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军编写的《切磋五集(四川大学哲学系儒家哲学合集)》所收各篇论文,各有所论,是为相互切磋。“经解与经注”收入《理学疑问》点读、《〈朱子语类〉卷一读诠》为《切磋集》提供了新的体裁。“交流与讨论”部分,《〈礼运〉研习心得交流会实录》为第四期儒家经典研习营研读《礼运》之成果,其中对于“大同小康”的问题交流相当多。
| 图书 | 切磋五集(四川大学哲学系儒家哲学合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曾海军编写的《切磋五集(四川大学哲学系儒家哲学合集)》所收各篇论文,各有所论,是为相互切磋。“经解与经注”收入《理学疑问》点读、《〈朱子语类〉卷一读诠》为《切磋集》提供了新的体裁。“交流与讨论”部分,《〈礼运〉研习心得交流会实录》为第四期儒家经典研习营研读《礼运》之成果,其中对于“大同小康”的问题交流相当多。 目录 前言 學術論文 仁術與定本 論“與民同樂” 品格、運氣與制度 ——孟子人性論的道德與法律哲學探究 從“大同小康說”闡釋看宋儒的“三代觀” ——以《禮運集說》為中心 孔門四科發微 ——從“言語科”切入之新探索 《論語》“子貢欲去告朔之靝羊”章解 論立志的端始意義 ——以《孟子》“滕文公為世子”章為中心 《儒行》之“備豫” ——視其所以、察其所往、觀其所由 略論“致中和”何以“天地位,萬物育” 傳子、傳賢,其義一也 經解舆經注 《禮記.學記》研讀(下) 理學疑問 《朱子語類》卷一讀詮 交流舆討論 儒家與人文 ——第十一期“切磋”討論班實錄 《禮運》研習心得交流會實錄 附:北京鳳凰嶺書院讀書記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切磋五集(四川大学哲学系儒家哲学合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曾海军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8472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1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0 |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86 |
| CIP核字 | 2015087440 |
| 中图分类号 | B222.05-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7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