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兵长存(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老兵长存(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中国)》是作者E.B.斯莱奇前一部经典作品《老兵长存——贝里琉岛与冲绳岛上的老猎犬》(国内出版名为《血战太平洋之决战冲绳岛》,被改编成经典电视剧《血战太平洋》)的续集,《兄弟连》作者斯蒂芬·E.安布罗斯作序推荐,重点关注战后的生活见闻。

内容推荐

E.B.斯莱奇著的《老兵长存(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中国)》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前队员、曾亲历二战太平洋战场贝里琉岛战役和冲绳岛战役的斯莱奇的回忆录,也是《血战太平洋之决战冲绳岛》的续篇。

在经历血腥的太平洋作战考验后,斯莱奇和队友们奉命到中国执行占领任务,时值华北地区日军刚刚投降,国共两党、傀儡势力、日军投降部队、帮派势力、其他国家在华势力等多股力量激流涌动,政治社会处于大变革的前夕,斯莱奇以自己的观感和思考,对当时的场景、环境抑或情感进行了细致动人的刻画。从时间轴看,本书主要描写了冲绳岛战役结束、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北平(及其周边)执行占领任务时的见闻以及作者返回美国后的生活。从题材上看,本书是一部老兵回忆录,与其他战场回忆不同,本书将笔墨重点放在战后的生活见闻和感悟上,但情感脉络又从未脱离生死考验的战场。

本书的意义有三:一是战争对人的心理和情感的深层创伤及其平复,从人本的视角重新思考战争;二是对二战结束后、新中国成立前华北地区社会风貌的生动细致刻画,为中国读者提供不一样的视角;三是对研究美国海军陆战队历史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本书文风清新、情感细腻、叙事周详,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带有独具个性的反思,美国海军陆战队老兵的独特视角,为广大军事爱好者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阅读范本。

目录

序 斯蒂芬·E. 安布罗斯

前言

导读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中国

 冲绳北部,战斗之后的宿营地

 台风

 开进中国北部

 一个全新世界

 廊坊事件

 异国风景、音乐和味道

 前哨

 拥堵控制

 返回英国府

 宋医生一家

 北平圣诞

 使命的召唤

 俄国人归来

 谣言和变化

 1946,中国北方新年

 说再见

 重返美国

 家,最终的目的地

 日常生活

 “真正的战役”

 展开战后生活

结语 我没有成为宿命中的我

进一步阅读的参考

试读章节

1945年秋天,中国一时间出现了权力真空,许多不同的派系跃跃欲试。当我们一下陷入这种政治和意识形态躁动、沸腾的旋涡中时,我们这群从冲绳岛战役中残留性命的人,看起来更像是放假中的校园男孩儿,而不是可能的征服者。作为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退伍士兵,我们已经厌倦了冒险的生活。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和平与安宁,只想过一段没有流血和杀戮的生活,一种充满着美好希望的生活。然而,在1945—1946年间的中国北方,我们发现,和平与安宁的生活仍是可遇而不可求。在古老的北平城,异国风景、城市社会与旧社会的风貌相交织,此时正呈现出危险的、一触即发的变革势头。

冲绳北部,战斗之后的宿营地

持续82天的战斗结束了,但是无尽的战争仍在继续。我们将身上累积的污垢除去,清理我们的武器和其他战斗装备,并且开始准备投入下一场登陆战,但愿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这些幸存者都不希望这种“幸运”继续下去。

为数众多的战斗机,大部分为B一29轰炸机及其护航战斗机,每天从我们营地的上空飞过,前往轰炸日本的征途。投入这些袭击的飞机之多,实在是蔚为大观。我们时常听见飞机发动机悠长而低沉的轰鸣,每到此时,大家都会跑出帐篷,伸长脖子仰望天空。有些飞机在我们目光所及的远处坠毁了,只留下它们发动机抽动的声音在空中回响。

8月份,杜鲁门总统宣布成功地对日本投下原子弹的消息充斥着新闻广播。没有人知道原子弹是什么。我们每天都急不可耐地查看公告牌,阅读张贴在那里的新闻。第二颗原子弹投下了,同时有关日本可能投降的传言开始扩散。然而,似乎每位退伍士兵们都不相信。“日本人是不会投降的。我们还得回到那些岛上,把他们都赶出去,就像贝里琉岛战役一样。即使他们在东京宣布投降了,我们仍然不得不与他们战斗若干年,直到最后一人被解决掉。”当我们围坐在一起计算着我们的未来前途时,我的同帐篷的伙伴这样说道。“是的,他们也许会局部放弃,以防止他们的城市被夷为平地,但是那些仍在图鲁克、腊包儿以及其他地方的日本军队是绝不会投降的。”另一人补充道。对此,我无法不赞同。

最终我们得知,日本和平特使将乘坐一架日本轰炸机,在一队美军P-38战斗机护送下前往冲绳本岛北部的伊江岛。美军飞机上会悬挂特殊绿色条纹布,让对方得以辨识。我们中许多人警觉地盯着伊江岛,目睹了这一历史性事件,但仍然不相信日本军队会投降。

