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荷瓶走向世界(董希源访美写生随笔)
内容
编辑推荐

董希源是中国画艺术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华文化艺术协会专家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擅长传统中国山水,花鸟画。《荷瓶走向世界(董希源访美写生随笔)》记录了他受邀访问美国、非洲等的沿途写生创作、所见所闻和纪实感悟。

内容推荐

《荷瓶走向世界(董希源访美写生随笔)》介绍著名青年画家董希源历时半年多在瓷瓶上创作写意荷花——“荷瓶”寓意和平之意的佳作,被选为“2013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奖杯,收到国际友人的赞赏。同时受邀访美国、非洲等,沿途写生创作及所见所闻纪实感悟。全书以图文并茂形式编排,并附有部分作品欣赏。

目录

代序:彩虹天空任翱翔

序:造化钟神秀

东方的“荷瓶”——孕育于第42个世界环境曰

“荷瓶”(和平)走向世界

难忘是乡亲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盛典之夜

徜徉在纽约和洛杉机艺术博物馆

参观联合国总部大楼

窗外的曼哈顿

美不胜收——约塞米蒂写生

加州阳光——洛杉矶写生

我的美国志愿者——后生可畏且可亲

肝胆相照说刘嵘

写生即创作

环保理念与公益情怀

坚实后援——福建中庚·董希源美术馆

东拉西扯说美国

我把记者当先生

附录

瓷画结合放异彩艺术创新无止境——赏董希源瓷画作品有感

试读章节

东拉西扯说美国

到了纽约,我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由姜文主演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大概所有中国人都记得住那句著名的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把美国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混乱复杂极端留在了人们印象里,既对之向往,又对之害怕的矛盾让中国人纠结。这次到美国待了近一个月,冷静地近距离看了看美国社会,上流人士的pt,颁奖盛典上的翩翩革履,酒杯里摇晃的葡萄红,谦谦君子般的绅士,纤纤婀娜多姿女,我也见了,那也不算在天堂呀;街头的流浪汉,风餐露宿的老人,以及在低收入线上讨生活的各色人等在我眼前和身边也碰到过,他们也各自悠然,安得其乐,居然也不觉像地狱呀。

我看美国这个多元世界、移民国家,它真的只是包容了天使和魔鬼,它真的具有天堂、地狱、人间的多重性,全世界无数顶级的科技精英云集于此,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产生于此,尖端科技、基础研究、生命科学、医药研发、宇宙探秘等等诸多造福人类长远的领域,无不是由此领跑,可大规摸杀伤武器、超级军事大国、恐怖袭击、群体枪击、强权干涉主权等等也数此地最为剽悍。实际上你多待一段时间,你反倒会觉得,你若是个凡人,这里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地方,否则,就不会有数百万的乡亲用各种方式侨居此地且愈演愈烈。有几个小方面让我印象深刻。一是环保,美国的环保不算世界一流,但却已深入人心,垃圾分类、瓶类回收、公众禁烟、新能源推广等等深入人心。二是秩序,仅说美国人开车与过马路,那种礼让与守法,恐怕我等同胞要挨到那么自觉还得不少时日。三是礼貌,中国是千年礼仪之邦,但如今身边的同胞几时都已变得那么好斗,那么戾气,我不明白美国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问候语,那么多的耐心,那么多的礼让,轻声细语和高大魁梧的身材显得那么不搭调。如今满世界只要有同胞扎堆,老远就听得到中国好声音。四是热情,所有的购物场所对顾客都显得异乎寻常的热情,更好的是不但对购买者热情欢迎,对退换商品者一样热情欢迎。五是友善,我许多时间在写生,经常在人家别墅门口支起架子,主人或路人遇见既不显过分关切,也不失友好驻足欣赏,想拍照者还会先征求个意见,安宁祥和之气显见。

应该说,美国社会留给我的印象是好的,和天堂地狱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和我们那里一样,共有一个太阳,共有一个月亮,都是普普通通的人类家园,只是那里会有宽阔、宽松、宽容的感觉,空气好些,物品便宜些,食品质量好一些,人们热情一些,孩子们快乐一些。我虽有羡慕此地的一些地方,但我却无法在那久留,因为我的艺术之根早已深深地扎在了生我养我的中国大地。

