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戴望舒诗文集/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戴望舒的诗继承和发展了后期新月派与20世纪20年代末象征诗派的诗风,开启了现代诗派的时代,因此被视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他也因为诗作《雨巷》一度被人称为“雨巷诗人”。《戴望舒诗文集/典藏》中精选收录了戴望舒的大量诗作、译诗、散文作品等,让读者充分了解著名现代诗人的心路历程与文学思想。

内容推荐

《戴望舒诗文集/典藏》精选了戴望舒的代表性诗作、译诗及部分散文、文学评论,基本涵盖了戴望舒作品的精华,不但有助于了解戴望舒的作品与写作特点,还有助于对国外的多位著名诗人的作品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从中感受到诗的魅力。

目录

诗歌

雨 巷

残花的泪

十四行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Spleen

残叶之歌

Mandoline

我的记忆

路上的小语

林下的小语

独自的时候

秋 天

对于天的怀乡病

断 指

印 象

到我这里来

夕阳下

自家伤感

生 涯

Fmgments

凝泪出门

可 知

乐园鸟

见毋忘我花

微 笑

霜 花

古意答客问

静 夜

山 行

烦 忧

我的素描

百合子

八重子

单恋者

老之将至

秋天的梦

前 夜

我的恋人

村 姑

三顶礼

二 月

小 病

款 步(一)

款 步(二)

过 时

有 赠

游子谣

秋 蝇

夜行者

微 辞

妾薄命

寻梦者

秋夜思

赠克木

寂 寞

我思想

白蝴蝶

致萤火

狱中题壁

我用残损的手掌

等 待(一)

等 待(二)

过旧居

示长女

少年行

旅 思

不 寐

深闭的园子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赠 内

萧红墓畔口占

偶 成

我们的小母亲

无 题

生产的山(寓言诗)

狼和羔羊(寓言诗)

译作

保罗·艾吕雅作品

自  由

勇 气

一只狼

戒 严

公 告

受了饥馑的训练

蠢而恶

战时隋诗七章

苏佩维艾尔作品

肖 像

生 活

心 脏

一头灰色的中国牛

房中的晨曦

等那夜

果尔蒙作品

山 楂

冬 青

死 叶

果树园

园 子

磨 坊

教 堂

保尔·福尔作品

回旋舞

我有几朵小青花

晓 歌

晚 歌

夏夜之梦

幸 福

魏尔伦作品

瓦上长天

泪珠飘落萦心曲

一个贫穷的牧羊人

耶麦作品

屋子会充满了蔷薇

我爱那如此温柔的驴子

膳 厅

少 女

树脂流着

天要下雪了

为带驴子上天堂而祈祷

比也尔·核佛尔第作品

还是爱

夜 深

假门或肖像

心灵出去

白与黑

同样的数目

波特莱尔作品

应 和

赠你这几行诗

黄昏的和谐

裂 钟

快乐的死者

声 音

入 定

高 举

枭 鸟

音 乐

秋 歌(两首)

风 景

信天翁

盲人们

人和海

烦 闷(一)

烦 闷(二)

我没有忘记

赤心的女仆

异国的芬芳

穷人们的死亡

洛尔迦作品

梦游人谣

安东尼妥·艾尔·冈波里奥在塞维拉街上被捕

安东尼妥·艾尔·冈波里奥之死

西班牙宪警谣

三河小谣

村 庄

吉他琴

两个水手在岸上

水呀你到哪儿去?

安达路西亚水手的夜曲

蔷薇小曲

小小的死亡之歌

呜 咽

评论

一点意见

望舒诗论

诗论零札

散文

都德的一个故居

记马德里的书市

山居杂缀

再生的波兰

香港的旧书市

试读章节

他们在瓦砾之中生长着,以防空洞为家,以咖啡店为办事处,食无定时,穿不称身的旧衣,但是他们却微笑着,骄傲地过着生活。

波兰的生活已慢慢地趋向正常了,但是这个过程却是痛苦的。混乱和破坏便是德国人在五年半的占领之后所留下的遗物。什么东西都必须从头做起。波兰好像是一片殖民的土地,必须要从一片空无所有的地方建立一个新的社会,一个经济秩序和一个政治行政。除此以外,带有一个附加的困难:德国人所播下的仇恨和猜疑的种子,必须连根铲除。

