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星纪原(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奖作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卫斯理、刘慈欣、王晋康、何夕、凡尔纳、阿西莫夫、克拉克等科幻名家的科幻作品看腻了?那就来看看最新出产的科幻佳作吧!由董仁威、姚海军主编的这本《星纪原(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奖作品集)》就收录了2013年10月4日在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评选出来的10篇获奖中短篇作品。

科幻小说爱好者们,还不赶快行动?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在等着你哦!

内容推荐

这本《星纪原(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奖作品集)》由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董仁威老先生,中国科幻“掘金人”——《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老师担任主编。本书集第四届获奖中短篇作品十篇,囊括了目前华语科幻圈内最出色的科幻作家及其科幻作品,如程婧波的《开膛手在风之皮尔城》、宝树的《安琪的行星》、陈楸帆的《动物观察者》、迟卉的《云端站》等超好看的作品。

目录

以太/张冉

安琪的行星/宝树

外面的宇宙/谢云宁

云端站/迟卉

动物观察者/陈楸帆

开膛手在风之皮尔城/程婧波

量产超人/陈茜

绿海迷踪/墨熊

起风之城/张冉

太阳知道答案/谢云宁

后记 科幻照进现实——入太原记

试读章节

没有声音,这里静得像座坟墓。要不要下去?我踌躇了一下,看看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剩余电量,稳定心神,拾阶而下。

两侧墙壁挤压过来,阶梯仅容一个人通过。我照亮脚下的路,数了大约四十级台阶,面前出现一堵墙壁,阶梯转往反方向继续延伸,我继续前进——或者说,走向地心深处。这算不上有趣的体验,我的心怦怦跳动,眼睛充血,脚步声经过墙壁反射忽前忽后地响起,让我不止一次回头张望。又是四十级台阶,灯光照亮通道尽头一扇虚掩的绿色木门,门上有个大大的黄铜字母:S。门缝中没有灯光射出来。

是这里了,伊甸道289S。我心绪复杂地考虑了几秒钟要不要敲门,如果把陌生女人传递的信息当作异性邀约,那无论敲不敲门,在深夜两点拜访都是失礼的举动;又倘若那个信息是参加某种秘密组织的暗号,那还有比现在这种诡异的情境更适合的入会方式吗?我需要一杯威士忌,就算啤酒也好。我舔舔干燥的嘴唇。

我推开虚掩的门走进去,一片黑暗。我左手高高举起手机,尽量使闪光灯照亮更多的地方。在那一刹那,我感觉头骨因头皮的剧烈收缩而发出不堪重负的嘎嘎声,我不由自主地扭动僵硬的脖子,左手则像探照灯一样旋转,照出室内的每一个角落。

这是一间相当大的地下室,墙壁没有任何装饰,管道和赤裸的混凝土遍布四周,空气潮湿而污浊。几十个身穿黑色连帽衫的人——或许有上百个——静静地盘腿坐在地上,手拉着手。没有人说话,就连呼吸声也轻得像蚊虫振翅。人们闭着眼睛。

灯光照亮一张又一张黑暗中的脸庞。兜帽下,有男人、女人、老人、青年、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每张脸庞都浮现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愉悦。没有人对我这个不速之客做出任何反应,甚至眼皮下的眼珠都没有滚动。地下室的空气是凝固的,我僵直在门口,喉咙发出无意义的咯咯声。

我急需喝一杯。我的眼前出现父亲手里总是拎着的那只琴酒酒瓶,还有里面哗哗作响的透明酒液。先离开这里,出去,骑上摩托车回到公寓,给自己倒满满一杯波旁威士忌。咽下口水,感觉喉结干涩凝滞,我尽量放慢动作,一步一步退出屋子,伸手想将木门掩上。为了让自己的视线从诡异莫名的静坐人群身上移开,我盯着右手背上丑陋的色斑,下定决心明天就去医院做个该死的激光手术,顺便让医生诊断一下我的幻听问题。

