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活必须另有所想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书要送给那些为生活所困,但又对现在的生活无可奈何的人

这本书可能不会给人以答案,但是却一定会给人以勇气和力量

夏果果编写的《生活必须另有所想》旨在鼓励人突破束缚,超越自我

书信体的内容格式,别具一格

精彩的都市青年故事,感人至深

内容推荐

《生活必须另有所想》作者夏果果用42封信讲述了关于女性情感、生活梦想、现实理想、平凡人的内心情绪、朋友、时光、爱情。每一封信讲的是她,说中的可能是你。而所有这些,都是你所追逐的梦想、理想、秀。

梦想、理想、秀,在作者观念里三个看似简单却不简单词语,道出了女性在情感、生活、爱情、时光、友情中的困惑和期待、现状和未来。那些可能深藏于每个人心底而又难以启齿的细腻甚至纠结的情感,被作者娓娓道来,一语中的,然后给人一个意想不到的观念,让人豁然开朗,走出当下的情绪困扰,突破裹足不前的生活。

目录

自序:TO:那个曾经的自己

章一 言物

 TO:房子--买间房子与自己过夜

 TO:鞋子--我要一百双鞋子

 TO:课桌--课桌:课桌上的难忘过往

 TO:手机--它拴住了你,你却丢了自己

 TO:墨镜--自我感觉良好,会让人格外强大

 TO:淘宝对账单--女人需要一点小乐趣

章二 冷眼

 TO:火锅--人生没有多少必需品

 TO:火车票--漂泊是为了更好的安居

 TO:微信--只有你清楚,什么才是自己

 TO:可乐--激情不能给你一辈子

 TO:汽车--拥有不一定是幸福

 TO:书--最便宜的贵族!

 TO:电脑--你能做到多少,就有多重要

章三  热词

 TO:偶像--当茧化去,就成了双手的力量

 TO:艳遇--再相见不如长怀念

 TO:劈腿--耐得住,守得住,才叫幸福

 TO:宠物-- 一只名字叫猫的狗

 TO:男闺蜜--不属于自己的,就不要太入戏

 TO:俗人--千万不要成为自己讨厌的那个人

章四 力量

 TO:宿命--你要是怀疑,就不要相信

 TO:误会--这里的四季都很冷

 TO:网友--天真是最决绝的勇气

 TO:攀岩--只要勇敢,仓促上路也能收获惊喜

 TO:追梦人--太美的梦,想想就算了

 TO:悔恨--感谢上天让我与自己的人生相遇

章五 朋友

 TO:导师--梦还在,生活就是美好而成功的

 TO:老同学--你还会生活吗?

 TO:疤痕--和别人不同的是,我从不背叛自己 17

 TO:发型师--要想守住摊,先守住自己的道 17

 TO:情圣--真心和技巧都不可或缺

章六 时光

 TO:童年--相守不是依恋,而是陪伴

 TO:成年--舍了欲便得了求

 TO:智慧--35 秒,一个游戏

 TO:自我--女人不要成为一株"藤"

 TO:执着--执着教会我不在乎

章七 爱情

 TO:吸引--爱是吸引而不是怜悯

 TO:初恋--请再相信一次命中注定

 TO:输赢--真正的爱情里哪有什么输赢

 TO:伤痛--没经历过爱的凶险就不会懂得幸福

 TO:底线--不是不懂爱而是我们太顽固

 TO:谎言--不是每句话都是承诺

 TO:勇气--喜欢就去追,不爱就放手

后记

试读章节

TO:火锅——人生没有多少必需品

18 岁的时候,她已经在北京这个城市混得不错了。16 岁从浙江独自进京,没学历,没背景,没人脉,只有随身携带的几万块钱和两大包衣服。

家里人世代从商,并不觉得她对读书这件事兴趣寥寥是什么重罪。只是爹妈送行的时候跟她说得很清楚:“你心大,又有弟弟,所以家里有点钱也耐不住你这么折腾。这些钱就当是你的嫁妆。现在给了你,以后就没了。”