这里是几幅画像。在华沙区中,砖瓦工业已差不多完全破坏了,而华沙却急着需要砖瓦,因为它百分之八十五的房屋都已坍败了。第一件急务是重建砖瓦工业。那些未受损害的西莱细亚区域的工场,在战前每年能够出产七万万块砖瓦。它们可能立刻拿来用,但是困难却在运输上。铁路的货车已毁坏了,残余下多少交通材料尚待调查。政府想用汽车和运货汽车来补充。UNNRA已经开始交货了,而且也答应得更多一点。

百分之六十的波兰面粉厂已变成瓦砾场了。政府感到重建它们的急要,现在已开始帮助它们重建了。在一万二干间面粉厂之中,二干间是由政府直接管理的——这些大都是被赶出去了的德国人的产业。其余的面粉厂也由官方代管着,等待主有者来接收。

华沙是战争的最悲剧的城,又是世界上最古怪的城。在它的大街上走着的时候,你除了废墟之外什么也看不到。这座城好像是死去而没有鬼魂出没的:可是从这些废墟之间,却浮现出生活来,一种认真的工作而吃苦的生活,但却也是一种令人惊奇的快乐的生活。

你看见那些微笑的脸儿,忙碌的人物,跑来跑去的人。交通是十分不方便,少数的几架电车不够符合市民的需要,所以停车站上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今日华沙的最动人的景象,也许就是废墟之间的咖啡店生活吧。化为一堆瓦砾的大厦,当你在旁边走过的时候,也许会辨认不出来吧。瓦砾已被清除了,十张桌子和四十张椅子,整整齐齐地安排在那往时的大厦的楼下一层的餐室中,门口挂着一块招牌,骄傲地宣称这是“巴黎咖啡店”。顾客们来来去去,侍者侍候他们,生活就回到了那废墟。在今日,这些咖啡店就是复活的华沙的象征。

人们住在地下防空洞,临时搭的房间,或是郊外的避弹屋。这些住所是只适合度夜的,成千成万的人都把他们的日子消磨在咖啡店中。那些咖啡店,有时候是设在一所破坏了的屋子的最低一层,上面临时用木板或是洋铁皮遮盖着:有时设在那在轰炸中神奇地保全了的玻璃顶阳台上;但是大部分的咖啡店,却都是露天的。在那里,人们坐着谈天,讲生意,办公事。他们似乎很快乐,但是如果你听他们谈话,你可以听见他们在那儿抱怨。他们不满意建筑太慢,交通太不方便。

这种临时的咖啡店吸引了各色各样的顾客:贩子们兜售自来水笔和旧衣服,孩子卖报纸,还有一种特别的人物,那就是专卖外国货币的人。什么事情都有变通办法,如果有一件东西是无法弄得到的,只要一说出来,过了一小时你就可以弄到手。和咖啡店作着竞争的,有店铺和摊位。只消在被炮火打得洞穿的墙上钉几块木牌,店铺就开出来了。那些招牌宣告了那些店铺的存在和性质: “巴黎理发店”,“整旧如新,立等即有”等等。在另一条街上,在破碎的玻璃后面,几枝花和一块招牌写着“小勃里斯多尔”——原来在旧日的华沙,勃里斯多尔饭店是最大的旅馆。

这便是街头的生活,但是微笑的脸儿却隐藏着无数的忧虑。人民的衣服都穿得很坏;在波兰全国,衣服和皮革都缺乏得很,许多人都穿着几年以前的旧衣服,用不论任何方法去聊以蔽体。有的人则买旧衣服来穿,也不管那些衣服称身不称身,袖短及肘,裤短及膝的,也是常见的了。