突然,一只手搭在我的手背上。从门那端伸来的手,穿着黑色连帽衫的手臂,手指瘦弱而有力。我感觉全身汗毛一瞬间竖立起来,手机滑落在地,闪光灯熄灭了,我的眼前一片漆黑。短时间内我无法动弹,不能思考。一根食指轻轻伸进我的手心,在掌心移动。熟悉的酥麻触感出现了。是昨天中午那个神秘的女人,我几乎能从她的指尖分辨出她的指纹——或者是生物电?我的脑海中读出她正在写的几个字:别怕。来……分享……传递。

别怕?分享什么?传递什么?我是否漏掉了几个关键词?我不由自主地被那只手牵着,挪动僵硬的脚步,再次进入寂静的房间。黑暗的空气像黏稠的油墨,神秘的女人拉着我,趟过黑暗慢慢走向房间深处,我害怕踩到某个静坐的黑衣人,但我们的路线曲折而安全,直到女人停下脚步,写道:坐下。

我摸索着,周围空无一物,我坐在冰冷的水泥地面上,尽量睁大眼睛,还是看不到任何东西。女人的呼吸声在右边若有若无地响着,她的左手还放在我掌心,那只手很凉,皮肤光滑。手指移动了,我闭上双眼,开始解读掌心的文字:对不起。以为。懂。不。害怕。朋友。

“对不起,我以为你原本懂的。不用害怕,我们是朋友,这里都是朋友。”用一点想象力,手心的触觉就化为带有感情色彩的句子。虽然我不明白她为何不用声音交流,但这种感觉也不算坏。恐惧感像阳光下的冰雹一样融化,我渐渐习惯了失明般的漆黑,习惯了手心的触觉。

她凑近我,摸到我的左手,将我的手指握在她的右手心。我立刻明白了,在她掌心写道:我没事,这是很有趣的经历。

慢点。她写道。

我放慢速度,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我。很好。有趣。

学得很快。她画出一个新月形。我觉得那是一个笑脸符号。

你们,这儿,聚会。我写,然后画一个问号。

是的,这是每天的聚会。她回答。

这是什么样的聚会?你们是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找到我?

用手指聊天的聚会,你会爱上它的。我在街上看到你,你冲着玻璃窗发呆,觉得你一定跟我一样,是个非常孤独的人,感觉世界无聊到爆的人。  我?……算是吧。说实话,我确实觉得人生乏闷,不过遇到你以前,从未想到要去改变什么。

那从现在开始。她又画了一个笑脸符号——这一瞬间,我觉得我爱上她了,尽管我从未看见她的容貌,也嗅不到女孩身上应有的香水味道。

那我现在应该做什么?我问。

参加手指聊天的人组成一个环,每个人都与其他两个人连接,用左手写字,右手当别人的写字板,想听什么,想说什么,随你。刚刚为了迎接你,我从环中退了出来。她回答。

P10-11

序言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已经举办了四届,从整体发展上看是非常良好的。具体而言,人们对科幻及这个奖励的关注度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家对这个奖励的含金量感到满意,而读者则对这个奖在引导阅读、推荐新作方面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大家普遍认为,星云奖虽然还存在着种种问题,有许多没有做到位或亟须改进的地方,但作为一种面向全球华人的科幻奖项,这个项目的设立,将给未来中华文化的崛起带来积极的影响。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第四届星云奖获奖作品集,是从过去一年中全球华语作家发表的作品中,经过大众和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员投票选出的优秀中短篇作品的精选。我觉得近年来的中短篇科幻小说虽然在大的框架方面没有突围,但在许多细节和内容的涵盖方面取得了值得欣慰的进展。今年获奖的中篇小说是程婧波有关经济学的作品。以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为主题的科幻在西方被称为软科幻,如果同意他们的分类,那么中国在软科幻上的鼓励和发展还亟待改进,题材还亟待拓展。今年短篇小说的获奖者张冉的作品,继续沿着新技术跟社会控制之间关系做深度展开。虽然作品的思想内容重复了许多过往学者的忧虑,但有时候重复是必要的。我们必须时常提醒自己,生活条件的改进不是盛世到来的充要条件。高技术不一定能带来人类的解放。恰恰相反,如果没有充足的人文情怀,技术创新带回的,可能仍然是压抑与逃逸。

