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菊与刀
内容
试读章节

到现在,美国人突然感觉到,在同自己对决过的所有对手中,日本人是最难以解读的。在所经历过的战争中我们从没遇到过这样的劲敌,他们的行为与思维方式与我们相差到不得不加以认真分析研究的地步。我们现在的处境就好比是1905年的沙俄,正在面对着一个具有不同文化传统、但却拥有强大武装且训练有素的民族。日本人显然不遵守西方世界所公认的基于人性的战争惯例。这样的话,太平洋上的战斗就不再是简单的岛屿登陆和后勤保障工作,而面临着一个更主要的问题——了解对手。保证最终能战胜对手,了解他当是首要任务。

了解日本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在日本相对封闭的75年间,我们习惯于用“就这样,但又能怎样”这样令人费解的含糊表达来描述日本人,这是我们在描述其他民族时所未曾遇到的情况。一个负责的观察者在谈论到日本以外其他民族时,不会在说他们彬彬有礼后又添上一句“但是他们又倨傲不恭”。同样他也不会做出下面这样自相矛盾的结论:“这个民族冥顽不化,但是他们很善于适应形势变化;他们性情温和,但又常常不服从管制;他们忠诚、宽厚,但又有逆反心理,满怀怨恨;他们生性勇敢,但行动上又谨小慎微;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评价而行事,但又说他们具有很强的道德准则;他们在军队中的训练严格刻苦,但又经常地犯上不服管理;他们既热衷于西方文化,但又极端保守、固执,等等。相信一位观察者不会在一本书中一方面描述一个民族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并给予艺术家以极高的地位和评价、且热衷于菊花栽培,而另一方面大肆渲染他们崇尚刀剑和武士的荣誉。

而且,对日本人矛盾性格的表述常见于日本的许多论著中,也是事实。刀与菊正是日本人的双面性格。日本人有好战的一面,但又有温和的一面;穷兵黩武但又具有深厚的审美情操;傲慢不恭但又彬彬有礼;冥顽不灵但又灵活善变;忠诚但又叛逆;勇敢但又怯弱。他们在意别人的目光,但即使别人的目光并没有触及自己的劣迹,自己也会陷入罪恶感。他们的军队受到严格训练,但士兵们却具有反抗精神。

既然我们现在要了解日本,那么了解这些矛盾就是不可回避的。我们面临的困惑一个接一个。日本人的下一步打算会是什么?我们可不可以不进攻他们的本土就迫使他们投降?要不要去轰炸他们的皇宫?通过日军战俘我们能得到哪些有用信息?对战场上的日军及日本国民进行宣传时,我们怎样才能减弱他们拼死一搏的意志?这些问题即使在日本通中也意见不一。当和平来到时,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我们是否要对日本实行永久的军事管制?有无必要还与在日本还未放下武器的顽固分子继续战斗?伴随着世界的安定,日本是否会发生一场法国或俄国那样的革命?谁将成为这场革命的领导者?日本的出路在哪里?这些问题将有许许多多不同的结果。  1944年6月,我接受委托,专题作日本研究。我受命利用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掌握的一切研究手段,对日本民族是怎样的民族这个问题做出解读。这年的初夏,美国开始对日本进行大规模反攻。在国内,很多人认为对日作战还将持续三年、十年,甚至更久才能结束。在日本,人们则认为这将是一次百年战争。他们认为,美军虽然取得了局部胜利,但这里距日本本土尚有几千英里。而日本的官方则不承认日本海军已经失败,日本的国民依然相信他们将是胜利者。

然而下半年,形势开始发生变化。欧洲已开辟了第二战场,德国的失败已成定局,盟军最高司令部制定决策时重点已不是欧洲战场了。在太平洋上,美军已登陆塞班岛,日军的失败已不可避免。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士兵也将与可怕的日军短兵相接。在新几内亚、瓜达卡纳尔、缅甸、阿图、塔拉瓦、比亚克等战役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敌人是顽固可怕的。

