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脉与回望(生活志)
内容
试读章节

雾里的人

一截厚实松木摆在会所的大厅。这棵被砍伐的树,不知经历了多么遥迢的距离才运抵这里,然后穿过一道又一道幽暗狭窄的门,摆到大厅供人观赏。这是一棵树的另一种存在形态。它的根,依然留在某个深山里,或许早已腐化为泥,成为山的一部分。

我是在一个村支书开办的休闲会所看到那截巨大松木的。它的年轮细密,纹理斑驳可辨。在这座没有年轮的城市。这是一棵有年轮的树。它被砍伐到了这里。密闭的休闲会所平添一抹旷野气息。会所的主人是一个喜欢唱《女人花》的村支书,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村庄,在城市郊区开办一家裁缝铺。日子不咸也不淡,对新生活的梦想,对每一个具体日子的疲惫和无奈,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转化为习惯性的酒后狂言。他向不同的人吹嘘他的裁缝铺将要变成一家跨国经营的服装企业,理由是他的海外亲戚即将归国投资。政府部门的人闻声寻来,一番望闻问切之后,他的“发展规划,,就列入当地的招商引资推进计划,报纸电视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投资规模被描绘得更大,产出效益估算得离谱。他的海外亲戚始终没有出现,这个酒后虚构的人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接下来的事态越来越戏剧化,完全超越他的想象和控制。在某个单位的指导帮助下,服装加工企业注册成立——他事后才知道,这个委托中介机构注册成立的空壳项目。成为机关单位完成招商引资考核指标的一个关键砝码。接下来,政府部门给他划了一块地,开出优惠政策若干,要求他在“项目集中开工日”动工建设厂房,迎接上级的统一观摩。奠基仪式结束后,项目就停工搁置起来。他没有启动资金。那块地闲置了两年,地价翻番上窜,他从银行贷款盖起一栋简易厂房,在厂房后面建了一大片宿舍楼对外销售。一个曾经的村支书,后来的裁缝铺主人,摇身变成企业家和房地产商,在招商引资的狂热中,他被一股来自政府的力推动着,就像乘上财富火箭一样,莫名其妙地远离了地面和人群。他继续以投资的名义,编织若干花环戴到某些人头顶,这让他在拥有一块土地之后,又拥有了更多的土地,接受更多的来自政府部门的力。这种身不由己的“机遇”让他有些窃喜也有些惶恐。有人说,他赶上了那趟车;也有人说。他弄懂了这个时代。后来,我读到布莱希特的一段话:“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仅有少数人从中获利,而且是通过剥削人的方式。凡可能给所有人带来进步的东西,都成了少数人发迹的契机,并且愈来愈多地把生产出来的物资用于巨大的战争制造破坏手段。在这些战争里,世界各国的母亲们把她们的孩子搂在怀里,惊恐地仰望着天空,注视着那些杀人的科学发明。”读完这段话,我觉得我更加明白了他,他们。

朋友的婚礼庆典一直筹备到午夜时分。在午夜的清冷街头,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尚未打烊的快餐店,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商讨天亮后将要举办的婚礼,盛大的场面,周密的安排。每一个细节的完美衔接,等等。我们不曾留意,不远处有个年轻女子正在自言自语,她的脸庞秀丽,以至于让人忽略了她的表情的不正常。朋友低声说:“你看那女的,是不是有些不正常?”我们循声望去,看到她一个人坐在快餐店的角落,绘声绘色地说着什么。年轻女子发觉被人窥视,表情更丰富也更怪异了。不知道除了来自情感的伤害,还有什么会让一个年轻女子变成如此模样?在为别人筹办婚礼的前夜,邂逅这样一个精神失常的人,这真让人难过。我想跟她说几句话,她的脸上漾着轻蔑的笑意。正在一本正经地对着空气说话。此刻的空气让人感到虚无,安静中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力量。这个或许为爱所伤的人,这个精神失常的人,这个与空气对话的人,正在面对着巨大的虚无说话。我们这一群为某个具体目标而操劳的人,她是不屑于对话的,在她眼中,我们和这个世界都是不正常的存在物。

像是一个暗示。一个提醒。

村支书的第一桶金,年轻女子眼中的现实世界,以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究竟有着怎样的潜在关联?