今年的投票仍然能看出以作者、专业编辑、资深科幻爱好者为核心的会员群体和大众群体之间的显著差异。具体来讲,大众读者更加喜欢名人作家的作品,而会员则比较固守科幻文学的基本理念。我觉得,恰恰是两种群体选择的差异性,反而使这次获奖的作品带上了非常好的高低兼顾、核心外周兼顾、主流支流兼顾的特点。科幻既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一种创意事业,把它当作文学的时候,人们不会忘记它的核心标准;而当成一种创意事业的时候,则会广义地跟创造力、想象力、未来发展、多元世界等观念联系起来。在这个意义上,我支持多重标准的选择方式。

第四届星云奖获奖作品的作者,很好地兼顾了老作家和新作家,兼顾了来源于学生群体的作者和非学生群体的作者,兼顾了文科背景和理工科背景,兼顾了男性和女性。这其中长篇大奖获得者陈楸帆,大学时代就是资深科幻迷,他所在的北京大学科幻群体中,至今已经出现了宝树、李广益等知名作家和学者,也出现了许多诸如夏笳这样的后起之秀。陈楸帆大学毕业之后,在工作之余仍然不忘进行创作,近年来成果颇丰,不但获得了内地的奖励,还在海外的科幻评比中获得了肯定,这在当前中国文化逐渐走向世界的大趋势下,确实对拉动海外文化界了解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当然,获奖作者中更多的人是比陈楸帆年轻的新一代科幻作者,他们把自己的感官充分张开,面对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氛围,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全方位地开掘着文类的边疆。可能他们的作品在社会认知方面仍然偶有稚嫩之嫌,但成熟都是从幼稚开始的。

第四届星云奖的代表性,虽然比过去有了重大提高,但仍然无法涵盖世界华人科幻创作的所有方面。这一届把儿童科幻小说的创作纳入其中,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也是对时代变化的准确把握。前些年,西方科幻作家、通俗小说作家纷纷看重儿童科幻的领地,在这个方位上大力开掘,已经创造了科幻文学的一个全新生长点。我们走出这一步,不是领先,只是跟随,期待今年的工作能做得更好。至于对全球华人科幻创作的覆盖方面,我觉得对港澳台科幻的覆盖仍然不够,对海外其他地区华语科幻创作的覆盖更是缺乏。这些,必须在今后的日子里下力气改正。

感谢在整个星云奖作品选编过程中付出了巨大劳动的人。这些人包括以江晓原教授为主席的评委会,包括世界华人科幻作家协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董仁威教授,包括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当然,也包括提供版权的各位作者及其代理机构。我们希望每年的星云奖获奖作品集能成为新作者进入行业的标杆,能给未来中国的科幻发展留下坚实的足迹。

是为序。

吴岩于北京师范大学

2014年4月

后记

科幻照进现实——人太原记

文/韩松

1.出发

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于2013年10月3日至4日在山西太原举行。这是星云奖首次走出四川,进行全国巡礼。这也是在刘慈欣家门口,在《科幻大王》即《新科幻》大本营,在中国北方第一次举办星云奖。

10月3日中午,我从昆明飞太原,见机翼下突现一片黄土地和灰雾。资源型城市太原本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一出机场,更见一辆轮式装甲车镇守出口,机关炮像男人一样充血挺立,仿佛进入一个反乌托邦未来。所幸有星云奖承办方希望出版社的柴师傅开车接我,路上大谈太原市长耿彦波天翻地覆重建城市。的确沿途所见太原城还算干净甚至现代,不是想象中那般陷在厚厚煤灰里。但我怀疑这一切都是假的。

包还没放下,我就被姚海军拉着来到星云奖组委会总顾问董仁威的墙皮同样开裂的房间,与七十多岁的董老师、八十多岁的刘兴诗老师,还有吴岩、姚海军、郑军等边喝茶边聊天。董老师讲到办星云奖很不容易。说着说着他就开始发烧了,要赶紧吃药。董老师是星云奖的第一英雄。又幸亏山西的希望出版社做了很多工作,也幸亏科幻迷越来越多,无处不在。像这回开幕式要用的大屏幕,租一次至少五千块人民币。恰好管理者是位科幻迷,说如果刘慈欣送几套签名书的话,就可以免费。而陈楸帆的领导也是个科幻迷,说给你们钱好啦。

