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风俗画》共分作五大部分,分别是:“什么是风俗画”、“信仰与风俗画”、“政治与风俗画”、“通俗与风俗画”、以及“生活与风俗画”。每部分下又包含若干小节。作者郑炳模首先从风俗画概念入手,从“风”的概念到“风俗”的概念,进而到风俗画的整体概念。之后按照韩国风俗画的历史进程进一步加以展开,从原始社会的艺术萌芽逐渐过度到近代社会的各种不同阶段。
图书 | 韩国风俗画 |
内容 | 编辑推荐 《韩国风俗画》共分作五大部分,分别是:“什么是风俗画”、“信仰与风俗画”、“政治与风俗画”、“通俗与风俗画”、以及“生活与风俗画”。每部分下又包含若干小节。作者郑炳模首先从风俗画概念入手,从“风”的概念到“风俗”的概念,进而到风俗画的整体概念。之后按照韩国风俗画的历史进程进一步加以展开,从原始社会的艺术萌芽逐渐过度到近代社会的各种不同阶段。 目录 中译本序 前言 Ⅰ 何为风俗画 1.风俗画的一般含义 2.风俗画的类型 信仰与风俗画 政治与风俗画 世俗、生活与风俗画 3.风俗画的传统含义 风的含义 风俗的含义 风俗画的含义 风俗画的属性 Ⅱ 信仰与风俗画 4.史前时代的岩画 5.高句丽的墓葬壁画 墓主图 侍卫图 狩猎图 角抵图与舞俑图 6.新罗出土的墓葬品与寺庙文物 狩猎图 侍卫图 7.渤海国的墓葬壁画 侍卫图 8.朝鲜时代的甘露图 风俗表现丰富的佛画 甘露图的造型世界 甘露图的现实反映 Ⅲ 政治与风俗画 9.豳风七月图类绘画 豳风七月图类绘画的特点 高丽时代的豳风七月图类绘画 朝鲜前期的豳风七月图类绘画 对清代《佩文斋耕织图》的吸收及发展 民间的耕织图 10.三纲行实图类版画 三纲行实图类版画的出现 《三纲行实图》版画作者安坚 《三纲行实图》版画的样式 《续三纲行实图》版画与《二伦行实图》版画 《东国新续三纲行实图》版画 《五伦行实图》版画 11.城市全图 Ⅳ 通俗与风俗画 12.俗画的近代性 文人画论与俗画 朝鲜时代的俗画概念 对俗画转变认识的背景 13.近代风俗画的出现 尹斗绪与近代风俗画 赵荣柘风俗画风的确立 平民风俗画风的世界 士人风俗画风的世界 14.鼎盛期的风俗画 申汉枰与金厚臣的风俗画 金弘道的风俗画 申润福的风俗画 情色题材的历史性质 金得臣的风俗画 Ⅴ 生活与风俗画 15.风俗画在基层扩大影响 生活中的风俗画 典型画风的继承 美人图的传统 南宗画风的涉猎 16.与西洋画之邂逅 西洋画风的引进 金俊根与通商港风俗画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韩国风俗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郑炳模 |
译者 | 金青龙//赵亮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120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14 |
CIP核字 | 2015070297 |
中图分类号 | J211.24 |
丛书名 | |
印张 | 2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79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