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二百年》收录了李春祥先生的遗稿和相关论文,前者虽是文学专史之雏形,却真切显示出春祥先生高屋建瓴的学术风范和厚积薄发的史家意识;后者编为《红楼梦散论》,呈示了先生对于红学研究所做出的实绩;其中李兵君撰写的《李春祥先生红学系年》,详细披示了他对乃父锺情于之倾力为之献身精神的深刻理解。
图书 | 红学二百年(百年河大国学旧著新刊) |
内容 | 编辑推荐 《红学二百年》收录了李春祥先生的遗稿和相关论文,前者虽是文学专史之雏形,却真切显示出春祥先生高屋建瓴的学术风范和厚积薄发的史家意识;后者编为《红楼梦散论》,呈示了先生对于红学研究所做出的实绩;其中李兵君撰写的《李春祥先生红学系年》,详细披示了他对乃父锺情于之倾力为之献身精神的深刻理解。 目录 东风桃李满园春一一李春祥先生《红学二百年》序 父亲李春祥先生的《红楼梦》研究 编辑人语 红学二百年 绪论 第一章 酝酿时期的红学(1754—1793) 第一节 《红楼梦》创作过程中的一书多名问题 一 《风月宝鉴》的作者是谁 二 《风月宝鉴》与《红楼梦》的关系 三 《红楼梦》一书多名的原因 四 《风月窨鉴》的内容及在《红楼梦》中的存留 第二节 《红楼梦》的作者及後四十回作者 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二 曹雪芹的家世 三 曹雪芹生卒年考辨 四 《红楼梦》後四十回的作者是谁 第三节 《红楼梦》的早期流传与评论 一 边创作边流传,评论也几乎同时诞生 二 《红楼梦》使人们对小说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三 流传过程中也充满了斗争 第四节 关於脂评 一 脂评条数及脂评时间 二 脂砚斋是谁 三 脂评主要内容 四 脂评价值 第五节 几种本子中的序跋 一 甲戌本中的“凡例” 二 戚蓼生的“序” 三 高鹑的“序” 四 程伟元的“序” 五 程伟元、高鹑的“红楼梦引言” 第二章 早期红学(旧红学,1794—1920) 第一节 索隐派代表人物及论着 一 “金陵张侯家事”说 二 “故相明珠家事”说 …… 第三章 发展时期的红学[新红学·上(1921—1949)] 第四章 发展时期的红学[新红学·下(1921—1949)]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红学(1950—1954) 红梦楼散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红学二百年(百年河大国学旧著新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春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90378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8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6 |
CIP核字 | 2011034767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09 |
宽 | 146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