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脊海腹
内容
编辑推荐

深圳作家朱子椿最新的长篇小说《山脊海腹》叙述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身为赣江河支部书记的杨石山以组织上交给他的四十担钨砂作为经费,带着七个革命干部后代潜伏下来的故事。全书以杨天石的“叛变”与“平反”这条线为主,采用时空穿插的手法,反映了从苏区时代一直到新时期,赣南矿区人民火热的斗争和生活,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内容推荐

《山脊海腹》为读者提供了如此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例证——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身为赣江河支部书记的杨石山却留了下来,组织上交给他四十担钨砂作为经费,让他带着七个革命干部的后代潜伏下来,并约定等“将来红军打回来,要完璧归赵”。但不久杨石山身份暴露。杨石山知道,舍身取义是容易的,可是如果他死了,分散托养在老乡家的七个孩子将再也回不到父母身边,也就无法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于是他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为了取得敌人的信任,还把四十担钨砂交了出去。这一情节给他落下了“叛徒”的骂名,几十年受尽压迫和屈辱。深圳作家朱子椿以杨石山的“叛变”与“平反”这条线为主,以杨石山与李月英、山茶之间的爱情纠葛,黄莲和冯双骏之间的背叛与宽恕等几条线为辅,采用时空穿插的手法,反映了从苏区时代一直到新时期,赣南矿区人民火热的斗争和生活,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成为一部史诗性的作品。

目录

贵如乌金(代序)

正文

后记

试读章节

天阴得像硕大无朋的灰帐幔,笼罩群峰,锯齿般的山脊时而隐没在云层里,看上去天就像被刺破了,云山也就显出几分壮烈来。云山其实不高,主峰海拔九百余米,既没有名山大岳之俊伟诡特,也没有都市山峦那种钟灵毓秀。因为产钨,它才有些名气。赣南有“钨都”之称,云山则是赣南首屈一指的大矿山。

云山原本树木不多,眼下受深秋寒气浸染,除几株葱郁的杉、松,遍山草木凋零,若从山下仰望,选矿厂与其他种种建筑群显而可见,盘山公路蜿蜒在目。

矿长顾燃的伏尔加轿车,沿着云山主峰盘山公路而下,行驶得既快又小心。

顾燃一早来到四坑口,刚戴上藤帽要下井,矿医院就来电话,报告杨石山大咯血,病危。这是他交代了的,凡矽肺病患者病危,要及时报告,这个杨石山,却是又特意叮嘱了的。在顾燃现在的心目中,杨石山是个受了不白之冤的对革命有功的老战士,甚至可以说是个革命英雄!他拿电话的手就颤抖了一下,指示王院长亲自参加抢救,撂下电话便上了轿车,要司机尽快往医院赶。

一路上他闭目无语,仰靠在座椅上任凭轿车颠簸。冥冥中他感觉到车在减速拐弯。他无须睁开眼便知道,此地松岔口,崖边有棵虬枝倾斜的老松,脚下大山腹地,是三坑口主坑道。杨石山原来就是三坑口的矿工。

轿车嘎地停住了,大概是会车。他仍没有打量一眼来车,他的心纷扰着。

二十年前,顾燃留苏学成回国,在他的要求下,被分配到云山钨矿工作。他报到的时候,正碰上三坑口井下工人罢工事件。当年的矿党委郭书记对他说,你是红军烈士的后代,党信得过你。要他担任矿反右工作组副组长、罢工事件调查组组长,立即去三坑口调查,惩处带头闹事的杨石山,以儆效尤。事件很快调查清楚:云山矿工大多来自周边农村,下井三五年必患矽肺病,人们称之“烧骨痨”,矿山招工很难,为此,矿部决定对一期矽肺病患者保密病情,体检时,三坑口十来个矿工意外地发现了一期矽肺病患者的x光报告单,立即引起三坑口百多名矿工集体到矿部交涉,停工多日。杨石山是首先发现x光报告单的矿工之一。

