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雷雨八十年/津沽文化研究集刊
内容
编辑推荐

耿发起、田本相、宋宝珍、王振良编著的《雷雨八十年/津沽文化研究集刊》为津沽文化研究集刊第一种,由天津市委宣传部、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等主办,在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举行的天津纪念《雷雨》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交流论文编辑而成。来自海内外近七十位当今最具知名的曹禺戏剧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研讨。论文集精选了四十余篇论文编辑成书,共计近五十万字。

目录

代序:论《雷雨》的典范性

——为纪念《雷雨》诞生八十周年而作(田本相)

曹禺与一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王晓鹰)

如何认知《雷雨》创作成就应有的评价(王士仪)

《雷雨》的戏剧意象与舞台呈现

——新世纪以来曹禺剧作《雷雨》的演出(宋宝珍)

试释《雷雨》的最高任务及贯串动作(傅柏忻)

再谈1960年代初期关于“《雷雨》人物”的论争(刘卫东)

《雷雨》的密码(丁明拥)

窒闷紧张诗性

——论《雷雨》的戏剧情境及其剧场性(刘家思)

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谁(潘克明)

新面目《雷雨》的煅烧(王延松)

沧桑的《雷雨》:孽缘·罪恶·情殇·迷失(吴戈)

重温经典,反思当下

——《雷雨》对戏剧创作的启示(于晔)

《雷雨》在日本([日]饭塚容)

《雷雨》八十年祭(宁宗一)

从戏剧素模式看女性人物在《雷雨》中的主体性(宫宝荣)

重读《雷雨》评析鲁贵

——纪念《雷雨》诞生八十周年(刘家鸣)

论王延松版《雷雨》中的自由意志悲剧(杨一丹)

《雷雨》与“五四”文学

——基于爱情的视角(李彦文)

论《雷雨》的形式意味(李扬)

香港·《雷雨》的变奏(傅月美)

论《雷雨》的意象世界(段耀国施旭升)

三个女人一台戏

——写给《雷雨》诞生八十周年(陈焕新)

《雷雨》与万公馆的影子(王海冰)

《雷雨》一剧中的瑕疵

——纪念《雷雨》在沪上演八十周年(邱霞赵骥)

从《雷雨》运用《b小调弥撒》配乐看话剧音乐的创作(董宸)

试论1957年香港电影《雷雨》([日]濑户宏)

从周朴园对侍萍的态度看其性格的复杂性(宋凤英)

“第九个角色”再探索

——“青春版”《雷雨》导演札记(丁小平)

略说《雷雨》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左边)

从互文性看《雷雨》和《满城尽带黄金甲》(方梓勋陈嘉恩)

别样雷雨

——说说评弹《雷雨》的改编(穆凡中)

剧作家·导演·演员

——论《雷雨》创作中曹禺的三重身份意识(谷海慧)

模仿与欲望:曹禺《雷雨》的“双重乱伦”的原型与

人物的“内在动力”(胡志毅)

《雷雨》主题的多义性解读(丁罗男)

徘徊于传统与现代间的女性

——林佩瑶与蘩漪之比较(刘桂萍)

略论《雷雨》的叙事空间(汤逸佩)

曹禺及其剧作《雷雨》的跨文化传播分析(王伯男)

纪念《雷雨》诞生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秩序册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雷雨八十年/津沽文化研究集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耿发起//田本相//宋宝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802894
开本 32开
页数 4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4
CIP核字 2014266331
中图分类号 I207.34-53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5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