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时过境未迁——中国当代史采薇》是王海光教授的论文集,收录了他近年来中国当代史研究的若干作品。主旨是探讨中国当代史的研究方法。
这本集子里关于当代史研究的几篇论文,分别讨论了当代史研究的现状、理念、方法等问题,表达了治当代史的学术主张。
| 图书 | 时过境未迁--中国当代史采薇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时过境未迁——中国当代史采薇》是王海光教授的论文集,收录了他近年来中国当代史研究的若干作品。主旨是探讨中国当代史的研究方法。 这本集子里关于当代史研究的几篇论文,分别讨论了当代史研究的现状、理念、方法等问题,表达了治当代史的学术主张。 内容推荐 中国当代史是中国人魂牵梦绕的历史,国运、家运、个人命运都在其中飞扬起伏;中国当代史是刚刚走入历史的历史,其事不远,余音未绝,因果相续,尘埃未定;中国当代史是“时过境未迁”的历史,参与者众,察之则近,历史与现实相互影响,过去与现在难割昏晓。《时过境未迁--中国当代史采薇》收录了作者王海光教授近年来研究中国当代史问题的一些重头文章,分为三编,探讨了当代史治史的考据、文章、理路诸问题。书中诸文,有史有论,有点有面,有述有评,有考有证,内容丰富,笔法严谨,亦可为当代史写作的文本参考。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撷史篇 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出台的制度背景分析 1957年整风鸣放中的民瘼舆情:来自民众生活感受的“右派”言论 红卫兵运动事略 一份反“文革”的传单 ——《给全体共产党员的紧急呼吁》的解读和考辨 试论“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中国改革的缘起 噩梦后的反思:中共改革意识的最初形成 ——以中央党校“三次路线斗争”讨论汇报材料为蓝本 评史篇 道可道 ——试析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的理路 评林蕴晖教授《国史札记·事件篇》兼论高饶事件 在历史节点上的风云变局 ——评《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一个人的冤案和一个时代的冤案 ——评《康生与“赵健民冤案”》 不堪回首的回首 ——读刘丽英回忆录《往事回首》 治史篇 时过境未迁 ——关于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他山之石的启示:关于中国治史理路的再认识 ——兼评麦克法夸尔的“铁三角”理论 回忆录的写作和当代人的存史责任 筚路蓝缕的起步: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之刍议 磨洗与重构 ——漫论中国当代史的治史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时过境未迁--中国当代史采薇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海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009101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25 |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88 |
| CIP核字 | 2013304073 |
| 中图分类号 | K270.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240 |
| 宽 | 171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