矿党委决定先拿杨石山开刀,原因很简单,杨石山是叛徒,阶级敌人。

顾燃之所以印象深刻,是杨石山太特殊了。

三坑口党支部已经整理出来的材料反映:杨石山,苏区时期赣江河支部书记。顾燃知道赣江河支部的分量,它担负着苏区与白区间的贸易工作,直接由中央对外贸易局领导,当年该局的主要领导,现在已经是人们熟悉的地位很高的中央干部了。长征前夕,杨石山受命留在赣南,安置红军高级干部的七个子女,这些孩子都是婴幼儿。红军走后,杨石山被敌捕获,叛变自首。材料后面还附了一张发黄了的当年的《赣州日报》,这大概是从杨石山档案中调出来的,报上,载有杨石山叛变的报道,刊有一幅杨石山领赏的照片。照片上的杨石山低垂着头,手捧银元,在他身后的河畔沙滩,有一堆钨砂。黑体标题写着:共匪杨石山自首,供出共匪溃逃时埋藏之钨砂四十担。这应该是其当叛徒的铁证了。顾燃看着这张旧报纸,心中立即升腾起一股憎恶。他也是红军后代,他的童年也同杨石山安排抚养的那七个孩子的命运一样。他对杨石山的憎恶出自本能。

顾燃完全同意三坑口党支部的意见,这是一件阶级敌人幕后操纵的闹事,罪魁祸首就是这个杨石山,必须从严惩处!

矿党委很快决定,开除杨石山,送公安机关逮捕法办。

所幸在公安机关执行逮捕之前,国务院有关防止厂矿企业矽尘危害的决定下达了。顾燃的母亲、省冶金厅党委书记李月英亲自带着文件上云山,明确指示,患一期矽肺病的矿工,立即调离井下工作。矿党委更改处理杨石山的决定,安排他管理尾砂坝,维修排废水废砂的管道。尾砂坝是堆积选矿后排出的尾砂的地方,方圆数里寸草不生,像个小沙漠,风起处粉尘飞扬。其实,这地方的管道坏了,让维修车间派人修就是了,哪消专人管理?只是因为杨石山这号人,再放回坑口去不合适,就让他孤单一个,天天面对“沙漠”吧!顾燃列席了矿党委处理杨石山的会议,他是投了赞同票的。杨石山从此没有离开尾砂坝,弹指间逾二十年。

现在,老杨师傅矽肺三期,大咯血,病危躺在医院,如果撒手而去,那就是背着“叛徒”的黑锅去见马克思了,这于心何忍?顾燃一拳擂在大腿上。

司机见他睁开眼,朝前努努嘴:“这车怎么不走?”

顾燃抬头看去,原来是被停在路边的一辆尚在发动着的“解放牌”堵住了,他有些冒火,示意司机不要按喇叭,下了车径直朝卡车走去,踩上踏板朝驾驶室内看。

这车是矿车队李桃开的。李桃和恋人吴一群拥着躺在驾驶室椅子上,正吻得激情。吴一群似乎觉察到有辆下山的车被堵,腾出嘴巴说有车。李桃听见响动,坐直身子朝外张望一眼,发现是矿长,一时蒙了。

吴一群知道是顾矿长,也有些不自在,但羞窘的神情稍纵即逝,他跳下车,递给顾燃一支香烟,自己点燃一支,只是笑了笑。

往常遇见这种事,顾燃肯定会大动肝火,此时他忍住了,一位是矿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一位是他熟悉的姑娘。他吸着烟,问:“你们为什么对我保密?”

