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帝造人有多难(生命的密钥)
内容
编辑推荐

生物的复杂和美妙使得许多人去思考:生物从哪里来?生物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生命过程是如何运作的?……

朱钦士编著的《上帝造人有多难:生命的密钥》从宇宙诞生谈起,介绍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的形成、生物前体化合物在太空中的合成、生命的出现和进化、从以RNA为核心的世界到DNA、RNA、蛋白质之间跳的“三人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演化、多细胞生物的出现、生物多姿多彩的有性生活、直至到对外星生物的推测,从而揭示我们这个宇宙中生命形成和发展最基本的规律。

内容推荐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生殖细胞也喝“孟婆汤”吗?为什么每个人都是特别的?为什么多数生物要分成“雌”和“雄”两性呢?人类的男性会消失吗?人的智力有极限吗?脑子越大越聪明?我们能不能通过克隆自己而达到“长生不老”?……

朱钦士编著的《上帝造人有多难:生命的密钥》以通俗有趣的文笔从分子细胞水平上深入思考这些问题,道出生命的密语。

目录

1 我们从哪里来?

 1.1 上帝造人有多难?

 1.2 生命现象的偶然与必然

2 组成生命的分子怎样相互“识别”和“组装”自己?

 2.1 分子之间怎样相互“识别”?

 2.2 蛋白质的“十九般兵器”

3 遗传和进化

 3.1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3.2 生殖细胞也喝“孟婆汤”吗?——介绍一些“外遗传学”

4 生物的共性和特性

 4.1 为什么每个人都是特别的?

 4.2 我们能请外星人吃饭吗?

5 生物多姿多彩的“有性生活”

 5.1 生物的“性”事知多少?

 5.2 器官排斥和配偶选择

6 生物发展的皇冠——智力

 6.1 目的和智力

 6.2 人的智力有极限吗?

7 干细胞与克隆

 7.1 人体的更新之源——干细胞

 7.2 我们能不能通过克隆自己而达到“长生不老”?

8 细胞的解毒和生殖细胞的永生

 8.1 我们的机体是如何解毒的?

 8.2 为什么生殖细胞能够永生?

9 生命中的几何关系

 9.1 为什么我们觉得蚂蚁是“大力士”?

10 生命与音乐

 10.1 音乐的美、奇、谜、憾

 10.2 美妙的歌声是怎样发出来的?

11 经络现象秘密初探

 11.1 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11.2 近年来对于经络现象的研究

 11.3 理解经络现象所需要的现代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2.2 蛋白质的“十九般兵器”

《论语》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说要把一件事做好,必要的工具是不可少的。在现代火器出现之前,人们要狩猎或搏斗,自然可以拳打脚踢牙咬,也就是使用人体“自带”的工具。但是如果有武器相助,威力就大得多。古人早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发展出各式各样的武器。在《水浒传》中,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教授九纹龙史进的,就有“十八般武艺”,也就是使用“十八般兵器”: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

我们身体里面的蛋白质,负担的任务远比古代的武士进行搏斗为多。为了完成所有这些任务,蛋白质不但也有“十八般兵器”,而且比古代武士所用的还多一种,所以有“十九般兵器”。这些武器的名字中最后的两个字(氨酸)相同。为了看起来简洁,并且和上面的“十八般兵器’’对应,我们在这里把这最后两个字略去,只写出它们前面的字,那就是丙、缬、亮、异亮、苯丙、脯、色、丝、酪、半胱、蛋、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天冬、谷、赖、精、组。这些武器到底是什么,我们后面再讲。在这里先说说蛋白质的重要性和任务。任务清楚了,蛋白质为什么要这么多种“武器’’就清楚了。

蛋白质不仅是构成皮肤(如胶原蛋白)、毛发和指甲的材料,更与所有的生命活动有关。肌肉收缩需要蛋白纤维,物质转运需要各种蛋白转运器,识别敌友需要抗原识别蛋白,标记外来的异物需要抗体,血液凝固需要成纤维蛋白,调节血糖需要胰岛素,感知外界信号需要各种蛋白受体,把DNA缠绕成染色体需要组蛋白,控制基因的表达需要各种转录因子等。

除了以上功能以外,蛋白质最复杂、最繁重的任务,还是催化各种化学反应。生命活动是通过几千种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包括利用外来物质建造自己的身体,氧化食物中的分子以获取能量,生产前面提到的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分子,如转运蛋白、抗体、激素、凝血因子等。化工厂里面要实现各种化学反应,常常使用高温、高压的条件。但是在人体中,一切化学反应却必须在恒定体温和常压下进行。这就给我们出了个难题。

