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玉柱的投资经(从中国首负到股神的投资智慧)
内容
试读章节

7.砸55亿浮盈60亿,中国股神就此诞生

“其实买股票没那么复杂。认真研究:第一,该公司未来盈利能否持续理想增长?第二,眼前股价被低估没?只要同时满足这两条就买入,买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看不懂的行业,我不买;15倍以上市盈率的,我不买。”

——史玉柱

2003年,史玉柱投资的脑白金和黄金搭档运作成功,成了他手中两只“下金蛋的母鸡”。但是,史玉柱并没有因此而停滞和满足,他深切地意识到,保健品是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行业,把所有鸡蛋全放在保健品这一个篮子里,无疑隐藏着巨大的隐患。于是,史玉柱开始考虑将资金投往保健品之外的其他领域。

在以12.4亿元卖出了脑白金与黄金搭档75%的股权后,除了做网游产品外,史玉柱开始了他宏伟的资本布局。史玉柱认为,在所有投资行业中,回报最稳定的当属银行业,所以他将银行业作为自己的一块投资“肥肉”。

2003年,史玉柱先后向华夏银行发起人北京华资银团公司和首钢总公司购买了1.4亿股华夏银行的法人股。在每10股转增2股后,史玉柱共持有华夏银行股票1.68亿股。同年,参与创建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冯仑清理非地产业务以外的资产,由于当时股市低迷,根本没有人愿意拿出数亿元的现金来接盘。最后冯仑不得不找到老朋友史玉柱,以非常便宜的价格把1.43亿股民生银行的股票卖给了他。

金融危机时,史玉柱因为担心赔钱,曾大量减持民生银行的股票。但是从2011年3月开始,史玉柱秉持“别人恐慌的时候我贪婪”的巴菲特理念,在民生银行A股和H股的增持共包含85次单笔交易,合计耗资约55亿元,即便是在外资投行2012年9月份纷纷唱空银行股时,史玉柱仍然坚持唱多,并承诺“三年不抛售民生银行A股”。以后民生银行再创新高,自2011年年底算起至2013年初,史玉柱13个月来浮盈60亿元,被股民们惊呼为新一代“股神”。

就在前不久,史玉柱还准备投60多亿拿下民生银行的定向增发项目。对此,这位“敢说敢做”的直性子毫不忌讳地称,以后的工作重点都将用来做投资。到目前为止,“巨人”系一共有三项主要业务:保健品、网游和金融投资。而在这三块业务中,“赚钱最多的还是金融投资,比前两项加起来还多”。而在金融投资中,浮出水面的,主要是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一些其他的投资,主要是一些未上市的商业银行的投资,尚还算“沉在水下”。

史玉柱成为新一代“股神”并不是偶然的,这里面虽然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是成就85次增持浮盈近60亿的财富神话背后,还是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和投资逻辑在里面的。

(1)对银行的经营状况了若指掌

史玉柱作为民生银行的股东,对于民生银行的经营状况心里还是比较有底的;而普通的投资者很难明白其上市公司内部的真实情况,各种财务报表对于普通股民来说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也很难把握公司真实的运营状况,而史玉柱是民生银行的股东,当然对其经营状况了若指掌!

(2)有雄厚的资金做支撑

史玉柱的资金规模并非是一般投资者可比的。对于一个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不可能有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的。同时,如此大规模的资金介入可以看出史玉柱长期投资的决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在股票市场一片惨淡的情况下,庞大的资金实力决定了史玉柱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市场的起伏跌宕,有更大的耐心去等待收获。

(3)投资的计划和目的明确

史玉柱与投行的“对赌”曾经引起了财经界人士的热议,比如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就曾经提醒史玉柱要小心“食人鲨”。史玉柱则隔空喊话回应叶檀称,减仓不会超过持股总量的5%,而且自己也不想这么快第三次创业。由此不难看出,史玉柱投资的计划和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不会因各种杂音打乱自己的计划,始终坚定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并能严格执行,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同时也是投资的第一要义。在股价暴跌之时多次果断出手增持,充分显示了史玉柱的胆识,但这并不是盲目之举,而是源于其清晰的认知和对真实情况的把握。

(4)拥有强大的支持者

史玉柱投资民生银行,并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否则在国际投行纷纷唱空中国银行和中国经济的情况下,难保他能战胜做空的对冲基金势力。港交所信息显示,复兴系掌门人郭广昌在民生银行2012年9月初遭遇恶意做空股价出现暴跌当日果断出手增持;泛海集团掌门人卢志强更是在2012年9月份最后的两个交易日首度出手买入H股,完成了AH两地持股。也就是说,史玉柱和多位民营资本大佬们凭借自身的力量在资本市场“呵护”民生银行。

P22-24

目录

第一章 敢想敢做:他曾经被媒体称为“史大胆”和“赌徒”

 1.投资不仅要善于发现机会,更要果断抓住机会

 2.“要做成中国的IBM”

