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精)
内容
目录

“难民之父”饶家驹与他的上海难民区

第一部分 饶家驹与南市难民区考略

 上海安全区

 上海南市难民区述略

 饶家驹与上海国际救济会和南市难民区

 城隍庙与邑庙难民区

 饶家驹:四小时停战协定和南市难民区

 战时上海南市难民区

 不能忘却的上海“拉贝”

——浅说饶家驹及上海“南市难民区”

 从租界的难民举措看饶家驹难民区的成立

 南市难民区相关地点考证

第二部分 饶家驹与救助难民的团体、个人、活动

 茅屋济济教多士

——上海抗战时期陈鹤琴与难民教育考略

 上海国际救济会与战时上海的难民救济

 试析饶家驹与抗战时期上海难民救济的若干问题

 “孤岛”时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的人道救济事业

 上海国际红十字会难民给养述略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沪开展难民工作述略

 活菩萨赵朴初与淞沪抗战时的人道主义救助

 法文文献中关于耶稣会在江南战时救济片段述评

 饶家驹的战时难民救助事业及其同事们

第三部分 饶家驹与难民救助理念的弘扬

 南市难民区的建立和国际人道法的订立

 饶家驹在国际人道法领域的遗产

 从饶家驹、拉贝事迹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

 饶家驹区及其对1949年《日内瓦公约》的影响

 饶家驹与南京安全区的设立

 中国的安全区:巨人和矮子

——记正定大屠杀:用事实说话

 饶家驹神父与国际救济委员会的难民收容工作

——兼论饶家驹安全区的重要历史意义

 从上海、南京到同归柏林

——饶家驹的若干历史及其与拉贝的比较

 饶家驹战时难民救助的“上海模式”与日内瓦第四公约

 倡议书

 异域谱大爱,历世而长存

——“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附录

后记

编辑推荐

1937年11月至1940年6月,法国人饶家驹以他的博爱、智慧与坚韧,在上海创立救护战时平民的饶家驹区,保护了30多万中国难民,被称为“难民之父”、“中国之友”。这个“上海模式”推广到南京、汉口、广州,乃至法国、德国,并推动日内瓦第四公约的订立。战时保护平民成为各国的共识,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战后,饶家驹因救助德国难民劳累过度而死在德国柏林。饶家驹的“博爱主义”、慈悲情怀的高尚人格,超越了国家、种族、宗教与党派。

他是20世纪世界人道主义的光辉典范。然而,在中国生活了27年的饶家驹的感人事迹却鲜为人知。2014年11月,来自法、德、荷、美、韩、中等国的学者齐聚沪上,第一次主办饶家驹先生的学术研讨会,代表们呼吁并期待,饶家驹难民区的遗存应该成为人类文化遗产。苏智良主编的《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精)》是该次研讨会的成果集结。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饶家驹与南市难民区考略、饶家驹与救助难民的团体、个人、活动 ; 饶家驹与难民救助理念的弘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智良主编
译者
编者 苏智良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65238
开本 16开
页数 54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60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922
CIP核字 2015075097
中图分类号 B979.956.5
丛书名
印张 3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7
174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