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0从德黑兰到罗马)(精)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二章 开启德黑兰会议

保卫工作的部署——对我的观点一再说明——斯大林与罗斯福总统面谈——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1月28日召开——罗斯福总统第一个讲话——斯大林对苏联前线形势做陈述——摆明英国的立场——土耳其的意见——三十五个师用于“霸王”作战计划——以进攻法国南部作为次要目标,斯大林表示同意——我认为必须占领罗马——罗斯福总统提出各个战役的时机问题——土耳其应该走上正途。

飞抵德黑兰后,对于有关接待的各种安排,我是不会赞扬的。乘车到机场接我的是英国公使。然后我们一道驱车去公使馆。他们明显是在晓示敌人,此处在欢迎一个重要人物,而且他会走这一条路:我们距德黑兰城区外三英里以上时,每五十码的路程就设有一岗波斯骑兵。骑马的卫兵为我们指路,却不能提供任何安全保障。一辆警卫车在一百码之前开道,提醒我们就快到了。车开得特别慢。不一会儿,骑兵的间隔中间就塞满了很多群众;我四下一看,只有几个警察在后面徒步跟着。快到德黑兰中心城区时,人群密密麻麻,足有四五层。他们充满友好却又相当的拘谨。人群逼近我的汽车,只有几尺之遥,身上有枪或炸弹的亡命徒可以这里进行袭击,而在这之前,任何防止措施,都没有采取。通往公使馆的路,已经被拥挤的、张着嘴傻傻观望的波斯人堵住,根本无法通过,我们在拐角处停留了三四分钟。如果事先做好的安排原本就是要我们承受最大的危险,既不能安全秘密突然地到达,又得不到有力的护送,那么我们现在遭遇的这种场面就是最完美的了。然而,一路上没有什么意外,我和群众互相报以微笑。英国公使馆周围的英印部队警备周密,我们终于到了。

英印部队保护我们的安全,同时更多的俄国军队在苏联大使馆周围警戒,二者已经建立直接的联系,因为英国公使馆及其花园几乎毗邻苏联大使馆。不久,两国军队会合在一起,以便把我们这里隔离出来,并且采取了一切措施作为战时警戒。大概距离我们一英里处是美国公使馆,由美国军队守卫着。这意味着,在开会的这段时间,斯大林和我,或者罗斯福总统,每天都必须三番两次往返穿过狭窄的德黑兰街道。苏联的秘密情报人员发现,有人计划暗杀“三巨头”(这是我们当时的称呼)之一或其中两个。因此,在我们二十四小时之前到达的莫洛托夫,对于我们中间的一两个人不断地往返于街道,非常焦虑。现在,他说明了这一情况。他说:“任何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后果将是非常不幸的。”这一点无可否认。苏联大使馆场地广阔,比英美两国使馆大两三倍,而且现在周围有苏联的军队和警察,莫洛托夫请罗斯福总统马上入住,这一点我强烈支持。我们一起说服罗斯福先生,让他接受这个好建议。敞亮又舒适的住所,已经为他准备好了。第二天下午,他搬进了俄国大使馆,还带来了他的同僚,以及他游艇上的几名很不错的菲律宾厨师。这样,住在同一个区域内,我们可以在毫无干扰的情况下,讨论世界大战的问题。我在英国公使馆里住得很舒适,只要步行二百码,就可以到达富丽堂皇的苏联大使馆,这里暂时称得上是世界的中心。我依旧是身体很差,有一段时间,感冒喉痛很严重,甚至不能开口说话。但是,终于有一天,我可以说出必须要说的话。不得不说的话可真是不在少数。这归功于莫兰勋爵,他把药水喷进我嗓子里,并且持续进行医治。

在这次会议上,英国三军参谋长充分肯定了我采取的方针。关于这一方针,有许多错误的看法。在“霸王”作战计划准备展开攻势横渡英吉利海峡时,有人认为我曾拼命阻止这一计划,同时又说我企图引诱盟军大规模抢驻巴尔干半岛,或者在地中海以东进行一场大战,实际上等同于废弃“霸王”作战计划。在美国,这种说法广为流传。我在以上章节中,已经指明并且反驳了大部分类似的谬论。但是,对于我实际追求的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的东西,还是值得在此稍做说明。

“霸王”作战计划当时正在详密筹备中,1944年5月(或者是6月,最晚7月)发动。仍然是参加这一计划的军队和的运送他们的战舰,享有最优待遇。其次,攻下罗马进而占领其北面的飞机场后,可以从这些机场空袭德国南部,为此,必须补充在意大利作战的英美军并提供给养。以上进展完成后,在意大利战场,我们不打算拉宽战线到半岛更宽阔的地带,也就是说,不越过比萨一里米尼线。在这些战役中,敌人一旦抵抗,大量德军就会被吸引过来,受到牵制,这样意大利军队就可以趁机“将功折罪”,而且在敌人的前线,战火将燃烧不止。

