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和随后而来的国共内战从未远离我们。对于这两场战争,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它宏大的一面。然而,战争终究是由普通人承担的,对于战争中的普通人我们却知之甚少。齐小林编著的《当兵:华北根据地农民如何走向战场》以实证的方法研究这两场战争中一个很小的截面,即中共领导下的华北农民是如何走向战场的,以及他们走向战场之后面临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通人面对战争时的痛苦和挣扎,也可以看到传统、乡村、革命和战争如何在普通人身上交错。
图书 | 当兵(华北根据地农民如何走向战场) |
内容 | 编辑推荐 抗日战争和随后而来的国共内战从未远离我们。对于这两场战争,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它宏大的一面。然而,战争终究是由普通人承担的,对于战争中的普通人我们却知之甚少。齐小林编著的《当兵:华北根据地农民如何走向战场》以实证的方法研究这两场战争中一个很小的截面,即中共领导下的华北农民是如何走向战场的,以及他们走向战场之后面临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通人面对战争时的痛苦和挣扎,也可以看到传统、乡村、革命和战争如何在普通人身上交错。 内容推荐 令人感慨的是,偌大的陵园中仅有少数有名有姓的烈士供后人瞻仰。多数烈士仅留下空冢,无名无姓。初春的石家庄乍暖还寒,灰濛濛的阳光洒落在四周。无数鲜活的年轻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隐藏在历史的深处,留下一丘空冢、几株枯草。除此之外,他们还留下什么? 是的,这些普通的士兵肯定留在母亲细碎的梦中、妻子的思念中、孩子的期盼中。遗憾的是,他们没有留在历史学者的笔下。这些无名小卒在历史剧变中的际遇,深深地吸引着我。记录下他们为什么走向战场、怎样走向战场,记录下他们的生前身后事,记录下他们的欢欣、悲伤与哀愁,不正是历史学者的责任吗? 齐小林编著的《当兵:华北根据地农民如何走向战场》是一部严谨且具有创新的历史著作。为我们呈现了被历史遗忘的普通人,揭示了战争中的人性,使我们了解什么是真实的战争,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那段史诗般的历史。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农民参军:动机、顾虑与意愿 第一节 农民参军的动机 第二节 农民参军的顾虑 第三节 中共政治经济改革与农民参军意愿 第三章 革命与乡村规则:村庄内的参军动员 第一节 村干部参军动员中的职责与顾虑 第二节 党组织内参军动员准备 第三节 村庄内的参军动员 第四节 参军动员的偏差 第四章 规避与冲突 第一节 农民的规避 第二节 冲突 第五章 新战士:审查、整训与输送 第一节 组织与审查 第二节 整训:巩固新战士的努力 第三节 新战士的输送 第四节 土地改革与农民参军:数据分析的角度 第六章 士兵:逃亡与归队 第一节 中共士兵逃亡数量分析 第二节 中共士兵逃亡的原因 第三节 动员逃亡战士归队 第七章 士兵家属的优待 第一节 士兵家属: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优抗粮:物质优待 第三节 代耕:劳力优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兵(华北根据地农民如何走向战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齐小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00945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56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92 |
CIP核字 | 2015076140 |
中图分类号 | K269.07 |
丛书名 | |
印张 | 2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