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我这样观课议课和上课》汇集了陈大伟教授关于语文教学的系列思考和实践。本书第一部分“语文教学的观课议课”曾在《教育时报》等专栏刊出,引起广泛反响。第二部分收录了作者在中小学上课、备课的课堂实录。第三部分是陈教授与同行们的教学争鸣。本书适合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和阅读。
图书 | 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我这样观课议课和上课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我这样观课议课和上课》汇集了陈大伟教授关于语文教学的系列思考和实践。本书第一部分“语文教学的观课议课”曾在《教育时报》等专栏刊出,引起广泛反响。第二部分收录了作者在中小学上课、备课的课堂实录。第三部分是陈教授与同行们的教学争鸣。本书适合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和阅读。 内容推荐 《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我这样观课议课和上课》精选陈大伟老师近年在各地观课、议课和上课的所为所思,既立足实际,定位实践,又关注创新,引领变革,是一本可以帮助教师领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真谛的“桥梁”专家的力作。 目录 “桥梁”专家陈大伟(代序)马朝宏 辑一 语文教学的观课议课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教育假设里的儿童视角 不要轻率地说“教学内容很简单” 根据文体样式和风格设计教学 培养兴趣也要培养责任 语文课要培养学生好好说话 对口语交际两个问题的思考 我看“随文识字” 猜字是阅读方法而非识字方法 阅读教学的几个问题与思考 阅读教学须下足三道功夫 对两节习作课的思考 寻找理解的视角 语文学习还应该积累什么 教学活动的约束和解放 辑二 语文教学的实践和反思 把时问教育转化为生命教育 ——执教《和时间赛跑》的探索 帮助学生以“文”悟“道” ——《蝙蝠和雷达》备课手记 在生命中留下“痕迹” ——执教《匆匆》断想 让习作变得容易和有趣 ——记一堂小学习作课 心中有了爱,眼中才有美 ——《我喜欢》教学实录与反思 学习聪明 ——《晏子使楚》思与教 读诗、诗教和教诗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实录与反思 辑三 语文教学争鸣 讴歌山水之美与人的发现之美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与争鸣 让学习成为精神探险 ——《三顾茅庐》教学实录与争鸣 顺水推舟,因势利导 ——《最后一头战象》课堂实录与讨论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我这样观课议课和上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大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17797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13-07-01 |
首版时间 | 2013-07-01 |
印刷时间 | 201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2 |
CIP核字 | 2013158138 |
中图分类号 | G633.302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