为了配合穿越英吉利海峡的主力进攻,同时应登陆法国南部的里维埃拉地区,然后沿着罗纳河谷向北,英美联军向马赛和土伦推进。对此我是不反对的。但是,我更愿意采取另一种方案,就是从意大利北部进行右侧进攻,在那可以利用伊斯的利亚半岛和卢布尔雅那峡谷,直指维也纳。这一方案是罗斯福总统提出的,对此我非常高兴,并试图劝他将这个计划付诸实施。下面是我当时说的:德军如果抵抗的话,许多在俄国或英吉利海峡前线的师团就会被我们吸引过来;如果他们不抵抗,我们就可以收复大面积的重要地区就,而代价是微乎其微的;“霸王”作战计划一定会得到决定性的支援,因为我知道他们一定会抵抗。

……

P18-20

目录

第一章 开罗

第二章 开启德黑兰会议

第三章 面谈和会议

第四章 在德黑兰的难题

第五章 在德黑兰的结论

第六章 再访开罗和最高统帅

第七章 迦太基遗址和安齐奥

第八章 马拉喀什养病阶段

第九章 铁托元帅与南斯拉夫

第十章 突袭安齐奥

第十一章 意大利:卡西诺

第十二章 日益增强的空中攻势

第十三章 希腊的苦难

第十四章 缅甸及其外围

第十五章 对日作战方针

第十六章 准备“霸王”作战计划

第十七章 罗马

第十八章 大战前夕

附录

 一 略语表

 二 密码代号表

 三 1943年6月一1944年5月

首相以个人名义发出的备忘录和电报

 四 英国、盟国和中立国每月因遭受敌人袭击而损失的船舶总数

 五 有关释放莫斯利夫妇的宪法

 六 1943年6月一1944年5月,各部大臣一览表

序言

我们的命运在1942年冬至1943年春出现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机,这在第四卷《命运的关键》有所叙述。自1945年6月开始,以后一年里的战争情况,载于第五卷《紧缩包围圈》中。西方盟国最终夺取西西里岛,这得益于我们取得了制海权并压制德国潜艇,空中优势也逐渐得到强化。之后,我们得以进攻意大利,结果墨索里尼垮台,意大利倒戈。然后,希特勒和他占据的卫星国家彻底被包围了。德国本已孤立,俄国又从东方猛烈进攻。日本曾侵占大片领土,如今它再也无力保有,而且不得不采取守势。

联盟国家现在面临的是僵持的局面,而不再是失败。攻进这两个侵略国家本土,使受压迫的人民摆脱它们的魔掌,是他们要面对的艰巨任务。他们都勇敢地承担起这个世界性的责任:夏季,英国在魁北克、美国在华盛顿开会;三个主要盟国又于11月在德黑兰开会。我们下定决心,一致为实现目标,为达成共同事业不遗余力,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在方法和侧重点上,会出现很大的分歧。因为,这三个盟友会不自主地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如何做出决定。我在本书中记述的,就是我们是怎样就一切重大问题达成协议的。罗马解放、英美两国渡过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底半岛的前夜,讲述的都是这些问题。

我在本书中采用的方法跟前几卷一样。我只是希望在为历史提供事实资料时,站在英国首相兼国防大臣的角度上而已。我可以实现上述目的,那些指令、电报和备忘录就是基石。因为它们是我当时写下的,而不是后来写的。有人建议,把大部分此类文件的回复记录也收录进来,但是我认为这一卷应该更紧凑、更精练。从目前情况来看,再撰写最后一卷,就可以写完全部历程了。所以,一些人士的见解本书并没有引述,我只有对他们说抱歉了。

从本卷所录事件的发生到今天,已经超过七年。国际关系发生了很大转变。当时的伙伴,现在有了深深的沟壑。新的阴云再次笼罩,还可能会更密集。当时敌对的双方,现在却很友好,甚至结盟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其他国家的读者可能会耿耿于本卷引用的电文、备忘录和会议报告,它们中很多词句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我只想跟他们说明一点:我们当时进行的战争是凶猛的、恐怖的,而这段历史都记录在这些文件中,可以想见它们的价值。人们不会对恨之切切的敌人好言好语,因为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再说,所有针对敌人的话,本就难听,要再现当时真实的情景,就不能改成亲切宛转的表述。所有的伤痛只能交给时间和事实来处理。

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

写在肯特郡威斯特汉

恰特威尔庄园

1951年9月1日

内容推荐

温斯顿·丘吉尔的《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0从德黑兰到罗马)(精)》忠实地记录了二战后期,在结束意大利战事之后,各盟国之间审时度势、密切配合,精心拟定了向纳粹德国展开总攻的最终战略,从德黑兰到罗马,各盟国首脑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紧凑而富有成效的会晤,推动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也大致确定了战后世界版图的划分。与此同时,在南斯拉夫、希腊及缅甸等地,战争仍然在艰难地继续,然而,胜利的曙光已经初现天际。

编辑推荐

温斯顿·丘吉尔,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0从德黑兰到罗马)(精)》是英国前首相全景式历史巨著,也是最权威、最全面的二战历史回顾,同时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解密二战鲜为人知的内幕,洞彻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本卷讲述了二战后期,各盟国在意大利战事之后,审时度势,精心拟定了向德国总攻的最终战略,并确定了战后的世界版图划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0从德黑兰到罗马)(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
译者 寿韶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83242
开本 16开
页数 41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7
CIP核字 2014011385
中图分类号 K152
丛书名
印张 26.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6
170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WINSTON S.CHURCHILL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