她心里是有闯劲了,认为既然要闯,就不要窝在家乡这个小地方。而她的见识中,大地方无非就那么几个,国内北上广,国外纽约和伦敦。甚至连温哥华、旧金山,乃至悉尼、墨尔本、东京都不知道。

到北京的第一站,她就去了动物园。真正的动物园,而不是批发市场,看了熊猫和大象,觉得北京真的没来亏,值了。然后她就开始摆摊,出没于各个地铁站地下通道和出口处。两个动作很快让她侠名满天下。遇到地铁站附近出没的乞丐必给钱,给钱多少取决于当天生意好赖,起步价五元,有时也飘出一张百元大钞。遇到城管执法必抗争,曾举着高跟鞋,光着一只脚把一个壮硕的城管追得到处乱窜。

她找到我的时候已经有了几个铺位,雇了十几个店员。店员必是外地来京北漂的,而且她招人有些《唐伯虎点秋香》里太师府用人的味道,谁落魄、谁惨,谁被录用的可能性就极大。安稳下来的她想出一本书,想说说来北京后经历过的那些事,那些不靠谱的人,各种看不惯的脸。这种书是没人愿意接的,吃不到羊肉反而会惹一身骚。

而我刚工作,被指派过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且根本不可能有成绩的工作。

她跟我说:“你吃什么?咱们边吃边聊。”

我脱口而出:“你这人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

然后她强拉硬拽地非要请我吃饭,似乎不吃就是踩了她的面子。

不得已只能跟她去了社附近的一家重庆宽灶火锅店。

坐下,点菜,她要了最辣的锅底。根本没问我吃不吃辣。后来熟了,才知道她这么做的理由是,吃火锅就是吃个爽,不辣那还叫火锅吗?

看着一层厚厚的红油发愁,等锅开的时候,她问我:“你来北京多久了?混得还行吧?”

于是我们角色互换,她听我讲了两个多小时的故事,发了两个多小时牢骚。然后拍桌子,用跟她娇小身材,青葱年龄不符的语气说:“就这个样!”

我和她成了朋友,而且是特别好的朋友,原因就是我当天和她一人喝了一瓶牛二。

我高到迷迷糊糊,她视若等闲,大叫店家再来一瓶。

在我的手机里,她的名字变成了火锅妞。这也成了我对她的称呼,逐渐认识的一些她的身边人也开始这么喊她。她不以为忤,反而自得。

这么称呼她,对我来说是因为她每次吃饭全是火锅,可偏不见上火、起痘、口腔溃疡。不熟悉的真不会以为她是江南的美女。

她谢了我一顿起名酒,自我解读自己火锅妞的内涵,一是暖,对谁都热情;二是辣,有什么事坚决不让人。

我常有些为她担心,这样的女孩,是不大容易恋爱的。很多男人也许会被她吸引,愿意跟她玩玩,但谁能和她过那么一辈子?

火锅妞的初恋来得极快,认识我不久就开始了。莎士比亚说,年轻女人的恋爱如浇了油的干柴,一遇火苗便迅速燃烧且不可控制。她聚了一帮朋友吃饭,带去的那个男人,黑瘦但极善花言巧语。貌似是风月场上常客。

我等以为火锅妞是要我们为她把关,吃饭后私下找机会对她点评规劝。她一拍桌子:“要是想说,回去当着他的面,有啥你们说啥。要是只跟我一个说,那就别开口。不然咱们就连朋友都没得做!”