报名时,感受到了科幻迷的热情,他们纷纷与我合影,要我签名。又有太原的一位科幻迷送炒栗子来给科幻作家吃。不过大刘他们随后都被小姬带去吃冰淇淋了。炒栗子我带了一些回北京接着吃。

我又接受了《重庆青年报》年轻记者罗欢欢的采访。她提出的一些问题很有意思,比如说到八零后这一代人实际上是不幸的,受到的教育落后而封闭。

很快到了晚上,在莫泰一层的餐厅吃饭,洋洋十几桌,科幻迷和作家们混一起了。女同学穿了印有三体图案的黑色T恤,非常有感。刘慈欣小声对我说:“你看,她们穿的什么?”我们喝三十几块钱一瓶的高度汾酒。刘慈欣坐我边上,讲他每天跑步十公里,喝酒喜一人喝,公开场合就要喝醉。王晋康也坐我边上。老王说他照CT,大脑萎缩了,但他仍坚持写作,明年又有新作,这让我十分敬佩。我其实也脑萎缩了,越来越多的东西记不住。吴岩安慰我说是我脑子里的东西太多。随后星云奖组委会主任吴岩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辞。

酒足饭饱后,召开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员大会,一共十项议程。在座者大都是年轻人,对议程涉及的问题认真提出建议意见。我喝得有些迷糊,加上大脑萎缩了,什么都记不住。随后大刘他们邀约出去吃烧烤喝啤酒,我也没去。据说大刘喝了六瓶。

这天王力宏也从昆明飞至太原,受到粉丝们的疯狂欢迎。他正与汤唯、克里斯汉斯沃拍摄《骇客交锋》,据说这部电影具有科幻性。看来太原要成为中国科幻的新起点了。

2.开幕

次日一早,乘大巴去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一个颇像飞碟的圆顶建筑,星云奖开幕式就在这里举行。我不禁想到了刘慈欣的煤炭朋克《地火》。

正遇上搞山西动漫艺术节,星云奖借用了动漫节的场地。暖场的是一出惊天动地的走秀表演,一大队酷美女孩儿COSPLAY了好半天。我脑海中立即不合时宜地冒出了《美女狩猎指南》的画面。飞氘扭头对我说他也想到了。男人都想什么啊,所以说还是很科幻的。这个走秀很有必要,配以巨幅的科幻漫画,十分震撼。随后嘉宾上台亮相并致词。因为是很大的台子,加上还有西服笔挺的主持人,显得十分官方和正式,与前三届是一个简单的仪式不同,有立马上档次的感觉。

随后是图书签名。再次感受到科幻迷的热情。科幻苹果核专门从上海赶来,还有来自四川大学科幺丁协会、太原理工大学科幻协会等的孩子们。他们无怨无悔担当了志愿者。吴霜是一位美女科幻作者,也是铁杆科幻迷,坐十几个小时的硬座火车从徐州赶来。我还见到了陶莉慧,一位喜欢我作品的科幻迷,曾经专为我做了个人网站。我很感动也很难受。中国一年出版两百多种科幻图书,有的书真的很贵,我自己都舍不得买,但是这些孩子,还在学校苦苦念书,就省下饭钱买了。所以每次星云奖时我都很惭愧地思忖,一定要认真写才对得起他们啊,要写得像《三体》一样才对得起他们啊,不能再写晦涩难懂自我陶醉的天书了。但回去后就忘了,真对不起。  签名时,宝树坐我左边。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中堂大人,一个很憨很智的大男人,创作前途不可限量。谢云宁坐我右边,也是四川人,因为他到了太原还说四川话。再那边是陈茜。我特别喜欢陈茜的小说,这也是第一次见到真人,童话般的一个姑娘。

