认与代理权的扩大 三、《交通银行则例》的公布 四、积极募集民三、民四公债 五、中央银行职权的取得 第三节 交通系与交通银行 一、梁士诒与交通系的形成 二、交通系对交通银行的控制 三、交通银行成为北京政府的财政工具 第五章 第一次停兑风潮 第一节 停兑风潮与交通银行的改组 一、北京政府“停兑令”的仓促出台 二、各分支行的应对 三、曹汝霖的接任和“民六改组” 第二节 西原借款与交通银行解决停兑 一、西原借款 二、日金借款与交通银行恢复兑现 三、日本吞并交行的企图与中华汇业银行的成立 四、新交通系在交行势力的扩张 第三节 京钞问题 一、京钞问题的由来及危害 二、京钞的整理及解决 第六章 第二次停兑风潮与中交合并之争 第一节 曹汝霖时期交通银行的发展 一、曹汝霖时期的经营方针 二、1917一1921年间的经营状况 三、扶翼戊通航业公司 第二节 第二次停兑风潮与奉系借款 一、挤兑风潮发生的内外因素 二、京、津行的停兑及沪、汉行的应对 三、奉系借款与停兑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中交合并之争 一、中交合并的由来及公开化 二、中交合并之争的尖锐化 三、中交合并的平息 第七章 商股势力的扩张与经营方向的转变 第一节 交通银行商股势力的扩张 一、沪行的发展与江浙金融势力的扩张 二、交通银行官商股的冲突 三、临时股东总会对经营方针的检讨 四、张謇、钱新之接手交通银行 第二节 张謇、钱新之的清理整顿 一、总管理处的改组和管理章 程的修订 二、分支机构的改革及管理的加强 三、清理政府欠款处的成立 四、京、星、港、渝诸行的清理 五、债务的梳理与偿还 第三节 行务会议的召开与经营方针的修正 一、第一届行务会议的召开 二、经营方针的更张 三、发行制度的新变化 四、行员管理的严格化 第四节 张謇、钱新之时期的成绩与问题 一、业务的恢复与发展 二、坚持中央银行地位 三、谢霖辞职与人事关系的复杂化 第八章 北京政府末期的交通银行 第一节 梁士诒再次担任交行总理 一、第二次直奉战争与梁士诒重返北京政坛 二、张謇、钱新之辞职与梁士诒的东山再起 三、梁士诒对经营方针的调整 第二节 南北政权对立之际的交通银行 一、梁士诒与广州政府的联系 二、交通银行与北京政府的日渐疏远 三、交通银行与国民政府的合作尝试 四、国民政府的分立及其对交通银行的影响 第三节 北京政府的结束与交通银行的调整 一、1927年交通银行的南北两派 二、南京政府通缉梁士诒与继续北伐 三、梁士诒辞职与交通银行的人事调整 四、交通银行进入国民政府时代 第九章 北京政府时期交通银行的经营特点 第一节 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特色 一、业务发展的两个阶段 二、业务经营的四大特点 三、组织管理的三种风格 第二节 与政府财政的难解之缘 一、银行资本与政府财政相互依存 二、从依赖到疏远 第三节 股本结构的变化与角色的演变 一、股本结构变化的内在因素 二、角色的演变与影响 第四节 与产业和同业的关系 一、与民族工商业的关系 二、与同业的关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交通银行史(共4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交通银行史》编委会 |
译者 | |
编者 | 牛锡明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0898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4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04-01 |
首版时间 | 2015-04-01 |
印刷时间 | 2015-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928 |
CIP核字 | 2014273190 |
中图分类号 | F832.3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5 |
宽 | 185 |
高 | 8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