那个男人,姑且称之P,自始至终,我都觉得P 是个骗子。认识火锅妞之后,P 迅速辞了工作,借口是帮火锅妞打理他们自己的事业。大大咧咧的火锅妞放心大胆地把财权都交给了P。给他买了车,置办从头到脚一新的行头,再见时俨然已经是一个成功人士了。

P 极懒,所谓打理不过是到各个摊位和有几分姿色和年少的店员调笑,或对着电脑玩游戏。而且交际颇多,每周大概有五六天都要应酬,开车潇洒而去,醉醺醺地回来,每次都是他来买单。我绷不住警告火锅妞当心人财两失,她却笑笑,说我的就是他的。火锅妞不挑剔,P 却开始挑剔自己的财东。嫌弃火锅妞没文化,不会发嗲,不会撒娇,没有情趣。

我去火锅妞店里拿衣服的时候,亲见P 呵斥火锅妞太俗,是典型的扶不起的小市民。火锅妞拿着为P 特意打包回来的砂锅,站在那里赔着笑。而P 觉得有格调的人,午餐也应该来块牛排,搭配二锅头。

爱屋及乌,恨屋也及乌。P 同样看不起火锅妞的亲朋。不少家乡来的亲朋到北京,都愿意找她落脚、资助。可P 出现后,就常常尖酸刻薄地冷对火锅妞的家乡人,直斥为乡巴佬。

火锅妞想解释,讲讲道理,P 则大怒,似被触怒了龙颜的皇帝,破口大骂:“你傻啊,凭什么让这些人花咱们家的钱,我赚钱多辛苦,你没看见吗?你是想让这些孙子白拿钱,然后把我累死?”但,P 的狐朋狗友打着借的名义三番五次地来拿钱,他反而不再提了。P53-56

序言

TO:那个曾经的自己

我有一个朋友,日常只做三件事:辟谷、打坐以及在打坐时思考人生。他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是来自佛经典故中的。叫作譬如种种如昨日死。大概的意思,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每一天每个人都是新的。

我觉得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寻常人是做不到的。身边的很多朋友、很多熟悉的人,抱怨的都是一种让自己习惯到麻木的生活。每天在差不多的时间起床,开(坐)同一辆车,走同一条路线,到同一家公司去,对着电脑做差不多的工作。甚至连偷懒的方式都一样,比如说偷偷刷刷淘宝、京东的特价,聊聊微信与陌陌。

偶然会有朋友的邀约,下班后以减压的方式去KTV 疯狂地当次麦霸,或略带猥亵地跟台妹们讲个荤点的笑话,再不然就是去街边桌面黑漆漆、板凳脏兮兮的排档串啤,喝H(高)了高声大嗓子地吼着:“老板,再来两串大腰子,多搁孜然和辣椒面!”

知道为什么去KTV 和串啤的时候,心情会如此舒爽和良好吗?不是你所想的这样是一种减压的方式,而是因为它的出现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一点点的不同,带来了一点惊喜和其他的颜色,所以就会显得如此亮眼。

把话回到刚才那句譬如种种昨日死上。你还觉得这事简单吗?这种每天都是全新的一天,自己也是全新的自己的感觉,还容易吗?答案显而易见,不容易。

少数人,一辈子是过了两万多天;多数人,一辈子是过了两万多个同样的一天。所以,别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人。大概每年能有一种全新的自我、全新的生活、全新感觉的人,人生都是精彩的。

有些人,会很庸俗地把这用金钱和名气来衡量。也既是用物质作为标杆,能活出个不同状态,活出新生活的人,如果成功了,赚钱了,那么就叫与众不同、卓尔不群(啧啧,听听,卓尔不群。稀少程度立刻就变成了国宝大熊猫)。

而如果一个人只是能不断地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活出不同的状态,但没有太多的钱,没有成名,那就叫作瞎忙,穷忙,瞎折腾,没正形,扶不起的一坨(啥时候刘备儿子小名叫一坨了)。