李桃就嘿嘿地笑了。P1-3

序言

子椿是我尊敬的兄长,也是引领我认识赣南的向导。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沿着他回味悠长的精美散文,一趟趟地,乘坐班车驶向“梅岭寻梅”,驶向“郁孤台下清江水”……并随他前往森林的深处、矿井的深处,前往历史的深处、赣南人的心灵深处。

因为他,我迷醉在风景独好的山水之间,迷醉在风情独在的赣南土地上,尤其令我神往的,是他一路上所讲述的那些或悲壮或隽永、或深沉或浪漫的红色故事。那些故事是他从民间采撷来的,如同在矿山的窿子里拾到的一枚枚块钨,真实得能掂出它的重量,能领略到它熠熠耀耀的光彩。构成这部长篇小说的素材就曾是那样的块钨,或者说,是他发现的嵌在花岗岩中的一道大矿脉。那时,他屡次非常激动地对我诉说钨矿故事,我还记得他当时的眼神,因为思想和情感的映照而显得格外明澈。

我知道,这个题材需要依靠掘进、爆破、淘洗和冶炼,才能成为一种硬度高、熔点高的贵重金属,正如钨的开采和生产。然而,子椿仿佛锲而不舍的打锤佬,执着地掘进在自己发现的窿子里。待我读到这部《山脊海腹》,竞已是三十年过去。因此,在我看来,作者的创作态度贵如乌金,这部作品的价值贵如乌金。

我把山脊与海腹看作是一种象征。它们象征着一方土地的精神和胸怀。从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直到红军长征,植根于中央苏区先后存有五年多的时间,赣南人民为创建、保卫中央苏区和苏维埃政权,付出了巨大牺牲。面对国民党军队的五次大“围剿”,中央苏区为什么能坚持五年之久?种种原因之外,我固执地认为,这也与客家人血脉相袭的性格基因有关。要知道,客家先民从中原颠沛流离迁徙至此,虽远离了动乱和战火,却面对着恶劣的生存环境。千百年来,客家人在寻找家园、开辟和保卫家园的生生不息的抗争中,铸就了顽强坚忍、重情重义、乐观豁达等诸多优良品格。这些品格成为血雨腥风中的赣南百姓的精神支撑。

《山脊海腹》为读者提供了如此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例证——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身为赣江河支部书记的杨石山却留了下来,组织上交给他四十担钨砂作为经费,让他带着七个革命干部的后代潜伏下来,并约定等“将来红军打回来,要完璧归赵”。但不久杨石山身份暴露。杨石山知道,舍身取义是容易的,可是如果他死了,分散托养在老乡家的七个孩子将再也回不到父母身边,也就无法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于是他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为了取得敌人的信任,还把四十担钨砂交了出去。这一情节给他落下了“叛徒”的骂名,几十年受尽压迫和屈辱。小说以杨石山的“叛变”与“平反”这条线为主,以杨石山与李月英、山茶之间的爱情纠葛,黄莲和冯双骏之间的背叛与宽恕等几条线为辅,采用时空穿插的手法,反映了从苏区时代一直到新时期,赣南矿区人民火热的斗争和生活,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成为一部史诗性的作品。

它是赣南矿区几十年间时代风云的史诗。小说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写起,一直写到老区沦陷、全国解放、“反右倾”、“文化大革命”、“文革”结束,一直写到“平反”,写到全国人民奋力抗击“非典”的2003年。但作者的笔墨不是平均的,而是把重点放在几次大的政治运动中。也许,在作者看来,只有“政治运动”才更能凸现出人物命运的起伏,因为对于从斗争的血与火的考验中活过来的人,他们的命运其实已经超乎个人,他们的前途与命运和整个中国革命的前途与命运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时代风云就像一块试金石,它披沙拣金,考验了一批真正品格高尚的人,也拣出了一些卑微的灵魂。

它是赣南矿区人民生活和风土人情的史诗。一直以来,矿工们过着悲惨的生活,采矿两三年下来,没有不患“矽肺”的,只有一期、二期还是三期“矽肺”的区别。但是,为了把钨矿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为了生存下去,他们没有选择,只能挖砂不止,直到把生命的灯油耗尽。尽管,岁月艰辛、命运多舛且生存环境恶劣,他们依然用情和爱,用善良,谱写着一首首温情的歌。李顺子的哥哥因为探矿身亡后,杨石山义无反顾担当起作为哥哥的责任。山茶在心甘情愿养大别人的儿子后,又把儿子拱手送还。海一样辽阔的胸襟,山一样超拔的精神,成为这部作品最为动人的景致所在。

