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主编的《科举与传播(中国俗文学研究)》收集了中国俗文学研究领域近年来发表的优秀论文,显示了相关研究的实绩。论文集强调俗文学研究的“精神性”“文学性”与“当代性”,在研究方法上理论研究、史料整理与田野调查等并重。作者队伍包括陈平原、陈文新、汤哲声、陈泳超、郑志良等活跃在中国俗文学研究一线上的优秀学者。论文集收集了中国俗文学研究领域近年来发表的优秀论文,显示了相关研究的实绩。
| 图书 | 科举与传播(中国俗文学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平原主编的《科举与传播(中国俗文学研究)》收集了中国俗文学研究领域近年来发表的优秀论文,显示了相关研究的实绩。论文集强调俗文学研究的“精神性”“文学性”与“当代性”,在研究方法上理论研究、史料整理与田野调查等并重。作者队伍包括陈平原、陈文新、汤哲声、陈泳超、郑志良等活跃在中国俗文学研究一线上的优秀学者。论文集收集了中国俗文学研究领域近年来发表的优秀论文,显示了相关研究的实绩。 内容推荐 陈平原主编的《科举与传播(中国俗文学研究)》所呈现的是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中国通俗文学,强调俗文学研究的“精神性”“文学性”与“当代性”。在研究方法上,理论研究、史料整理与田野调查等并重,以“科举”这个切入点,透视中国传统社会的情状。 目录 《游仙窟》的科举主题与道教之关联/张思齐 “三言”科举书写中的女性/刘淑娟 《聊斋志异》之救赎主题及其叙述建构/周建渝 蒲松龄为何不肯放弃科举之探究/[韩国]金惠经 《醒世姻缘传》与明末清初的生员制度/高娇娇 《儒林外史》侠客形象的文化解读/陈文新 清代进士与《红楼梦》/李根亮 实用理性与道德报应:《儿女英雄传》的科举观/谢冰青 英语世界的中国科举文化 ——略论明清小说英译本所折射的士林生态/洪涛 明清通俗小说中的科举舞弊/叶楚炎 中韩梦幻小说的立身扬名过程研究/[韩国]崔溶澈 南戏中科举活动表演模式初探/欧阳江琳 不遇、补偿与辟邪 ——论《庆丰年五鬼闹钟馗》/刘燕萍 蒙元杂剧与科举制度关系考述/张同胜 科举之于婚姻家庭关系的考察 ——以元杂剧《墙头马上》《潇湘雨》和《渔樵记》为中心/[澳大利亚]赵晓寰 科举生态与明清戏曲创作 ——以李渔及其传奇《怜香伴》为例/江俊伟 传统科举思想在俗文学中的神化体现 ——以常熟宝卷为例/邹养鹤 论对联技巧在其他文体中的孕育成熟过程/罗积勇 中国当代鬼灵传说的真实性特质研究/陈冠豪 电视传媒与相声的当代命运/鲍国华 从“说话”到“说书” ——从说唱伎艺名称的改变看明代通俗小说出版的影响/黄卉 “俗文学与当代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白岚玲 张宁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科举与传播(中国俗文学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陈平原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5273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6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0 |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84 |
| CIP核字 | 2014300992 |
| 中图分类号 | I20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3.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9 |
| 宽 | 155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