P1-3

后记

本以为自己是沿着一条理性自觉的路走来的,当我回首,想要对这些脚印一样的文字进行概括的时候,我感到了茫然。

这些所谓介入现实的文字,其实有着太多犹疑和冲突,这是一个卑微又心怀热爱的人面对当下现实的真实态度。写出一种非正常现实的合理性,也许远比那些看似正常的荒诞性更为艰难,因为在我看来,这种合理性的内部其实包含了更大的荒谬。多年来。我尽可能用温和的方式,表达我所看到和理解的这个现实世界。我知道我的体内始终藏有一把刀。我承认我还不够勇敢和决绝。潜意识里,一直期待这些碎片式的文字可以拼接出一个完整的存在,然而它们并没有像我所期待的那样各就各位,更准确地说,它们各就各位的结局表现为一种无序的重叠状态,这让写作者的矛盾和焦虑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纾解,反而变得更加纠结与庞大起来。

语言并不仅仅是语言。语言其实跟一个人的精神去向密切相关。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几乎每天都深切感受到了另一种语言对我的诱惑与拉扯,它们的力量太强大也太“理所当然”,我必须付出更大的心力与之抗衡,才不至于被裹挟而去。语言的变化,意味着人的某一部分被塑形或被改变。我看到了我的被改变。我感到羞愧。

而这些被写下的“语言”,都是从灵魂的罅隙流淌出来的,它们与会议室无关,与麦克风无关,与冠冕堂皇和左顾右盼无关。它们只与静夜的灯光有关。

一个欲言又止的表情,显然含有更多的意味。置身花样翻新的大合唱,那些看到和理解了这种欲言又止的人,我视之为同道。

王月鹏

目录

雾里的人

失败的寻访

西沙旺

此刻的物事

空间

在广场

何处是归程

影子

雪寂

此在;彼在;何在?

齐国故地

结局或开始

琥珀

血脉里的回望

漂流瓶

城里的月光

虚掩的门

从心灵到心灵

没有年轮的城市

一滴酒里的世界

静物与光影

海边一棵树

在鲁院

另一种桥

后记

序言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身体

——序“生活志”文丛

从出发点到归宿,陪伴我们一路的,是我们自己的身体。

生活记录在我们的身体里。

世界记录在我们的身体里。

生活与世界被我们怎样记录,我们就怎样被生活与世界记录。

我们要记录的也许太多,我们也许会抱怨笔墨不够;我们也许会担心,世界只记录了我们卑微的一面。

但始终只有一种身体是没有抱怨没有担心的:它看见了繁华,也目睹了凋零;它看见了洪流,也采撷了浪花;它无视成见,勇敢地踏入观念的“野外”……

——这样的身体,它无须抱怨,无须担心;笔墨也许会遗漏,世界也许首先记录的是你卑微的一面;但这样的身体,是敞开的身体,是生长的身体,是可以反观的身体,是可以由是反观“身体”的身体,是值得信赖的可以作为“生活志”的身体。

文字的身体固然不能全然跳出权力的叙述,但它可以努力展示自己与生活是怎样被权力叙述的。

内容推荐

《生活志》选取《散文》作家群中优秀中坚力量近年创作的散文作品,均体现出了作家对生活观察思考之深广、个人体验切合历史与文明变迁之深入其所。结集成册,汇而为丛,是文学爱好者的一次盛宴。这本由王月鹏著的《血脉与回望(生活志)》为其中一册。

编辑推荐

《血脉与回望(生活志)》收录散文作家王月鹏近年创作的以作家在胶东半岛四十余年间的青少年生活和工作见闻为主题的系列散文作品。全书作品也因主题和切入视角的不同而呈现出两种精神气质:书写青少年生活体验、回顾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生长痛”,以及反观现代化转型进程,对文明与生活进行本体思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脉与回望(生活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月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65862
开本 32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3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2014294699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185
123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