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5德国东进)(精)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沙漠地区与巴尔干各国

1941年诸多事情的接踵而至——牢固的基础——决定战争胜败之要点——沙漠中的虚伪黎明——我于1月6日作出的战争估测——坚不可摧的班加西侧翼——埃塞俄比亚战役——西班牙的谜题——维希不明确的态度——德国空军对西西里岛的威胁——巴尔干各国被践踏之危险——有必要支援希腊——我们的首要任务——希特勒的新年感想——1940年12月31日,他致电墨索里尼——我们对于西班牙的看法不约而同——希特勒关于俄国和非洲的看法——艾登先生的焦虑——有必要限制沙漠进军——史末资将军1月8日发来的电报——1月10日对韦维尔将军作出的指示——韦维尔飞往雅典——1月26日我致电韦维尔——1月12日我复电史末资将军

战争年代总是纷扰不安的,在我看来,1941年的上半年是我所知的所有战争年月中最称得上“多事之秋”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战事总是骤然而发,问题源源不断,直接考验着我和我的同僚们。虽然战事逐年扩大,但是,我们的决断力却不因此而减弱,必须当机立断的时候我们还得作出决定。1942年,我们遭受了更惨重的军事灾难,然而,我们这时已经隶属于一个有着共同命运的伟大同盟,不再是孤军奋战。在此之前,即1941年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冒险的,一个问题总是牵连到另一个问题:要想增加某个战场的军资储备,另一个战场的军资储备就得被削弱;要想增强此处的军力,另一处就可能有危险。我们只能这么做,因为我们的物资储备极其有限。在当时,有十多个强国的战争立场还未确定,它们可能是我们的盟友,也可能是我们的敌人,或者只是观望这场战争。我们的情势内忧外患:在国内要应对潜艇战、人侵的敌人以及源源不断的闪电战;在国外的中东战场,我们要打一场持久的战役;此外,我们还得试图在巴尔干半岛开辟一条抗击德军的战线。此前的这段漫长时期内,我们就是如此孤军奋战的。往往是,刚历经一场大风浪,我们又得投入一场激流中挣扎作战。我们每天都奋力拼搏,力求在保全性命的同时尽到自己的责任。然而,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战事仍是无情地向前推进。在此篇叙述中,我遇到的难题之一便是在记述这两方面的情况时做到比例得当。

在大不列颠,我们总算打下了一个稳固牢靠的基础。我坚信,只要我们在国内的戒备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哪怕德国在1941年会攻打我们,我们也将并非完全处于劣势中。与1940年的情势相比,各个战场的德国空军实力算来并无增强,反之,我们国内的战斗实力则有所扩充:战斗机中队从原来的五十一个扩充到了七十八个,轰炸机中队从原来的二十七个扩充到了四十五个。既然德军在1940年与我们的空战中没有取胜,那么,在1941年他们也不可能取胜。何况,我们大大增强了本土陆军的力量。1940年9月时,我们的现役师部队共有二十六个,1941年的9月,我们增加到了三十四个,此外还增设了五个装甲师部队。另外,经过一番训练之后,我们的军队已经成熟,且有了更多能使用的武器。此时,从一百万人增加到一百五十万人的国民自卫军,在枪支供应上也不用担忧。总之,包括士兵数量、机动性、武器装备、训练度以及组织性、防御工事的准备等各方面,我们都取得了很大的改善。希特勒要想攻打我们,必须时刻保证超出需要的兵力,他起码得将一百万名士兵和这个军队所需要的辎重运到英吉利海峡,才有可能征服我们。到了1941午,他或许还会出动大量的登陆艇,然而即便如此,那也是不足够的。因为,我们具有优势的空军和海军完全掌握了我们的海空领域控制权,它们足以对人侵的德国舰队给予重创乃至击毁它们,我们对此深信不疑。由此看来,1940年支持我们的所有依据,如今更加有力可靠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或者保证我们的防备力量不被大大削弱,战时内阁和参谋长委员会就不必担忧。

在这种情势下,全世界普遍认为,德国很有可能要进攻不列颠。我们的美国朋友——其中包括访问过我们的一些将军——很为我们担忧。然而,我们自己却没有了顾虑,只管倾尽我们现在的船舶运输能力,将我们所有军队运送到海外的中东战场和地中海战场上。这是我们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一开始的一些至关重要的事件就发生于1941年。军队在战争中必须作战,而非洲是我们唯一能够用来抗击敌人的陆地战场。因此,我们会义无反顾地保卫埃及和马耳他岛。我们获得的最初的胜利是毁灭了意大利帝国。我们当前叙述的主题与线索,就是中东战场上英国和骄横的轴心国的周旋,以及我们如何联合巴尔干各国和土耳其来抗击共同的敌人。

在沙漠地区与敌人的交战中,我们取得了胜利,这一年的头几天也因此是喜庆的。1月5日,我们攻下了巴尔迪亚,四万多守军归降。照这种情势,我们也会拿下托卜鲁克。果不其然,不到两个星期,它便被我们攻下了,三万敌军成为俘虏。几日之后,我们又攻下了敌军的兵站基地比夏。20日,海尔·塞拉西皇帝返回了埃塞俄比亚。然而,在此期间,我们多次获得关于德国的报告,报告称德国将调遣、准备军队以发动巴尔干战役。我对整个战局进行了估测,并向三军参谋长提出了我的看法,他们大致赞成我的意见。

