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时空,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堂生活中度过的。《课堂教学心主张》以作者董彦旭,切身感受为例,详细解析了优质课堂生成的路径,相信读者阅毕会对教学效果,乃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的生活质量进行反思。在本书中,作者为大家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心”追求、“心”思路、“心”选择、“心”策略,完美演绎了优质课堂的教学艺术,为广大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范式,是大家锤炼自己课堂教学能力的好助手。
图书 | 课堂教学心主张/大夏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时空,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堂生活中度过的。《课堂教学心主张》以作者董彦旭,切身感受为例,详细解析了优质课堂生成的路径,相信读者阅毕会对教学效果,乃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的生活质量进行反思。在本书中,作者为大家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心”追求、“心”思路、“心”选择、“心”策略,完美演绎了优质课堂的教学艺术,为广大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范式,是大家锤炼自己课堂教学能力的好助手。 目录 前言优质课堂的教学艺术 第一编 教学境界“心”追求. 一、课在诗中,演绎诗意课堂的艺术 二、智在书中,创建智慧课堂的艺术 三、情在心中,打造浓情课堂的艺术 四、人在乐中,构筑和谐课堂的艺术 五、育在美中,追寻审美化课堂的艺术 第二编 师生互动“心”思路 一、思想共享 二、情感共鸣 三、目标共求 四、思维共振 五、体验共悟 六、创意共生 七、评价共通 八、考试共赢 第三编 协调育人“心”选择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全面性协调 二、学习预设与课堂生成的联动性协调 三、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互补性协调 四、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辩证性协调 五、三维目标与多元教学要素的驱动性协调 六、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的互助性协调 七、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一体化协调 八、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性协调 九、课堂学习与终身学习的可持续性协调 十、传统手段与现代媒体的融合性协调 第四编 智慧施教“心”策略 一、情感渗透法 二、愉悦乐学法 三、化知成智法 四、德才共轭法 五、以美促知法 六、愤悱启发法 七、创新求索法 八、争鸣讨论法 九、因材施教法 十、潜移默化法 十一、情境感染法 十二、心灵感悟法 十三、行而知之法 十四、合作共学法 十五、节奏变换法 十六、潜能挖掘法 十七、包容接纳法 十八、严谨治学法 十九、化繁为简法 二十、轻负高效法 二十一、塑造成功法 二十二、网络互动法 二十三、纠错自省法 二十四、智慧管理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课堂教学心主张/大夏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董彦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207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8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4 |
CIP核字 | 2014102162 |
中图分类号 | G424.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6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