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在度过这深夜
内容
试读章节

阳光照到湿漉漉的房檐上,还没干透的苍蝇在光影下被染成金溜溜的,一坠一坠地飞进房里。它停在了床尾挂着的灯笼纸上,略一惊动,就直冲冲地往前栽,栽到一片软而短的发丛里。

发丛偏移了两下。发丛之下的一张脸陷在层层叠叠、黯淡无光的肉褶子里,隐约可见地角与天堂尖削的轮廓,垂下来的眼袋与面部肌肉像是被渔网勒出了深深的下陷,在骨架与脂肪中分割掉这张脸。

他年轻时——第一次提起灯笼走在街上喊词时,有好人家的女孩子从河边淘了米回来,捧着盆靠在门上笑笑地瞧着他看,坐在门旁小板凳上的老人摇着蒲扇就为他预言,“你别看那个杨守成喔——脸尖成这个样子,哪里兜得住福气哟。”这个镇上的人总是富有远见的,即便那时候他还面庞饱满。

一晃过了十几年。他现在依然是尖小的轮廓,横肉却忽然在骨头与骨头的罅隙间膨胀了起来,像是之间一格一格埋藏的气球忽然吹了起来,但口子没扎稳——或许还是兜不住,气懈下去,青紫的面皮千层百褶地塌着,他看起来变成了一个滑稽的老人——刚过五十罢了,杨守成似乎老得太快。

用镇上人的话说,他干的这行阴气重,催命——杨守成的父亲也是刚过五十就醉陶陶地死掉了,留下一个勉强能遮风避雨的房子和几罐没来得及开的酒。杨守成的生活似乎也应该向着这个预言所展现的那样滑去,但那时候年轻,偏不服气。老人们是最有耐心的,摇着蒲扇等待着,看着他把上不来台面的营生同合伙的一起干得红火,娶妻,生子。杨守成的好日子到了这里。虽然后头潦倒起来,妻子有莲死于交通意外,儿子杨明同合伙的去了城里没再回来,好在当初那些等待的老人家一一作古。有莲死后他老得狠起来,没几年头发全白了,胖得难看——如果被那些摇着蒲扇的老人看着了,说不定都要咬紧牙关等着和他一起上路。他不再在镇上走动了,倒是有莲的艳影常活在镇上人啧啧声后的回味里——那白皙的长颈和华泽圆润的肩膀,啧。

这厚重的脸转动了一下,杨守成睁开了眼睛。

新的一天从此开始。

杨守成坐起身来,发现儿子杨明就坐在床尾的椅子上。桌上一边放着红灯笼,另一边摆着鱼竿。那张和他年轻时并无二致的面孔嘴角微微下沉地望着他,确凿无疑地就在眼前。刚清又起的浓痰沉沉地挂在喉头,杨守成无奈地微微甩甩脸,再睁开眼睛时,一片小影子投在了身前的被褥上。杨明慢慢地俯身下来,敲了敲杨守成身下的床板,咚咚。

杨守成像是被鱼骨头卡住似的,脸胀红了,用力咳嗽起来。杨明慢慢直起身,又看着他,“还咳得出来?”

杨守成不禁伸出手去。手刚伸出去,杨明袖管一移,身子就撤到了桌子前,一手提着灯笼,另一手拎起鱼竿。“怎么回事!”杨守成一面咳,一面低声叫起来,然而杨明已经三两步走到了门口,一把将门推开。有些锈掉的木门发出冗长的嘎吱声。杨明站定了,朝外放开嗓子:“杨家老爷子时候到哕——明灯指路,保一路平安嘞——”

这房子在矮坡上,坡度一路和缓绵延,每每做活前一喊,坡下十里八家没有听不到的——这是他最熟悉的一句话。

阳光照在杨明脸上,根根分明的睫毛像是有羽翼透明的蝉附着,他回过头来朝着暗沉沉的房子,脸也渐渐湮灭转灰。杨守成以弯身趴着的姿势抬起头呆愣愣地看着他——由于腰的关系,他有五六年做不了这样的姿势了,这让杨守成的样子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又呆呆傻傻。杨明开口说:“走吧。”杨守成犹在不相信与不甘心的情绪中,光照进来倒把脸照得惨白,“这怎么回事……”但杨明拔腿就往外走,杨守成不能控制的身子,已经跟着杨明的步子走了出去。

——“魂不管看不看得到,勾魂都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在做的事。等你走这条路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后头有鬼神跟着你。”杨守成的父亲第一次带着他迈出家门喊词做活前,跟他这么说过。杨守成低头看着自己的脚步迈出门槛,踏到金灿灿的日头底下,像是没着地似的。他心里有什么着地的声音,沉甸甸的,确凿的。

杨明脚步稳当地走在前面,一路下坡。坡拐弯处一排排的榕树密密挨挨,榕须一路垂下来搭着杨明的肩头、挂着头顶。杨守成却毫无感觉,他太老了,早年有莲嫌他无事时整天蜷在家里老来驼背,结果四十刚过背真的一点一点弯了起来。杨守成抖擞着肩膀。

他俩心照不宣地接受了现实,不再探问,保持着合适的沉默,让两个人各自保持应有的情绪。

缓坡下去了,榕树少了起来,不宽的直路两旁是零星的几家屋子。阳光铺下来直直的,像是看得到金黄色的光面,把红彤彤的灯笼纸都照成了暖澄澄的橘色。勾魂是喜事,送人去见佛转世的,不能见白,不然鬼神都不高兴,会把人拉到地狱去。

杨明沉沉地喟叹一句:“天气真好。”P1-3

书评(媒体评论)

热衷于写作的青年人,通过与60、70、80这些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作家们的交流、沟通,使文学的传承与光大具有对接的可能性。

——程永新(作家,《收获》执行主编)

传承,创新,颠覆。从这些90后作者身上,仍能看到文学的力量,大师们的来生,以及二十年后文学主流的征兆。

——路内(作家)

最好的年华,最创意的写作。

——苏德(作家)

在他们身上有传承,有创新,最重要的是超越同龄人的耐心。

——徐敏霞(《萌芽》编辑)

目录

勾魂

每一个清晨

与罪犯共谋

我在度过这深夜

处处小事

红丝绒

找乐

前男友储藏箱

极光里的火车

猎鹿

唤真真

内容推荐

《我在度过这深夜》是90后新锐作家贾彬彬的短篇小说集,由11篇小说组成。贾彬彬的作品多关注史话新编、两性关系、边缘与弱势群体。其中对社会边缘人的刻画尤为突出。例如《处处小事》《与罪犯共谋》《我在度过这深夜》《桥》等,从小事琐事入手,善于描绘在特殊事端下平凡人疲于奔命的人世百态。他们或以消极对抗宿命,却始终无法跳出生活的牢笼;或极端挣扎却促使彼此走向毁灭。这些特殊的事件,看似精心构造,实则暗藏于人物内心深处蠢蠢欲动,往往会成为他们人生的分水岭。而《找乐》《唤真真》等唐传奇改编,则通过独特的个人视角,从另类的角度重新做了诠释。这些构思巧妙、叙事画面感强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编辑推荐

贾彬彬,上戏戏文。比毒舌更毒舌,比软弱更软弱。牙尖嘴利,笨口拙心。光鲜或憔悴都会在大环境里迷茫,不知所措。

《我在度过这深夜》收录了《勾魂》、《每一个清晨》、《与罪犯共谋》、《我在度过这深夜》、《处处小事》等多篇短篇小说。作品多关注史话新编、两性关系、边缘与弱势群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在度过这深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彬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23564
开本 32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2014119638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3
12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