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斌编著的《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中的故事真实生动,有些让人感动落泪,有些让人忍俊不禁,有些让人掩卷长思……但不止于此,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这些学生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他们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这些过往的人和事进行分析与反思,因而使得本书既有很强的可读性,又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图书 | 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大夏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赵希斌编著的《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中的故事真实生动,有些让人感动落泪,有些让人忍俊不禁,有些让人掩卷长思……但不止于此,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这些学生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他们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这些过往的人和事进行分析与反思,因而使得本书既有很强的可读性,又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内容推荐 赵希斌编著的《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的案例是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的教育心理学作业,是他们对自己的中小学学习生活的回忆和记录。他们用学过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规律分析、反思并评价学习过程中那些人和事,内容涵盖学习动机、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课程教师赵希斌博士对故事进行了精到的点评,深刻揭示了故事中所蕴含着的心理学理论。 目录 前言 引言 学习方法篇 ·带着问题学习 ·让知识活起来,串起来 ·总结规律,抓住关键 ·扎实学习,真正理解 ·让知识“扎根” 教学方法篇 ·呈现知识的“网” ·培养高层次学科素养 ·善于举例促理解 ·巧打比方提兴趣 ·重视实践促应用 ·调动经验,多重编码 ·多学科融合 ·教学需要激情与梦想 教师德行篇 ·不能只见分数不见人 ·尊重学生,善待学生 ·人格魅力是一种教育力量 认知规律篇 ·珍视孩子独特的思维世界 ·学习和成长是循序渐进的 ·学习奥数的悲惨体验 ·困扰了四年之久的一道奥数题 ·忘不掉的《木兰诗》 ·幼儿的记忆难题 ·跳一跳,摘桃子 ·笨方法的价值 父母之道篇 ·孩子不是私有财产 ·做“匠人”一样的父母 ·身教重于言传 ·激发孩子生命的活力 ·孩子不是学习机器 ·坚持原则 人生发展篇 ·“坏男孩”的故事 ·“但是我很开心” ·走出人生隧道 ·“同是天涯沦落人” ·别把孩子丢进应试的“丛林” ·有尊严地学习 ·见贤思齐 结语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大夏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赵希斌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349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5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4 |
CIP核字 | 2015092730 |
中图分类号 | G4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5 |
宽 | 166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