可怜的是,我就是其中的后者,很多人眼中折腾没够的一坨。他们不理解我,瞎折腾啥?多好的机会,多好的工作,多好的生活,像变魔术一样,说玩没了,就玩没了。

而我则无法明白这些人,为啥人生这么短,为了穿衣吃饭,为了房子车子,为了晋升加薪,为了别人喝彩,为了人家嘴里两个字“成功”。就愿意忍辱负重、疲惫不堪,孙子一样地憋屈着自己活着呢?连自己想做的事都不敢追求,连最爱的东西都能“理智”地放弃。那么生活还叫生活吗?胆量到底都哪儿去了?  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一直都是赞成“老成谋国”的理念的。做人最怕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最怕不能忍人之不能忍,因为一这样,就不能成别人所成;我们喜欢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这些高贵,看起来很牛掰的想法和做法,我不全面地反对。我想问的是,人家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胯下忍辱负重,为的是将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大多数普通人,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地放弃了自己想做的事,到底算什么样的英雄,又能有什么样的作为呢?

最近,闲下来的时候,我爱上了思考人生。我想从自己的经历中拎一根线出来,然后看看自己曾经走过的那么多条路。其实有些时候真的很奇怪,因为一步步的变化,让我自己都有些迷糊。在每个改变之前,在每个人生阶段,到底是什么让我做出了选择,引发了改变?这些细节不去回忆的话,就很模糊。所以,我对现在的自己,真的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小学的时候,大家都很简单,不是头脑,而是见识。当时的梦想是团购的,男生大多数唯一的梦想就是成为解放军的一员,女生的群体性梦想是变成医生或者老师。

而若干年后,看看当时的那些孩子们。现在的状态几乎也是团购的。除却几个特别出色的外(也有可能是家里背景特别出色),大多数的现状也是团购的。在企业里朝九晚五,娶个媳妇嫁个老公,每天照顾孩子和家庭。最大的娱乐莫过于每年长假里人挤人地旅行,最大痛苦就是银行房贷和车贷的按揭又涨了。

他们不热衷于人生的新机会,已经淡忘了自己想做的事,只盯在做什么事赚钱上。理想、兴趣、爱好,切,那些都是糊弄小孩子的玩意。

所以,每次当几个热衷于同学会,混得不错的同学组织聚会,大家在聚会上明聚暗炫,带着目的性勾搭,夸赞自己,挤对别人的时候,我总是躺枪的一个。我甚至总结出了几个同学聚会必然针对我的问题:

1. 现在你在干什么啊(我去,你又换工作了,我就知道你没正形,做什么都做不久)?

2. 还写书不?收入怎么样啊?在北京(XX)有车有房了吧(一看你就不像有车有房的样,在大城市混怎么了,苦吧)?

3. 你能不能安稳点?都这么大人了,跟你差不多的人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这一般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同学由衷的关心,因为他们看不懂我到底为什么折腾个没够)。

4. 大作家!你是我们班的荣耀啊,来,在我衣服上签个名呗(吹,就你能吹,现在谁还认识几个作家啊?我根本不知道你写过什么,看我衣服牌子,你羡慕吧)?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选择现在这样的一种状态。曾经我做过文艺女青年,那个时候女文青的说法还没有出现,还没有海藻般的长发,匡威帆布鞋,背着单反的所谓女文青的标配。  曾经我做过期刊的编辑,那个时候全国还流行着数本叫《知音》、叫《女友》、叫《爱人》的杂志,而且销售火爆,火车上,地铁上,公交上,还有人看杂志和看书。

我后来就成了懵懂的北漂,哭过、累过、笑过、骄傲过也傲娇过,更迷茫过,在春节的爆竹声里,摸着自己空空的口袋,欲哭无泪,张着嘴像一条离开了水的鱼。

再后来就变成了小有名气的出版人,风风火火地认识了形形色色的名人、明星,和他们成了朋友,却没有从这些大家都觉得肥得流油的朋友身上,赚到过一分钱。

电视嘉宾,我更是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就从台下走到了台上。但是,在《中国梦想秀》的台上,我开始慢慢地寻找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为什么我这么能折腾,能坚持折腾,能一直在这种状态下过着大家都看不懂、都规劝我的生活。

我还有梦想,是的。因为梦想,所以必须让自己改变。即便做不到日日新,也要做到月月新。即便一下改变不了我的现状,也要慢慢来,一点点地改变,积少成多,最终达到我心中的目标。

