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经》是公元前两世纪以前由印度派坦加利所写,是印度各种瑜伽流派公认的经典,对印度传统文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夕阳编著的这本《瑜伽经禅修要诀》是根据《瑜伽经》的中文译本,对其进行逐句的讲解。其讲解融合了印度传统著名的学者和中国禅宗的流行观念,特别是用实证的科学态度对意识和身体的整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特别对现代哲学、心理学有参考作用。
图书 | 瑜伽经禅修要诀 |
内容 | 编辑推荐 《瑜伽经》是公元前两世纪以前由印度派坦加利所写,是印度各种瑜伽流派公认的经典,对印度传统文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夕阳编著的这本《瑜伽经禅修要诀》是根据《瑜伽经》的中文译本,对其进行逐句的讲解。其讲解融合了印度传统著名的学者和中国禅宗的流行观念,特别是用实证的科学态度对意识和身体的整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特别对现代哲学、心理学有参考作用。 内容推荐 夕阳编著的《瑜伽经禅修要诀》介绍了,在禅宗、密宗、印度教、天主教、道教里都有对源头的大量描述,人们把它称作涅槃(法性、光明藏)、母光明、梵、上帝、道等等,自古以来,有许多方法引导人们达到源头。本书精练、简洁地把达到源头的过程都描述出来了。但其中有许多极其深奥的内容,除非真正证悟,否则无法知道那些许多内在的经验。 作者是意识内化的创立者,是一位有修有证的实证者。他的讲解来自于他的禅修亲历,因此本书以更契合现代人的方式,生动翔实地阐述了悟入源头的方法和步骤,对求索中的修行者来说,是一部能够报本参禅、步步深入的悟道指南。同时,它也是一部深邃优美的灵性书,可以让人一读再读,不断获得新的领悟与启迪,并使人打开视野,有能力辨识所有类型的灵性和宗教。 目录 第一讲 你整个的旅程是为了回到源头 第二讲 宇宙法则及五种意识形态 第三讲 客观、主观的觉照及禅宗三关 第四讲 奉爱的修行 第五讲 通过暂停呼吸、感恩、觉知等方法实现超越 第六讲 了解你的内在意识层面 第七讲 梦瑜伽等 第八讲 超越的觉知体验课 第九讲 悟入三关.纯粹的意识使万物呈现本来面目 第十讲 人格神、非人格神哪个好·平衡法则的效应 第十一讲 业力形成未来·痛苦的根源 第十二讲 痛苦是可以避免的·本性的力量-内在的七个层面 第十三讲 内在上升的八个阶段·成为内在强大、外在温和的人 第十四讲 内心善的力量·内在与外在必然对等相应·如何创造福祉 第十五讲 生理上的净化使精神上明澈·彻证无限·调息后洞察力便会出现 第十六讲 凝神专注的方法·达到智能的光·得到过去和未来的知识 第十七讲 从声音进入冥想·对身体的形状作冥想·行为的后果有有快有慢 第十八讲 冥想对象的选择·中脉上冲·坚持的力量 第十九讲 喜乐的源头.生命能量的控制·实现内在力量·密宗夺舍法 第二十讲 聚焦的觉知和超然被动的觉知 第二十一讲 进入内在空间的方式·超越欲望·回到源头的喜悦。进化的终极 附录 《瑜伽经》目录 后记 夕阳的禅修经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瑜伽经禅修要诀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夕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2314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3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2 |
CIP核字 | 2014212201 |
中图分类号 | B351 |
丛书名 | |
印张 | 2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8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