比如在火力发电厂中,煤和石油是在高温下燃烧的。但是在常温下,放在空气中的煤和石油很稳定。把葡萄糖放在空气中,哪怕在大热天(到37℃),它也不能被氧气所氧化。这是因为,分子要进行化学反应,必须首先要得到足够的能量,把其中的化学键(把原子连接成分子的电子联系)打开。燃烧时上千度的高温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但是在室温下,分子得不到所需的能量,化学反应也就难以进行。而在我们的身体中,葡萄糖却可以容易地被“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能量。这是因为在体内,化学反应有蛋白质的帮助。蛋白质能把化学反应分成几步,每一步需要的能量都比较少,这就使得原来在体温下不能完成的化学反应也能顺利完成。反应完成以后,蛋白质又恢复原来的样子,本身并不消耗。这个过程就叫做催化。这些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就叫做酶。我们身体里面的几千种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来催化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具体执行者。但是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由于若干关键技术的突破(比如工具酶的发现与制备,克隆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即PCR以及大规模测定DNA序列的技术等),分子生物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在同一时期中,对蛋白质进行研究的传统技术却没有多少突破性的进展,反而需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因此,现在人们对DNA和基因谈论得很多,对蛋白质的注意力反而有所下降。

其实DNA不过是记载生物密码的分子。而且密码里面的信息,只和蛋白质有关。DNA的作用,就是为各种不同的蛋白质编码,并且和转录因子一起,准确地控制每种蛋白质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仅此而已。其余的工作都交给蛋白质去做。DNA并不记录脂肪和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也不为胆固醇和血红素的分子编码。是蛋白质在合成和利用这些分子。因此,DNA携带蛋白质的信息,蛋白质使生命得以实现。已经绝灭的猛犸和尼安德人的DNA还基本上存在,但那已经不是生命。只有细胞(比如卵细胞)里面的蛋白质有可能使它们重新变为活的生物。恩格斯说,“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方式”,进化论者说,“生命是传递基因的工具”,两种说法都有其道理。现在,人的DNA序列已经完全弄清,我们已经进入“后基因时代”,是重新把注意力放到蛋白质身上的时候了。

蛋白质要执行各种功能,首先就要准确地与各种分子相结合。这就需要蛋白质的表面形状要和与它结合的分子的形状相符,而且结合处的带电情况也要相配。这就要求蛋白质分子有各种特异的形状和表面电荷分布。这是由上面所说的“十九般兵器”来实现的。

P23-25

序言

生命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事物。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鲜花盛开的草原,鸣唱婉转的鸟儿,翩翩起舞的蝴蝶,使我们的星球充满“生”机。

生物也是我们这个宇宙中最复杂的物质存在形式。无生命的分子的结构大多很简单,从沙子里面的二氧化硅到大气里的氮气,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一般不超过10个。而蛋白质分子由几十到上千个基本“构件”(氨基酸)组成,每个蛋白质分子含有数千到数万个原子。它们折叠成各种形状,执行不同的功能。我们的“生命蓝图”(DNA)更是由大约30亿个“字母”(核苷酸)组成,含有约2000亿个原子。亿万计的不同类型的分子以各种方式结合,组成细胞。而我们的身体又由约600 000亿个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协调一致的各种生理功能和精神意识。

我们人类也是一种生物,而且把生物的复杂性和能力发展到极致。我们不仅创造了语言文字,还发展了科学艺术。我们建设了美丽的乡村、宏伟的城市。我们还发明创造了汽车、飞机、计算机、互联网。除了物质条件的进步,我们还有丰富美好的精神生活。我们不仅被这个世界创造,我们还能反过来研究和改造这个世界。

生物的复杂和美妙使得许多人思考: 生物从哪里来?生物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生命过程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地球上有那么多种类的生命?为什么人要分男女两性?为什么人会衰老?我们能够通过克隆自己达到永生吗?人还会变得更聪明吗?有关生物的问题可以说是无穷无尽。

作为在生物领域耕耘几十年的工作者,作者对各种生命现象进行了思考,并且把这些思考的结果写成科普文章,在《科学网》和《中国科普博览》中的“知识采蜜”专栏发表,引起了读者广泛的兴趣。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胡洪涛先生注意到这些文章,希望我将其中的一些内容汇聚成书出版,使得更多的读者可以一次性获得这些文章并且更方便地阅读。这就是这本书的由来,在此对胡洪涛先生及其出版社的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本书不是生物教科书,所以它的重点不是讲述生物学中的那些“经典”知识,例如蛋白质和DNA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遗传密码、DNA-mRNA-蛋白质的“中心法则”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在生物学的教科书中找到。本书的目的,是从宇宙发展的角度,用新的思路来理解生命,探讨各种生命现象的来由和进化机制,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物的各种功能是“如何运作”和“怎么来的”等问题。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郝林女士的全力支持和大力协助。除了提供有关信息、提出写作建议和严格审稿外,她还承担了几乎全部家务,让我能够集中精力写作。所以这本书是我们两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也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  朱钦士

于2015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帝造人有多难(生命的密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钦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395614
开本 32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1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2015047663
中图分类号 Q1-0
丛书名
印张 9.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