其实,折腾不就是为了改变吗?其实,每一次哪怕细微的改变,都有自己的蝴蝶效应。它所为你带来的,也许就是完全不同的未来和人生。

这封信,是在写自己新书的最开头写给自己的。想必它变成图书的一部分被看到时,这个自己也已经成了曾经的自己。

我不太明白,也不太想弄明白,到底什么时候我会折腾个够,然后开始变得平稳。

但直觉告诉我,也许这辈子都不会。我大概是个常变常新、自己变化都频繁到让自己害怕的人。

夏果果

2014 年× 月× 日

后记

亲:

尽管这个词让我有瞬间变身淘宝客服的感觉,我还是想这样称呼看了这本书的读者。

不论这本书是你花钱捧场买的,还是偶尔看到借朋友和同学同事的,捧了个人场,或者是在书店里偶尔翻到的,都值得我给出这个略带亲昵的称呼。

我想在最后,和你们聊聊理想、梦想、秀这三件事。这也是我最近在一些巡回的演讲里最为核心和主要的话题。

只要是在国内长大的孩子,大概都应该写过一篇命题作文,叫作《我的理想》,而且,写过恐怕不止一遍,反正我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写这篇作文写到了厌,也写到了怕,更写到了烦。

长大后想想,其实当时老师评判这篇作文的标准,还是很简单的。什么叫作好文章?那就是理想本身,要么符合当时老师的审美,医生、护士、老师、解放军、作家、科学家,分分钟高大上,并给予该职业一曲赞歌,基本上能得到高分。

要么,就写得与众不同,理想和大家的有所区别,但中心思想一定是为建设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老师是绝不会冒着反对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危险,拿你开刀的。

说这些,其实就是想说,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太明白,什么叫作理想。我们的理想,狭隘地放在了某个行业,某个职业,某个位置上。认为这就是理想的全部。

而理想本身的含义是很宽泛的,也可以很细碎。比如,想每天吃肉是理想,睡眠够八个小时也是理想,哪怕想有一台游戏专用的笔记本,可以顺畅、不坑队友地玩游戏也是理想。

在我觉得,现在没有的,但能够通过努力实现的目标,都叫理想,理想是没有大小的,没达到,但能做到,就叫理想。所以理想更贴近我们,更让我们振奋。

而什么叫作梦想?梦想则是更虚无缥缈的、更长远的、更宏大的目标。有些是我们实现不了的,或者要用一生时间去追求,去论证,不停歇地去靠近的。比如说,有人想数钱数到自然醒,那就叫梦想;比如说,有人想做一个骄奢淫逸的富二代,过着让人“也是醉了”的生活,也属于梦想;还有人愿意飞到月球上看一看,还是梦想。

更直自一点地说,理想和梦想的差别其实很简单。我当初想成为一名女作家,写睢美的文字,靠写字吃饭,一路旅行,走走停停叫理想。五六年前,我就做到了。而我想成为下一个张爱玲,下一个三毛,下一个冰心,那就是梦想,我需要用一生去追逐,结果也未必能做得到。

人生是因为一个个理想而踏实的,也因为一个个实现了的理想而进步。人生是因为一个宏大、美丽的梦想而美好的,梦想也就是你的信仰,你的指路灯,它给你带来的是勇气和不一样的心境。

人不能活得太飘逸,也不能活得太务实。活得太浮夸飘逸,很容易造成灯下黑,追逐梦想的脚步因为吃不饱饭,没地方住而被现实扼杀;但活得太现实和太务实,很容易内心匮乏,精神千涸,没有方向感和目标,心里疲惫得一塌糊涂,却找不到让自己强力爆发的强心剂。

有句话,我一直觉得很好,叫给现实跪下,但却昂着头。

给现实跪下,是我们要面对现实,要找生存和生活的方法,而昂着头,则是不放弃梦想,坚定地走下去,抓住每一个机遇,纵使走不到终点,也让自己走得更远,比别人看过更多的风景。

