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编著的《网络化背景下的文学艺术(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是一部研究与网络文学艺术相关的问题的专著。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生存方式,特别是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本书主要探讨网络化背景下传统文学艺术会如何发展,新兴的文学艺术又有怎样的可能等问题。本书关心的是网络化背景下整个文学艺术的总体状况,包括但不仅止于网络文学和网络艺术,更非是对某些具体的文艺样式和作品的研究。这项研究将对我们全面把握文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所助益。
图书 | 网络化背景下的文学艺术(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编著的《网络化背景下的文学艺术(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是一部研究与网络文学艺术相关的问题的专著。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生存方式,特别是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本书主要探讨网络化背景下传统文学艺术会如何发展,新兴的文学艺术又有怎样的可能等问题。本书关心的是网络化背景下整个文学艺术的总体状况,包括但不仅止于网络文学和网络艺术,更非是对某些具体的文艺样式和作品的研究。这项研究将对我们全面把握文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所助益。 目录 前言 技术提供的可能 加速进步的计算技术 一网打尽全世界 生存网络化 作为文化或存在处境的网络 独一无二的知识分子和计算机面前的狗 作为存在处境的网络文化 第四媒体和虚拟社区 第四媒体的诞生 走向开放、互动和个人化的传媒 岂止是媒体而已 虚拟社区 自由及对自由的滥用 开放性的胜利 网络世界中的民族国家 自由及对自由的滥用 可能与现实的距离 交互的可能 两极对立的网络写作 可能与现实 文学网站的发展及其对网络文学的影响 自由发展期 探索混乱期 模式形成期 资本引导期 移动阅读期 网络文学发展简史 延续传统的言情期 追求创新的幻想期 商业主导的类型期 多元发展的回归期 交互的自由写作 博客 作为自由表达的文学 博客文本的特质 文学的变革 网络化背景下的小说观念 小说文体流变考 网络化背景下的小说观念 叙事的革命 叙事 超文本 超文本叙事的特征 叙事的革命 观念的变迁 家在何方 “祛魅”和“返魅”的科学 不再背井离乡 回归“村落” 文艺观念的变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网络化背景下的文学艺术(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59932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5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2 |
CIP核字 | 2014261308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