开幕式的现场给人以刺激,并令人嫉妒。动漫的产业做得很大。我心想,什么时候科幻也能搞成动漫或者王力宏那样呢?但这种想法本身就很科幻吧。

3.论坛

签名结束后,就集体来到煤炭交易中心的楼上,一个教室般的房间,可能是煤炭大佬们平时用来茶叙私会的地方吧。主题为“科幻照进现实”的星云奖高峰论坛要在这里举行。但先吃午饭。科幻人士怪兽一样群体无声地噬吃着简陋的盒饭。场面让我想到《动物农庄》。当然这个比喻不太合适,不过考虑到“科幻照进现实”,暂且借用一下吧,都COSPLAY过了。

论坛开始前,吴岩与姬少亭签约。小姬是作为果壳公司高级顾问来的。第五届星云奖将由果壳承办,明年夏天在北京举行。小姬发表的感言让人热血上涌,但她穿的衣服更让人热血上涌。她却说,很少打扮得这样成熟。我心想这都是为了科幻吧,伟大的女超人。

论坛给人以无限启示,吴岩都在博客中说了。我参加过很多论坛,唯有科幻,是跨度极大的思想激荡,从自然到人文,从科技到社会,从未来变革到文明危机,从性到同性,无所不包,悉数兼容。这可能就是科幻的魅力,牛逼的科幻都是思想实验,这也是科幻让人恐惧的。

一共有十人发言。首先,是杨鹏,讲《互联网时代的童书写作》。在他看来,科幻最广大的读者群,还在儿童那里。挖掘好奇点,并完美表现,是少儿科幻的本质所在。中国科幻三大力量:一是少儿科幻;二是成人科幻;三是青春科幻。他写的少儿科幻《校园三剑客》发行量达三百多万册,当之无愧名列中国科幻销量榜首。

随后是刘兴诗,讲《儿童科幻与少儿科幻》。他说,现在人们忘记了少儿科幻。少儿出版社不出少儿科幻,出成人科幻,滑天下大稽,岂有此理!少儿科幻与成人科幻不同,要有明确的主题,故事结构要简单化,篇幅不能太长。

……

4.颁奖  随后就到了激动人心的晚上。先集体在一个看上去很诡异、光线晦暗、地板油腻的“太原面食馆”吃牛肉面。随后步行到太原工人文化宫。该宫简称“南宫”,一九五八年建的一座苏式大楼,建筑面积三万平方米,是山西政治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的中心。科幻享受这样的待遇少见。宫门口搭起拱门,有穿红丝旗袍的性感礼仪小姐迎接,还铺了红地毯。整个仪式像金鸡百花电影节。我觉得惴惴不安,但又感到还算有点儿意思吧,科幻迷们看到作家们走路的古怪风姿,都发出满意的欢呼。科幻跟主流文学不太一样,有粉丝文化的因素在里面。作家们迎着强烈的灯光,跌跌撞撞纷纷走到一个白板前签名,又被一个很专业的主持人采访,问了一些关于太原会不会毁灭的问题。

随后就进入大厅,这是肃穆而庄严的正规剧场。台上的山西青年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已经一排一排坐好了,大提琴、小提琴闪闪发光。他们是从动漫节上“借”来的。但台上宽银幕上播放的是一部精心剪辑的科幻短片。活的中国交响乐高雅艺术家与《二零零一太空奥德赛》、《黑客帝国》、《独立日》等西方科幻画面同时出现在一个舞台上,这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随后两个多小时里,交响乐团演出了十五首国内外著名动漫片的插曲,还请来中国好声音的演员献唱。说起来,科幻与动漫是有亲缘关系的。当年宫崎骏也像科幻迷一样贫穷,他喜欢动漫,也被主流社会认为弱智。他觉得,人都是怀着进退两难的心情,活在这个进退两难的世界里,而漫画电影恰好是最能舒解心情,使人愉快、神清气爽的东西,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人们才能摆脱现实,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愿望和憧憬。“对那些一旦面对现实往往就信心全失的人来说,首要之务应该是让他们拥有自己能够当主角的空间,而这就是幻想的力量。”这不就是中国科幻今天的情形吗?所以连同开幕式上的COSPLAY动漫走秀,都是这次星云奖的神来之笔。年轻的科幻迷们看到熟悉的动漫影像,像《圣斗士星矢》、《天空之城》和《千与千寻》,都长时间热烈鼓掌,完全不再顾及听交响乐的礼仪。台上的艺术家也开心地笑了,好像还没有遇到这么赤子之情的反应吧。他们遇到了真正的知音,我暗想这场面给明年果壳的承办增添了压力。

