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是拥有较大影响力却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机构。到1900年,日本银行是欧洲之外唯一一家中央银行,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央银行数量与日俱增。约翰·辛格顿在《20世纪的中央银行》中解释了中央银行和与中央银行相关的业务如何在此期间发展并在全球逐渐盛行。他表明世界经历了中央银行业务的两次思维与实践的革命——第一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大萧条之后;第二次是在应对20世纪70至80年代高通货膨胀时期。
图书 | 20世纪的中央银行/金融理论系列/现代金融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央银行是拥有较大影响力却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机构。到1900年,日本银行是欧洲之外唯一一家中央银行,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央银行数量与日俱增。约翰·辛格顿在《20世纪的中央银行》中解释了中央银行和与中央银行相关的业务如何在此期间发展并在全球逐渐盛行。他表明世界经历了中央银行业务的两次思维与实践的革命——第一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大萧条之后;第二次是在应对20世纪70至80年代高通货膨胀时期。 目录 第一章 中央银行入门指南 第二章 非常无趣的人 第三章 柳林风声:1900年前后中央银行的小天地 第四章 中央银行的新面孔:1900—1939年 第五章 中央银行的系列灾难:1914—1939年 第六章 中央银行合作之谜 第七章 第一次中央银行革命 第八章 没空天马行空:“凯恩斯主义”时代的中央银行 第九章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中央银行的再次合作 第十章 下金蛋的鹅: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野马 第十二章 第二次中央银行革命:独立性和问责制 第十三章 声誉攸关:放松金融管制与不稳定性 第十四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圣杯吗 第十五章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漫漫征程 第十六章 五十万中央银行家的世界 缩略语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20世纪的中央银行/金融理论系列/现代金融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约翰·辛格顿 |
译者 | 张慧莲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97799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0 |
出版时间 | 2015-04-01 |
首版时间 | 2015-04-01 |
印刷时间 | 2015-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6 |
CIP核字 | 2015019458 |
中图分类号 | F831.9 |
丛书名 | 金融理论系列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8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4-7895 |
版权提供者 | 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