它还是人性善恶交织的史诗。小说人物的塑造没有一个是概念化、片面化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立场的公正与客观。以冯双骏为例,他爱黄莲,但在运动到来时,一念之差他出卖了黄莲,将自己放在了善的对立面。但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处理,并非简单地施以道德评判,而是从内心挖掘人物性格的多面性,既写出了他懦弱的优柔寡断的一面,又揭示了他善心犹存的一面,并以从容的笔墨描写这个人物反省,以及寻求宽恕。而黄莲也没有因为冯双骏的背叛而表现出彻底的概念化的决绝,她既恨他,心中其实又还存有他的一方空间,所以几十年始终独身一人,所以在“非典”的生死关口闯过一番后,在对生命有了更深的领悟后,黄莲开启了“恕”的心门。善与恶的变化也许只是倏忽之间,作者却敏锐地把握住这个瞬间,从而使人从单纯道德标签的尺度下走了出来,回归为真正的人。

因为《山脊海腹》,我又忆起赣南钨矿。前几年,我在赣南的钨矿拍下这样一张照片:前景是简陋的选矿厂,四面开敞的草棚下,一张张淘床正为选矿而忙碌着;中景是一座草木稀疏而墓碑林立的坟山;远景则是高大雄峻的尾砂坝,像一面遮蔽所有背景的灰色幕墙,也遮蔽了所有墓主人的生活历史。尾砂坝迅速增高,而关于钨矿的记忆却在迅速湮灭。如今在矿山,很难找到能言说往昔的老人了。别人讲的,不会比我已知的更多(我的已知,完全得益于子椿领着我先后造访西华山、铁山垅、盘古山等钨矿的经历)。钨矿已经改制,从前的国营钨矿尚且顾不得珍藏它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还能指望已改制的企业吗?所以,我曾写下一篇短文,呼吁人们记住注定将远逝的矿山文化记忆。

读罢《山脊海腹》,欣喜之余,掩卷沉思,我想这部厚重之作的价值还在于,它生动地启示读者:“即便在矿山,历史也并非寸草不生的尾砂坝。历史有血肉有肌肤有气息有表情。历史的记忆和情感中,蕴藏着丰富的可以观照现实的精神价值,它比乌金更金贵。”

刘华江西省文联主席、江西省作协主席

后记

刘华君在《贵如乌金》里回忆说,我们曾“一趟趟的,乘坐班车驶向‘梅岭寻梅’,驶向‘郁孤台下清江水’”(《散文》月刊其时相继发表了拙作《梅岭寻梅》、《郁孤台下清江水》等散文)……“前往森林的深处、矿井的深处,前往历史的深处,赣南人的心灵深处。”我们一道迷醉在赣南风景独好的山水之间,采撷那些乌金般珍贵的创作素材。弹指间三十年过去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工作的变化,我中断了小说创作。然而,世上千万座大山,唯有故乡的大山不能忘怀。金山银山,比不上矗立在我心间的故乡的大山!

今天,我终于把《山脊海腹》虔诚地献给了赣南那片红土地!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刘华在《贵如乌金》里说得好: “即便在矿山,历史也并非寸草不生的尾砂坝。历史有血有肉有肌肤有气息有表情。历史的记忆和情感中,蕴藏着丰富的可以观照现实的精神价值,它比乌金更金贵。”读者如掩卷而思发,是我所期望的。

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华,为这部小说作了序——《贵如乌金》,著名作家周大新、著名文艺理论家桂青山为这部小说撰写了推荐语,在此一并表示真挚地谢忱!

2014年1月

书评(媒体评论)

本作品能够大胆地对“革命叛徒” 进行全方位的人性与历史的真实展示,只这一点,可以说是对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形象创作难能可贵的突破。“杨石山”的文学价值在此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文艺理论家 桂青山

这部书写了赣南矿区几十年的岁月风雨,写活了一批命运多舛的人物,展示了人性的灿烂与幽暗,表现了人活一世的艰难与命运的多变,值得一读。

——茅盾文学奖得主 周大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脊海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子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008984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2014059033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7: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