 3.巨人大厦,投资从2亿元增加到12亿元

 4.巨人发动“三大战役”,投放广告1个亿

 5.绝不认输,借款运作脑白金

 6.投资网游,突破500亿身价

 7.砸55亿浮盈60亿,中国股神就此诞生

第二章 谨慎投资:在投资方面我是很胆小的

 1.战略正确之后,细节决定成败

 2.没有价格与技术的优势,不要进入红海市场

 3.宁可错过100个项目,也不错投一个

 4.不熟悉的行业不做,不踏入没有准备的河中

 5.搞投资,没有市场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6.如果没有自己的团队,就不要下手做投资

 7.哪里最严格,就去哪里上市

 8.不得盲目冒进,草率进行多元化经营

第三章 现金为王:做投资不能用杠杆,不能负债投资

 1.让企业永远保持充沛的现金流

 2.企业亏损不一定会破产,但现金流一断企业就会完蛋

 3.我掌管的投资和网游业务负债率为零

 4.行业内我的资本充足率第二

 5.迫使经销商现款拿货

 6.手中有现金,才能轻松应对金融动荡

第四章  吃透市场:谁能摸到消费者的脉搏,谁就可以成为时代的巨人

 1.我从不琢磨领导们的爱好,只一心一意研究消费者

 2.调研事关营销的大局,没有调研就没有营销的决策权

 3.“江阴调查”,挨家挨户找老人聊天

 4.根据本土化的特点和顾客消费心理制定营销方案

 5.脑白金以“大赠送”的形式正式启动

 6.有回头客就能赚大钱

 7.改变消费者固有的想法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8.中国市场是金字塔形的,市场越往下越大

第五章 危机意识:每时每刻提防公司明天会突然垮掉

 1.我没有蔑视规则,而是在琢磨规则,创造规则

 2.韩国人的游戏规则不是法律

 3.亦步亦趋是没有出路的

 4.我看不上《魔兽世界》

 5.创意产业的第一要素是人

 6.探索新商业模式是被逼的

 7.永远离破产只有12个月

第六章 专注务实:投资十个一个亿的项目,不如投资一个十个亿的项目

 1.把优势资源集中于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

 2.当企业在各个行业四面出击时,丢失的最致命的就是核心竞争力

 3.投资原则是投资的项目越少越好

 4.什么时候都不能平均用力,要有一个主攻的方向

 5.投资要专注:一定要全身心专注在一件事情上

 6.做成功一个店之后你离大的成功就不远了

第七章 收益为先:巨人永远只做利润高的行业

 1.企业不赢利是最大的不道德

 2.巨人不做微利产品

 3.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非常危险

 4.秉持“别人恐慌的时候我贪婪”的巴菲特理念

 5.网游里流淌着牛奶和蜂蜜

 6.赚钱最多的是金融投资,比前两项加起来还多

 7.我看好金融业的投资,主要是银行和保险

第八章 产品是根:没有好产品,投资就是打水漂

 1.无形的资产是依附在有形的产品上的

 2.举全公司的力量,聚焦一款产品,将其做精、做深、做透

 3.产品本身没有缺陷,但它的成功离不开营销策划的优势

 4.投资产品,需要配合多元化的广告

 5.脑白金和黄金搭档为什么是两个“下金蛋的母鸡”

 6.消费品业的确是好行业,但是赚钱太辛苦

 7.投资新项目,一定不能投吃的项目

 8.现在及未来五年,贷款仍将是十分紧俏的商品

第九章 高瞻远瞩:不做投机性买卖,要做长线战略性投资

 1.资本市场需要多些长线投资者

 2.产品要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3.尽早进行品牌战略规划

 4.做全国性市场,一定要先做一个试销市场

 5.巨人网络现在的投资只能是战略性投资

 6.股市,价值投资为主才健康,投机为主就变赌场了

 7.做股权投资,别想着短期抛售,要有拿得住的心态

 8.到现在,我投资的两只银行股赢利近40亿元

 9.金融业最有前途的是保险

附录 史玉柱大事记

序言

从中国“首负”到新一代“股神”

近期,史玉柱正在成为股民口中的新一代“股神”。因为大幅增持民生银行股份,一年多下来,他浮盈最高超过60亿元,对众多股民无异于是神话。然而,仅用新一代“股神”,并不足以概括史玉柱的投资传奇。1997年之前,他天不怕地不怕,“横冲直撞”,高呼“要做中国的IBM”,最后留下了一栋烂尾的巨人大厦,外加2.5亿的巨额债务,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首负”。在这之后,他如履薄冰,卖脑白金,投资网游,投资银行,转眼摘掉了“中国首负”的帽子,创造了500亿元的财富神话,也因此成为中国商界最著名的东山再起者。

负债2.5亿

1962年,史玉柱出生于安徽怀远县。1980年,史玉柱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后被送往深圳大学进修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史玉柱选择了辞职下海。他带着东挪西借的4000元钱,以及耗费9个月心血开发出来的H—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到深圳创业。1989年8月,他通过在《计算机世界》打广告卖M—6401赚了100万元。随后,他以“蓝色巨人”IBM为目标,创办了巨人公司。到1993年7月,巨人集团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