我把记者当先生  我本来就是一个口拙的人,文笔水平不算好,几十年专心为画,更与美术界外鲜有交道。但是对于记者,我由衷地感到羡慕与敬佩,记者们走南串北,见多识广,目光敏锐,文笔犀利,无冕之王的美称岂不让人敬畏?这些年来,由于我的个人画展陆续在各地举办,作品集也出版了不少,在业内外也获得些许好评,不少媒体记者闻风而来,总是希望能就某些问题采访一下我,多数情况是被我委婉而坚决地谢绝了,但终归有些厉害的记者难以摆脱,因此我有限的几次记者采访反而让我记忆深刻。因为面对记者的采访提问,忐忑的我却总是认真而又虔诚,在我的心中总是把记者当做先生来对待的,总是把记者的采访当做先生的提问来作答的,所以,我觉得在先生面前我的回应必须是经过思考的,也必须是严肃负责的,说的都是诚实的心里话。每次面对记者的提问,我也算可以获得一次放下手中的笔,进入难得的深刻思考的状态。借着这样采访的机会,我恰好能反思一下自己创作的心路历程,重温一下那远古而来的传统和逝去的时光,也会有沉淀于心的学画体会与心得自然而然地流出心田。借着这次零零碎碎的随笔之兴,我重温了一下几次有印象的答记者问,算是一次温故而知新,回望促前行吧!

我记得今年初《光明日报》和《福建日报》的记者各有一次采访,我想录此二段与大家共享,算是我的思想汇报吧。

《光明日报》的记者是在我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邀请,赴非洲举办“感恩自然·中国梦”艺术展前进行采访的。

P133-137

序言

造化钟神秀

徐鼎一

天之大美在星空,地之大美在山川,人之大美在品德。人法地,故钟爱山川之美,见高山之巍峨而生敬仰之心,临大水之浩淼而发逝斯之叹,入丛野之幽深而怀林泉之致,归岩阿之安谧而得栖养之机……山水养生,亦可养志,此古昔仁智之士之所以乐山乐水者也。

董希源先生乐游于山水者有年,数登祖国名山大川而不知疲倦。所作山水,无论巨幛大幅,亦或卷册小品,可谓汗牛充栋矣。其南至于海,北至于漠,东登泰岱,西临玉龙。尤于黄山情有独钟,数度栖游,吸其灵气,纳其神质,创作出诸多精品力作,耀彩于当今画坛。山水者,天地间之大物也,欲将其凝注于笔端,显现于楮素之上,非易事也。故观其形质,感其神气,得四时之变化,窥生息之情态,方能造化在手、生机在我,然后下笔有凹凸之形、点墨有阴晴之趣。此非久游于山水之中、心化于生活之内者,不可得也。

希源先生神游于祖国山川之间,可谓遍矣,然犹未以为足。故步出国门,远涉美洲大陆,欲尽观宇内名山、尽图天下胜境。二零一三年九月十八日,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举行,希源先生所画陶瓷“荷瓶”得为此次颁奖奖杯。作为特邀嘉宾,希源先生赶赴美国,享受礼遇荣光,并得以领略异域山川之美。奖会之后,希源先生辗转数地,写生于美国内华达山脉西麓之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伊顿山谷等处,得稿甚多,收获颇丰。观而生感,感而生作,作而生言,故著《“荷瓶”走向世界——董希源访美写生随笔》,自述其美行始末及艺术领悟。

绘者,会也。以吾之心与山川之神相会,然后浑融一气,物我一体,方可得其真意。今希源先生近观远游,遍迹周宇,诚有志于山水者也。造化所钟,化现神秀;艺术所极,撷取灵奇。故唯于山水之中,可悟生命之美。

2014年元旦于北京崇仁精舍

(本文作者系《荣宝斋》执行主编、荣宝斋画院教授)

后记

瓷画结合放异彩 艺术创新无止境——赏董希源瓷画作品有感

董希源是近年来在海内外画坛声名鹊起、成绩斐然的国画家。我与他,都是漳州人,早知其名,也观其画,但却未曾谋面。可是,我们却因德化、德化瓷,两个漳州老乡在这相识并恨晚。

我来德化,是工作需要,到这任县委书记;而他来德化,是因为德化山水的秀丽和千年瓷都的魅力。

德化有高山绿城、两江源头、养生圣地、闽中宝库之称,尤其是作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民窑的代表,有着独树一帜的陶瓷技艺和千年厚重的陶瓷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制作硬陶、印纹陶,宋元时期大量出口精致的白瓷和青瓷,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明、清两代,流传到欧洲的“中国白”轰动世界瓷坛,谱写了“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的瑰丽画卷;改革开放后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赢得了中国瓷都、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等美誉。