……

P1-3

目录

第一章 沙漠地区和巴尔干各国

第二章 战火蔓延

第三章 闪电战与反闪电战赫斯

第四章 地中海战争

第五章 征服意大利在非洲的帝国

第六章 援助希腊的决定

第七章 大西洋战役西部海口地区

第八章 大西洋战役美国的干涉

第九章 南斯拉夫

第十章 日本特使

第十一章 沙漠侧翼隆美尔托卜鲁克

第十二章 希腊战役

第十三章 的黎波里与“老虎”计划

第十四章 伊拉克的背叛

第十五章 克里特岛:危机临头

第十六章 克里特岛:战役经过

第十七章 “俾斯麦”号的命运

第十八章 叙利亚

第十九章 “战斧”计划

第二十章 苏联的报应

附录

序言

这本书和其他各部书一样,仍只是作为一部可供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参考资料。当时我是英国首相,并兼任负有特殊的军事责任的国防大臣,因此,我也是以这一身份去讲述这段历史的。我在军事问题上负有直接责任,在讲述和英国有关的战役时,叙述也就比较详尽。至于同盟国的战争情况,出于对历史公正性的必要,我认为应该由他们本国的历史学家去讲述,或者将来由另一些写作世界通史的英国历史学家讲述。我只能把盟国的斗争用作背景,在这种程度上去描述它们。而且,即便是这样,我也不能做到比例均匀地去叙述各个同盟国的情况。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力真实地描述我们本国的事件。

我那时候用以指挥作战和处理英国政事的一些指令、电报和备忘录之类的资料,是我讲述这段历史的主要根据和线索。这些原始文件都是随着事件的发展引用到文中的。即便是我依据现在已知的事实真相的著述,也比不上它们的真实可靠。我相信,从这些文件资料中可以准确地看到当时发生的事情和我的想法。尽管其中一些意见和预测后来被证明是错的,我还是希望人们根据它们,判断我个人在这场战争中的功过。在当时,我们的知识能力有限,但仍必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相信,将这些资料向读者公开,是让他们切实感受我们当时的这种处境的唯一的办法。

我刊载的一些备忘录,多是政府各部门对我的函电的答复。它们原本篇幅冗长,但是,我不可能将整个文件照搬下来,况且,很多时候我也没有这一权力。为了避免造成我的引用带有指责个别人的嫌疑,我会谨慎地处理这些答复资料,尽可能在引用每个文件后做一番概括的讲解。不过,总的来看,凡是刊载的文件资料都是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情况的。

本书中还是会提到大规模的战争,诸如在俄国前线的战斗。这个战场上,战斗双方所投入兵力的总和与法兰西战役的军力不相上下,其战线要比法兰西战线长很多。大规模的军队在战线各个据点上死拼,死伤不计其数。相比于这次大战中的其他地区,俄国前线的杀戮战况绝对是最残酷的。但是,我不会随意叙述德国和俄国之间的战斗,只能在谈到英国和西方盟国的战争背景时才会谈到这一点。因为,俄国的这段战争历史,特别是1941年和1942年这两年的战事,有关俄国人的痛苦和荣耀,本来是值得以一种客观冷静的心态仔细地研究的。但是,外国人不方便记录,当然,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努力用英文记录下这段英雄史实,这一尝试,不应该因为苏联政府已经获得了它应得的荣誉而被人们放弃。

在希特勒进攻俄国之前的近一整年是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大不列颠及其帝国坚持独立奋战,不断投入军力。半年后,受到日本猛烈攻袭的美国成为了我们的坚定的同盟。自此之后,我开始了和罗斯福总统的电函沟通,联盟行动的基础由此形成。我们不仅可以制定联合作战计划,而且能预计战争结果。我这一册书,正是以整个英语世界国家建立起了伟大而有效的同盟合作关系结束的。

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

写在肯特郡威斯特汉

恰特威尔庄园

1950年1月1日

内容推荐

温斯顿·丘吉尔的《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5德国东进)(精)》主要阐述了1941年1月至6月战争事态的发展过程。在此期间,世界格局发生惊人变化:德国撕毁此前的边界协定,对苏联宣战。由此,苏、英、美全面携手,共同抗击法西斯德国。战争双方在巴尔干、北非和横贯整个中东地区的开阔地带逐鹿厮杀。

编辑推荐

温斯顿·丘吉尔,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5德国东进)(精)》是英国前首相全景式历史巨著,也是最权威、最全面的二战历史回顾,同时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4周年。解密二战鲜为人知的内幕,洞彻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本卷阐述了1941年1月至6月战争事态的发展过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5德国东进)(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
译者 朱建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83013
开本 16开
页数 43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76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804
CIP核字 2014011370
中图分类号 K152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8
172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WINSTON S.CHURCHILL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6: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