穿插在演出之间的,便是分成三个片段的颁奖仪式,比较紧凑。与前三届不同,这回获得金奖的,绝大部分是八零后。所以是八零后主导的第一届星云奖。尤其是长篇小说奖和最佳新锐作家奖,被陈楸帆一人斩获,这个广东人还获得了短篇小说银奖,感觉新的一个纪元开始了。中国最早的科幻就是由广东人梁启超引入的。

我觉得,本届星云奖的质量总体是高的,这都是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为首的九人评委会的功劳。最佳长篇奖给了《荒潮》,最佳中篇奖给了《开膛手在风之皮尔城》,最佳短篇奖给了《以太》,最佳少儿原创奖给了《校园三剑客》,最佳少儿引进奖给了《安德的流亡》,最佳编辑奖给了废寝忘食苦苦支撑《新科幻》的赵晓旭,最佳图书奖给了《中国科幻名家评传》,这些基本能够代表二零一二年华语科幻的特点和亮点。某些银奖有争议,另外港台的获奖偏少(只有李伍薰一人获最佳新锐银奖)。我觉得,可以在今后修改程序中加以解决。

交响乐和颁奖过程中,大屏幕上突然跳出了郭敬明和赵蕊蕊的上半身视频,他们对中国科幻表示大力支持。这都是文艺界和体育界的腕级人物,五千年来第一次呈现在星云奖上。看上去科幻有延伸到更广领域的趋势。这是一件大好事。郭敬明说:“为中国的科幻崛起,我们一起努力!”

颁奖结束后,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的领导们已经很累很困了(平均年龄五六十岁了),但又开会商议下届事务。我被推为明年的评委会主席。这是一个不好干的苦差。创作的竞争会很激烈,有老王、何夕的长篇巨制,约莫听见好像或许还有大刘的作品?我大脑萎缩,记不得了。飞氘的《中国科幻大片》也是划时代的佳作。所以,当大家又都欢呼着去吃烧烤喝啤酒时,我和吴岩、海军等还在皱眉讨论什么样的程序才更公正。

次日乘早上七时第一班高铁回京。途径阳泉北,刘慈欣工作之地,进入一条漫长的隧道,又想到大刘昨日所言:从我住的地方,坐火车到北京,以前要十小时,现在两小时。问乘客注意到途中什么特别的没有?答没有。——要经过中国最长隧道,三百公里时速走十五分钟,这个奇迹却无人关注和知道。这是一个奇迹麻木的时代。

回京后,看到首都正陷入属于国庆黄金周的第一次重度大气污染,雾霾犹如仙境,而天安门广场上的游客们仍笑逐颜开,更觉奇迹即麻木,我却产生了生理上的强烈反应。

2013年10月

(本文选自韩松老师博客)

书评(媒体评论)

抓住“信息控制”和“主体自由”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个当代科幻小说最常见主题,独具匠心地创造出“手指聊天聚会”这种反抗控制的低技术形式,给饱受高技术压迫的当代普通人一种新的解脱幻象。故事深得反乌托邦类型的魅力真谛。

——最佳短篇科幻小说金奖作品《以太》颁奖词

奇妙的海岛世界、引人入胜的故事、灵动优美的语言,用奇幻的想象构造出一个科幻的世界设定,用神话的色彩描述出一个逻辑自洽的经济体系,融幻想文学的魅力于一体,在科幻和奇幻的边界上给我们带来全新的体验。

——最佳中篇科幻小说金奖作品《开膛手在风之皮尔城》颁奖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星纪原(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奖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仁威//姚海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365679
开本 16开
页数 3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4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26
CIP核字 2014112337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