德化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深厚的陶瓷文化,引来了大批旅游爱好者与文化朝圣者。在众多为洁白如玉、温润典雅、致密滑腻的德化白瓷“竞折腰”的朝圣者中,董希源就是其中之一。他,一身黑色中式衣裤,脚下黑色圆口布鞋,及肩的头发在脑后束成马尾,朴素、干练、有内涵,俨然是一个集传统与现代文明于一身的布道者。

自古以来,陶瓷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这两种艺术结合后将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德化白瓷,胎质如脂似玉、声响清悦悠扬、色泽光润明亮。而董希源的山水画,墨韵浑厚、气势雄奇,骨法用笔、意境超越,画风中但见其胸中沟壑,意韵里万物和气贯通。在董希源画笔下,瓷与画结缘,如此和谐优雅、秀丽多变,山水画更显娇美灵透、意境深远,瓷器变得更加多彩迷人、价值倍增;瓷与画完美融合,既展露了各自艺术形态的显著特性,又焕发着相得益彰的典雅情趣,使这两种艺术孕育出了崭新的强大生命力,让人陶醉其中。董希源将画笔里的大自然馈赠给德化白瓷,造就了壮美山水与精致陶瓷相生共存的艺术。

慕名而来,七进德化;以瓷为纸,倾情作画。当国画与瓷器完美融合,董希源灵感四溢,一件件瓷画杰作相继问世。德化瓷画也跟随着他在香港中华文化总会、深圳涵林苑文化会馆、全国政协礼堂等地惊艳亮相,并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化名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感恩自然·中国梦一一董希源2013联合国艺术展”,他亲手绘制的8个“德化白瓷”圆盘和2个瓷瓶,深深折服了世界友人;在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他所作的中国白瓷莲花荷口瓶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奖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和新闻司司长尼克,称赞它是历届奖杯中最有价值的艺术精品。董希源的瓷画演绎了“中国‘荷瓶’呼唤世界‘和平’”的艺术佳话,推动了德化陶瓷文化进一步与世界文化交流对话,并给瓷都艺术宝库增添了弥足珍贵的一笔文化财富。

多次来德化,董希源不但深爱着德化瓷,还影响着瓷都人。他与德化的曾映雪等工艺美术大师深入交流,不仅为德化瓷画的创作与教育带来一股清风,而且主动受聘德化县职业技术学校客座高级讲师,自发地将他的技艺传授给德化的师生。而每一次到德化,他都深入众多陶瓷企业与陶瓷研究所,用他的眼和心、他的才情与智慧,创造了瓷画的多种技法和表现形式,为德化的瓷画创作开辟了新的领域,为瓷都文化创意产业增添了一笔亮色。大师是一种文化、一种创造力。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艺术的魅力以及大师对文化产业的重要推力。

对于董希源而言,艺术就是情怀、责任与自我超越,就是生命的审美体验,更是心灵境界的真实呈现。衷心希望他,潜心创作、多出佳作,朝着更广阔、更精彩的创新之路阔步前进,成为现代国画和德化瓷画艺术创作的创新者和领跑者。

艺术价值在于传承文化,艺术生命在于创新创造。衷心希望国内外众多书画家能将陶瓷与书画深度结合,借书画名家的生花妙笔,创作出更多反映德化山水、神州风光、时代风貌的传世佳作,让千年瓷都焕发出更加迷人、耀眼的光彩。

吴深生(作者系中共德化县委书记)

书评(媒体评论)

董希源画的虽是自然、山水,但不喧闹,宁静致远,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心中有国,笔下更见大干光影,更见中国的气魄神韵,给人一种“衔山抱水建来精”的深切感受,于“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欣赏中,油然产生一种陶醉他的画就是“中国”,就是“福建”。

——张志南

绘者,会也。以吾之心与山川之神相会,然后浑融一气,物我一体,方可得其真意。今希源先生近观远游,遍迹周宇,诚有志于山水者也。造化所钟,化现神秀;艺术所极,撷取灵奇。故惟于山水之中,可悟生命之美。

——徐鼎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荷瓶走向世界(董希源访美写生随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希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330723
开本 16开
页数 1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594
CIP核字 2014005818
中图分类号 J222.7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60
18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