所以,在这种生活带来的夹缝当中,我们不能放弃梦想,梦想是指引人实现一个个理想的动力。但同时又要保证自己的生活和生存。我们能为梦想所做的,就是需要把它做下去,把它‘‘秀’’出来。

“秀”好像近年来,变成了一个很不好的字眼。起码有点从褒义向贬义变化的意思。

曾几何时,清秀,俊秀,内秀,“秀”字是个让人心向往之的评价。而现在,作秀,秀恩爱,美图秀秀,好像“秀”字立刻变身动词,秀即是炫耀,是拿出来炫耀,是不作死不会死的节奏。 都说,秀恩爱,死得陕。秀啥的人,一般都缺啥。 但我觉得,这不是秀本身的错,而是拿出来秀的人,掌握的尺度有问题,是尺度惹的祸。

我为什么赞成要把自己的梦想秀出来?原因很简单,秀出来,别人才知道;别人知道了,对你本人来说也是一种督促。我们有太多时候,会解怠,会厌倦,会像被针扎了的气球一样,瞬间莫名地想要放弃。有了别人的监督,为了面子,能帮你度过好多次想要放弃的关头,让你在边缘回头。

其次,秀出来相比于说出来,更有力度。只要你愿意,再伟大的梦想也任凭你随便说。哪怕你说自己要成为地球之王,也没人能说你压根没这个梦想。这就叫口说无凭,但是大家不会把你这个梦想放在心上。

而秀出来则不一样,不是轻飘飘地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搞定的事。梦想本身其实很简单,根本没有可秀的东西,不是你想成公主,我想成王子,就能彼此秀上一个下午的时间。秀梦想,秀的其实是你为梦想所做过的努力,所学到的东西,自己的进步,以及你在实现梦想的路上的每一个脚印。

这代表着你离梦想的距离有多远,也说明了你到底有哪些特质,有多优秀。这会打动一些人,带来一些机会,也许就会帮你离梦想近一些,更近一些。因为,你不光在梦,而且在做,在路上的人,总是会得到比从不曾起跑的人更多的信任,也会得到更多的援手。

既然你秀,就一定有议论,有议论,就有评价。敢秀,就要拥有与之匹配的平和心态。你要明白,秀还有一个意义,就是这些议论和评价,也许它们不动听,不中人意,可是如果不像一只被刺激到的,爹了毛的猫一样去过度地自我保护的话,你把这些好的坏的,动听的难听的评价和议论做一次思考,这能帮你脱离当局者迷的现状。让你明白,你觉得所谓做得正确的事,做得优秀的事,到底是不是帮你真的在靠近你的梦。让你清楚,你还有哪些欠缺,还有哪些不足,明白应该再去做些什么,让自己走得更加迅速和顺畅一点。

我记得有旬德国谚语:讥讽是一个人最大的助力,如果你想的话。其实就是如此,所渭秀的力量,也就是帮助自己变得更加透彻和清晰的力量。

这本书,写的不全是我的经历,也有一些我想替他人诉说的故事。其实总的来说,也是我自己秀的过程,秀自己圆梦的过程。

我知道,这本书有人看过会瞳,也有些人会不屑,会嘲讽,会觉得我的生活和经历另类得让人心里发虚。

但是,我一直希望的是,这本书,这场秀,能够多给大家一点启迪,无论亲们觉得我的位置是正面的启迪,还是反面的启示。也更希望更多的亲们在看完这本书后.能跟我有一些交流。不管旱通过微信私信的方式,还是通过邮箱的方式。让我也能从中受益,离梦想更近一些。

人活一辈子,活的就是要个劲,活的就是要个梦。活着,就得有点难以追逐的但又不能放弃的追求。

所以,我爱你们,爱所有和我一样,有梦想,不怕折腾,起码不厌烦折腾的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活必须另有所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果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35200
开本 32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2015098761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