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早已成为强盛、辉煌和发达的代名词,成为中国历史上令我们每一位炎黃子孙都深感自豪的一页。唐代是诗歌的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都借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唐代是一个思想解放,文禁松弛的时代,与其他时代相比,文人享有更大的自由,可以尽情地倾吐內心的喜怒哀乐,在某种意义上说,唐代文人向我们呈露出了更为丰富、生动的内心世界。
池万兴、刘怀荣编著的《唐代文人心态史》研究唐代文人心态,对我们深入理解当时的文化奇迹和正确把握今天的文化重建,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图书 | 唐代文人心态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唐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早已成为强盛、辉煌和发达的代名词,成为中国历史上令我们每一位炎黃子孙都深感自豪的一页。唐代是诗歌的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都借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唐代是一个思想解放,文禁松弛的时代,与其他时代相比,文人享有更大的自由,可以尽情地倾吐內心的喜怒哀乐,在某种意义上说,唐代文人向我们呈露出了更为丰富、生动的内心世界。 池万兴、刘怀荣编著的《唐代文人心态史》研究唐代文人心态,对我们深入理解当时的文化奇迹和正确把握今天的文化重建,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迷失与重建:理想人格的艰难探索 一 心灵世界新声与老调的同奏 二 理想人格的艰难探索 三 忠义豪侠的人格精神与谄媚取荣的双重人格 第二章 任性与深情:理想人格的全面成熟 一 价值观的更新与心灵的自由 二 自我的再发现与美的沉迷 第三章 奋发与逃遁:理想人格的时代转换 一 关注自我与归心自然 二 追寻中兴梦——元和文人的群体自觉 第四章 乐天的痛苦与逍遥 一 愿为辅弼、大济苍生的积极用世心态 二 独善其身、乐天知命的苟安心态 三 恬淡去欲、心如止水的佛老心态 第五章 退之特立独行的怪异心态 一 救困扶危、匡正时俗的济世心态 二 刚毅坚韧、自强不息的乐观恒定心态 三 尚怪爱奇、特立独行的倔强心态 四 佞佛与礼佛的矛盾心态 五 汲汲富贵,谄媚干谒的世俗心态 第六章 李贺的抑郁气质与躁动心态 一 宗孙意识与功业心态 二 由功业心态走向对外部世界的占有欲望 三 体弱多病带来的个体生命的危机感所造成的生与死的矛盾痛苦心态 四 求仙——超越生死的道路 五 抑郁躁动心态与对生死的变态心理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 第七章 失落与超然:理想人格的多元质变 一 从执着、激愤到感伤忘世的心态走向 二 清醒的认识与回天无力的旁观心态 三 心灵开拓与哲理体悟 四 绮艳情思与清高遁世的双向心态走向 五 冷淡内省心态的细微化表现 第八章 李商隐:心灵世界的开拓者 一 独特的时世、家世、身世所造就的悲剧性的感伤心态 二 “欲回天地”的雄心与“一生襟抱未曾开”的遭遇所产生的矛盾痛苦心态 三 深沉苍凉的人生悲慨 四 离愁别恨中的感伤心态 五 感伤心态的朦胧化、模糊化艺术表现 主要参考文献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唐代文人心态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池万兴//刘怀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52892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8 |
CIP核字 | 2014287832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