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童年的栖居(儿童文化卷)/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红楼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将于2015年6月迎来建院十周年庆典。作为国内儿童文学研究重镇,浙师大的儿童文化研究院多年来保持着领先的学术优势,并不断拓展儿童文化研究领域,从多方面提升了国内儿童研究理论水平,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特色学科和前沿机构。为更好地汇集建院十年来的理论成果,特集合成文集《童年的栖居》两册,由国内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教授担任文集主编,收录该院十年所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含论文、著作、课题及获奖等。本书是郑素华、陈钢主编的分册《童年的栖居(儿童文化卷)》。本卷文集主要收录建院以来本院学人包括兼职研究人员有关儿童研究的代表性成果。郑素华、陈钢

内容推荐

郑素华、陈钢主编的《童年的栖居(儿童文化卷)》收录了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成立以来儿童文化专兼职研究人员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共25篇,以专题组合的方式,分为“儿童学”“儿童与文化”“儿童与传播”“儿童与社会”“儿童与教育”五个板块。在各专题之间,主要贯穿“当代儿童学学科如何建设”以及“儿童学整体研究什么”这两条线索,体现出研究者们在儿童研究特别是儿童文化研究领域所展开的具有“真理性”意味的思考。

目录

儿童学

 儿童学:学科体系及其当代建构

 整体研究:儿童学研究格局的构想

 童年学:童年研究的新可能空间

 民国“儿童学”的实景及其难题

儿童与文化

 童年权力的文化幻象

——当代西方童年文化消费现象的一种批判

 儿童本位:从现代教育的原则到理想社会的生成

 从儿童到儿童文化:思想、观念与取径的转变

 卢梭:作为一种乌托邦的童年

儿童与传播

 互联网与儿童身体形态的嬗变

 童年的消逝与现代文化的危机

——新媒介环境下当代童年文化问题的再反思

 新闻媒体与儿童政治社会化

——以革命根据地的“读报”为焦点

 媒介中的课艺:一个变革时代的文化现象及其历史解读

——以早期《学生杂志》(1914—1918)为例

 论幼教动画的审美特性与教学功能

 媒介技术变迁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

 我国媒介识读教育的发展与挑战

儿童与社会

 儿童社会学研究范式

——兼论中国经验与反思

 “童年”的话语构成:区隔、社会化与作为社会结构的童年

 儿童游戏的社会学解读

 我国儿童政策体系的框架建构及现状分析

儿童与教育

 儿童戏剧表演艺术教育新范型的探索

——以台湾“校园儿童影戏”与浙江“婺剧进课堂”为比较研究

 全民终身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

——时UNESCO教育理念的几点阐释

 美国儿童“流动教育项目”监测与评估研究及启示

 反网络欺凌:儿童教育新主题

 乐商:一个比智商和情商更能决定命运的因素

 我国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现状和发展

附录

 儿童文化研究院著作一览表

 儿童文化研究院出版物一览表

 儿童文化研究院承担课题一览表

 儿童文化研究院获奖情况一览表

 作者简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童年的栖居(儿童文化卷)/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红楼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郑素华//陈钢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288142
开本 16开
页数 3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9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92
CIP核字 2015112949
中图分类号 I207.8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1
172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