在生活中的每一部门,都缺乏熟练的人手。医生非常稀少,而人民却急需医药。几年以来,他们都是营养不良而且常常生病。孩子们都缺乏维他命和医药。留在那里的医生都忙得不可开交,他们不得不去和希特勒的饥饿政策和缺乏卫生的后患斗争,然而人民却并不仅仅生活。他们还亲切而骄傲地生活。那最初在华沙行驶的电车都结满了花带。那些并不比摊子大一点的店铺都卖着花。在波兰,差不多已经有三十家戏院开门了,而克格哥交响乐队,也经常奏演了。

P285-286

序言

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读书又是一件愉悦的事。读书是求知的理性选择,同时,读书又是人们内在自发的精神需求。不同的读书者总会有不同的读书体验,但对经典之藏,对精品之选的渴求却永远存在。

传统上,读书是求学的手段,干百年来,人类知识的传承,最重要的总是通过书籍的记载与传述。因为有了书,人类才可以文脉延续,薪火相传。西哲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而,先贤们都把读书当作高尚而庄重的事情,赋予读书神圣、光荣的使命感。故此,韦编三绝、悬梁刺股,以及凿壁、囊萤、映雪等等,就成了刻苦求学的典型,干百年来成为人们效法的楷模。于是,寒门学子挑灯夜读,富家子弟潜心求学,或诚心拜师,或自学成才,诸如此类的事例,就成了激励学子上进求学的传说故事而广泛流传。

书籍除了自身寓含的教化功能外,还能让人感到身心的愉悦和快乐。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极力去寻找各种承载文明的载体,来填塞文化需求的饥渴。一本残破小书,可以在上百人的手中传递和阅读,看完后仍意犹未尽,不忍释卷。彼时,人们读书如饥似渴,却并无黄金屋、颜如玉一类的功利目的,有的只是内心的精神需求,读书的愉悦与快乐正在于此。仲春季节,读书间隙,推窗而立,鸟语花香扑面而来,内心深处则有禾苗拔节的哔剥之声回响;炎炎夏日,一卷在手,品茗读书,摇扇驱蚊,自然能感受到心灵的清凉和愉悦;秋风瑟瑟,听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嘬一口酽茶,想起“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名联,便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数九严冬,寒意砭骨,围炉夜读或雪友捧卷,书香入腹,情暖人心,又能体验到视通万里、思接干载的悠悠遐思。

 无论是求学求知还是寻求精神上的愉悦,读书都是我们的一种心灵之旅,是接受自我内心的召唤和灵魂的导引上路,让自己再次起飞得到新生的力量。变换的风景,奇异的遭遇,萍逢的客人,这一切旅途中可能发生的事件,都会在我们读过的书籍中出现,它们强烈地超出了我们已知的范畴,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们警醒,唤起我们好奇。在我们被琐碎磨损的生命里,张扬起绿色的旗帜;在我们刻板疲惫的生活中,注入新鲜的活力。

正因为读书之益,读书之趣,我们才对书籍本身挑剔起来。试想,灵魂之伴侣如何可以等闲视之呢?一本书的好坏,总会有无数人来品评,既有芸芸众者即兴点评,又有专家学者细心解析,然而,书籍最终的裁定者是历史而不是某一种潮流。随着时光的淘汰,留下来的经典之作渐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留在人们的案头,成为经典之藏。

“典藏”之作正如伴随我们的益友,多闻、博大、精彩而有趣,这样的益友,需要人们用心地品读,细心地筛选,最终把最好的“朋友”留在自己的身边。我们的“典藏”正是帮助读者挑“益友”的一种尝试,希望能把经典的、有价值的或者有趣的书籍放在读者的案头,让它们像朋友一样陪伴每一位读者走上自己的心灵之旅。

当我们打开书本,走进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自然能够体验那种君临一切的奇特感觉。此时心如止水,宁静安然,恰如室外无言的星月,美文佳句不期而至时,或击案称绝,或吟哦出声,甘之如饴。愿这“典藏”之作能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一块绿荫,助大家在自己的漫漫行旅中搭起一座可供休憩的风雨亭,对抗庞大、芜杂、纷繁的外界侵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戴望舒诗文集/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戴望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030523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5
CIP核字 2014126067
中图分类号 I216.2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55
18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