1994年年初,史玉柱投资12亿元,建设“中国第一高楼”——巨人大厦,同年,他开始投资保健品行业,脑黄金项目开始起步。1995年,史玉柱发动“三大战役”,把12种保健品、10种药品、10多款软件一起推向市场,总共投放广告1个亿。在这一年,他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第八位。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急忙将投放在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调往巨人大厦,导致保健品业务急转直下。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债主纷纷上门讨债,巨人现金流彻底断裂。史玉柱背负着2.5亿元的巨额债务离开广东,“北上”隐姓埋名。

三年摘下“首负”帽

受到重创的史玉柱,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为了尽快还清债务,他决定将市场潜力广阔的保健品作为投资的突破口。1998年,史玉柱从朋友处借来50万元,开始在江苏的一个县级市——江阴运作脑白金。之所以选择江阴,是因为它地处苏南,临近上海、南京,购买力强,但广告成本相对低廉。

项目启动前,史玉柱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市场调查,发觉保健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于是因势利导地推出了家喻户晓的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随后,脑白金以“大赠送”的形式正式启动。江阴市场就这样打开了。到2000年,史玉柱靠脑白金创造了13亿元的销售奇迹,并在全国迅速拓展到了200多个销售点。这一年,他还清了全部债务,彻底摘掉了“中国首负”的帽子。

砸55亿浮盈60亿

2003年,史玉柱虽然已经拥有了脑白金和黄金搭档两只“下金蛋的母鸡”,但是他很快意识到,在“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保健品行业,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非常危险的。于是,他开始向保健品之外的行业投资。第一个映入他眼帘的,就是回报稳定的银行业。

仅仅2003年一年的时间,史玉柱就购买了华夏银行股票1.68亿股,民生银行股票1.43亿股。金融危机时,史玉柱也曾经大量减持民生银行股份。但是从2011年3月起,他奉行“别人恐慌我贪婪”的巴菲特理念,在民生银行A股和H股上大量增持,合计耗资约55亿元,并承诺“三年不抛售民生银行A股”。自2011年年底算起到2013年年初,史玉柱13个月来浮盈60亿,被股民们大呼为新一代“股神”。

做网游,上市身家500亿

除了炒股外,史玉柱还在另一个领域挖掘了巨额财富——网游。2002年年底,史玉柱通过玩盛大公司开发的《传奇》意识到:这里(网游)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机会12004年11月,史玉柱成立征途公司。与大量玩家深入交流后,史玉柱推出了2D写实版网游《征途》,并很快超越了盛大,创造了巨人网络的奇迹。

在这之后,史玉柱又把网游的投资方向转到大中城市、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在几乎所有中小城市和1800个县建起了办事处,并很快获得占领了绝对市场的优势。2007年11月1日,史玉柱旗下的巨人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总市值达到42亿美元,融资额为10.45亿美元,成为在美国发行规模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史玉柱的身家价值突破500亿元。

史玉柱投资奇迹背后的投资智慧

截止到目前,史玉柱的投资范围已经包括了保健品、银行、IT、能源等多个行业,他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投资家。事实上,自复出之日起,他已经从企业家的身份开始向投资家的身份转化。在他迅速落败又迅速东山再起的过程中,他已经修炼成为一位资本运作高手,也越来越像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投资家”了——人们只看见他手里有大把大把的钱,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生财之道。在史玉柱投资奇迹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投资智慧呢?本书将为你揭开谜底!

内容推荐

  众所周知,史玉柱曾因投资失败,留下过一座烂尾楼和巨额债务;但是他经过努力奋斗,又神奇地赚到巨额财富。

李战难编著的《史玉柱的投资经:从中国“首负”到“股神”的投资智慧》围绕史玉柱的投资故事,从投资方向、投资眼光、投资机会、投资风险、投资理念、投资原则、投资方法、投资策略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史玉柱的投资智慧,是读者学习商界“超人”史玉柱的投资决策智慧的最佳读本。

编辑推荐

从2011年年底到2013年年初不到两年的时间,史玉柱大幅增持民生银行股票,浮盈最高超过60亿元。因此,他被股民、粉丝称为“最佳投资家”、新一代“股神”。不过,“股神”远远不足以概括史玉柱的传奇。以1997年为界,他曾经天不怕地不怕,高呼口号“要做中国的IBM”,结果留下一栋烂尾的巨人大厦,外加2.5亿元的巨债……此后,他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卖脑白金,投资银行股,进军网络游戏,在一片废墟上,转眼炼就了超过500亿元的传奇神话。史玉柱是如何聚集如此庞大的财富的?他的投资智慧又有哪些借鉴之处?在史玉柱投资奇迹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投资智慧呢?李战难编著的《史玉柱的投资经:从中国“首负”到“股神”的投资智慧》将为你揭开谜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玉柱的投资经(从中国首负到股神的投资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战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366047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2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2014168451
中图分类号 F830.59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