因此,到了1944年6月,掌握关于日本的种种疑问和情况就显得十分迫切。列于这些疑问和情况,我们必须做出详实可信的解答,不管这些见解是准备用于军事还是用于外交,也不管它是为最高决策服务还是会为战场前线的宣传工作服务。对于日本发动的这场战争,我们所要了解的,包括东京当局的动机和意图、日本悠久的历史,也包括经济或军事上的统计数据、日本政府能从它的国民中获得多大的支持。同时我们还必须弄清日本人的思维和感情的习惯,以及形成这些习惯的模式。我们还必须弄清楚支撑这些行动和意志的内在动力。我们不能草率行动,应尽量回避做出这样轻率的结论:在某种情况下,我们会这样做,日本人同样会这样做。P1-3

目录

第一章 使命——解读日本

第二章 处于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看重所受恩惠的人

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 最不能承受情理之重

第八章 托举名誉

第九章 谨遵的人情世故

第十章 两难的道德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炼

第十二章 关于儿童教育

第十三章 战败后的日本人

序言

《菊与刀》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于70多年前,受美国政府和军方的委托所写的有关日本传统文化生活的一份研究报告。日本战败后,面对如何管理好一个七千多万且具有好斗、尚武、粗暴、刻板、叛逆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口的国家,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十分关切和头疼的问题。这关系到能否巩固盟军的胜利成果和成功改造战败国的问题。如果有一份能切实反映日本人传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道德行为准则的资料,无疑对美国来说那是求之不得的。而《菊与刀》就是一本这样的书。

这本书之所以取名为《菊与刀》正确切地反映出了日本民族性格上的矛盾特征。菊是秋天的象征,是秋天所有花草的代表,是日本天皇的家徽;刀则是日本武士身份的象征,是拼杀的利器。日本人既好斗又温和、既尚武又爱美、既粗暴又讲礼貌、既克板又善变通、既温顺又叛逆、既粗俗又显高贵,这种矛盾的特性结合在一起不正像菊与刀吗?

那么,《菊与刀》对于了解日本人有什么样的帮助呢?作者下面的这段话可能就是最好的答案: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日本人将采取什么行动?我们不进攻日本本土,日本会投降吗?我们应该轰炸皇宫吗?我们应如何处置战犯?我们该如何劝说日本的军队、日本国民真诚地丢掉敌对情绪同美国人合作?又该如何教化那些一意顽抗到底的日本人?当和平到来之时,日本还需要永远的军事管制来维持秩序吗?

《菊与刀》通过对日本民族传统习俗的剖析和解读,为很好地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人们知道,当1945年9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投降诏书时,许多的日本人心里是不服气的,他们都决心一战到底。在日本的武士家庭里,男子从5岁起就训练杀狗,15岁训练杀死罪者,14、15岁实习斩杀,就是说他们从小带刀成长,养成斩杀别人而不在乎的习性。

应该说,日本人的这种好斗的个性正是“刀”的象征,而他们的服从意念、爱美的意念也正体现了菊的特性。今天,面对新的中日关系,我们将这本《菊与刀》重新翻译并介绍给广大读者,目的还是只有一个:通过了解日本文化传统,以便更好地了解日本人。

内容推荐

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日本人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

《菊与刀》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于70多年前,受美国政府和军方的委托所写的有关日本传统文化生活的一份研究报告。日本战败后,面对如何管理好一个七千多万且具有好斗、尚武、粗暴、刻板、叛逆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口的国家,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十分关切和头疼的问题。这关系到能否巩固盟军的胜利成果和成功改造战败国的问题。如果有一份能切实反映日本人传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道德行为准则的资料,无疑对美国来说那是求之不得的,而《菊与刀》就是一本这样的书。

《菊与刀》通过对日本民族传统习俗的剖析和解读,为很好地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本书于1946年正式出版,1948年出版日文版,在美国、日本都引起强烈反响。事实上,美国政府战后对日本的政策和日本相应的反应与本书的分析基本一致,可谓是美国改造日本、分析日本的指导书。本书也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力至今不减。

编辑推荐

菊是秋天的象征,是日本天皇的家徽;刀则是日本武士身份的象征,是拼杀的利器。日本人既好斗又温和、既尚武又爱美、既粗暴又讲礼貌、既刻板又善变通、既温顺又叛逆、既粗俗又显高贵,这种矛盾的特性结合在一起不正像菊与刀吗?

《菊与刀》作者本尼迪克特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日本人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菊与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本尼迪克特
译者 罕山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煤炭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047696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2015020899
中图分类号 K313.03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