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多年伟大的中华法制文明,当使我们感到自豪和自新,也激励我们为建立和丰富当代法制而奋斗。
对法制历史理解得越深刻,对优秀法律传统挖掘得越充分,我们的法治建设就越能彰显中国特色,也越能适应民族和时代的需要。
多年来,依法治国和法史镜鉴这二者的关系,一直是作者张晋藩思考的重点。围绕着这个问题,作者除了撰写学术论文外,还随时记录下点滴心得,现将它辑录成《依法治国与法史镜鉴》,希望以此供智者千虑之一得。
图书 | 依法治国与法史镜鉴/法学格致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四千多年伟大的中华法制文明,当使我们感到自豪和自新,也激励我们为建立和丰富当代法制而奋斗。 对法制历史理解得越深刻,对优秀法律传统挖掘得越充分,我们的法治建设就越能彰显中国特色,也越能适应民族和时代的需要。 多年来,依法治国和法史镜鉴这二者的关系,一直是作者张晋藩思考的重点。围绕着这个问题,作者除了撰写学术论文外,还随时记录下点滴心得,现将它辑录成《依法治国与法史镜鉴》,希望以此供智者千虑之一得。 内容推荐 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在创造中国的法制历史,自然也无法在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必须在四千年的法制文明之上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四千多年的中国法制历史,形成了特有的法律传统,其中虽不免有封建落后和保守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体现了巾华民族的智慧和理性。其合理和民主的内涵,是可以跨越时空,为当代借鉴的。 张晋藩著的《依法治国与法史镜鉴》涉及中国古代的法治精神、立法经验、廉政建设、司法文明、人权发展等法制历史的内容。对其中的优秀法律传统理解得越深刻,挖掘得越充分,我们的法治建设就越能彰显中国特色,也越能适应民族和时代的需要。相信本书会给大家带来很大启发。 目录 第一编 依法治国与法史镜鉴 论中国法制史学的治世功能 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0世纪中国法治回眸 中国古代“以法治国”的史鉴论纲 肃清法律工具主义的影响 牢固树立法律权威主义的观念 中华民族优秀的法律传统与史鉴价值 值得借鉴的中国古代立法经验 清朝民族立法经验管窥 廉政舆论——廉政法制建设的先导 惩贪立法——廉政法制建设的基石 考课——惩贪与奖廉并举的制度保障 监察——维持廉政的一道防线 俸禄制度——廉政建设的辅助手段 中国古代廉政法制建设的启示 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 改制与更法须相向而行 古人论治吏 第二编 从历史深处走来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法治精神 中国古代综合治国的历史探析 中华法系的价值与意义 中华法系的特有内涵:民族法史 解读中华法系的本土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重塑中华法系 中国古代的监察立法 论中国古代“固有民法” 中国古代的民事诉讼制度 论中国古代司法文明 中国古代司法监察的历史管窥 从人本到人权的发展轨迹——以中国法制历史为视角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依法治国与法史镜鉴/法学格致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晋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36376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2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6 |
CIP核字 | 2015101830 |
中图分类号 | D920.0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6 |
宽 | 151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