悬念持续数日之后,终于在1945年8月14日那天,传来日本将要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战争结束了。

很难形容我得知这一消息时的心情。我感觉这不真实——战争没有真的结束,大部分的幸存者都与我有同样感受。我们只是围坐在一起,静静讨论,试图接受最终的和平,实际上又不敢相信它真的到来。毫无疑问,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在太长的时间里经历了太多。

一些入伍不久的新人呐喊、呼叫,南部某处有士兵鸣枪庆祝,但是在我们营地里,人们只是静静地坐着。大多人感觉这个场合过于庄严,以致不知如何庆祝。在我们记忆里,众多逝去战友的形象依然鲜活。后来大伙儿得知,“胜利日”这天,美国本土和包括菲律宾在内一些大的基地都举行了盛大庆典。民众和后方部队或许欣喜若狂,不过我的战友们普遍态度却是淡淡释然和怀疑的交织。  在这些多事的日子里,我们也一直没闲着,忙于分组整理营地。建造营地过程中,让我最难忘的小组工作是清扫一片长满茂密丝兰的区域。这片狭长地块未经耕作,宽约6米,被巨大的松树遮蔽着,计划被打造成军官住的地方。一个晴朗又温暖的日子里,我和大约9名同伴着手用镐和斧子伐掉丝兰,把它们清理干净,从而在树荫下搭建军官的帐篷。

P14-16

序言

多年以前,我对E.B.斯莱奇说,他的《老兵长存——贝里琉岛和冲绳岛上的老猎犬》中国大陆出版的该书中文名为《血战太平洋之决战冲绳岛》,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Uith theOld Bred at Peleliu and Oki nawa)是我读过的有关二战太平洋战区最好的一本书,即便不是最好,也是最好之一。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评价,几乎每位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表达类似看法。对于我们这些没有亲临过战场,却在描写战争以及参战士兵的人来说,尤其如此。所以我问他:“你打算什么时候写另一部?”

斯莱奇回答:“我只有这一本。”

不过谢天谢地,他还有一本,并且已经完成了这部续集。《老兵长存——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中国》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对学者和普通读者都极具吸引力。我们都乐于分享斯莱奇对战时和占领时期的观察、描述、思考以及反思。没有人能比他更好地捕捉当时的场景、环境抑或情感,没有人能。

对投身太平洋战场的海军陆战队步兵来说,他们面对的形势与欧洲战场完全不同。欧洲很冷,例如在(1944年底法国阿登)突出部战役中,气温在零度以下。但太平洋战场通常很热,从不下雪。在欧洲,当美国人解放一个法国或比利时村庄,或者占领一个德国小镇,酒窖里常常存满美酒——红酒、白兰地等等,它们要么被分享,要么被充公,这在太平洋战场不会发生。当一队德国士兵弹尽粮绝,他们会离开战壕,举起双手投降,这在太平洋战场也不会发生。那些日本士兵,拼到最后一个人,即便没水、没粮、没弹药,也会坚持战斗。他们会用刺刀、剑甚至他们的牙齿跟美国人决斗。当这些都付诸失败,他们便会自尽。日本战俘的数量低得惊人,其中大多数人都是因为伤势过重无法抵抗才被俘。

尽管有这些不同,但这两个战场的战斗依然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要么杀死敌人、要么被杀。这对于男人,对于他们的感受、精神以及对自身和战友的理解所产生的影响,都被斯莱奇极好地描绘出来。他清楚地说明,那些共同经历战争的人会以一种和平生活中不曾有的方式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友谊。

斯莱奇对于自己在中国的经历的描写是独一无二的,当时战争刚刚结束。海军陆战队员们在那里执行占领任务,先前并没有人大篇幅地描写过他们。斯莱奇对接下来返回亚拉巴马州莫贝尔市的经历以及市井生活的刻画是如此鲜活、生动、感人至深,最为重要的是包含了他对自身存在的敏锐观察和感悟。有关他父亲的篇章甚至让我流泪。

《老兵长存——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中国》将会流传下去,就像《老兵长存——贝里琉岛和冲绳岛上的老猎犬》一样,永存世间。从现在开始,到几十年后,人们会阅读、赞赏并讲授这本书。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感谢斯莱奇写了这本书,并且感谢上帝,斯莱奇确实还有一本书。  斯蒂芬·E.安布罗斯(Stephen E. Ambrose)

2001年于新奥尔良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对学者和普通读者都极具吸引力。我们都乐于分享斯莱奇对战时和占领时期的观察、描述、思考以及反思。没有人能比他更好地捕捉当时的场景、环境抑或感情,没有人能……将会流传下去,就像《老兵长存:贝里琉岛与冲绳岛上的老猎犬》一样,永存时间。从现在开始,到几十年后,人们会阅读、赞赏并讲授这本书。

——《兄弟连》作者 斯蒂芬·E. 安布罗斯

像许多二战幸存老兵一样,那场战争仍是我此生最重要的一段经历。不是最好的经历,也不是最有成就感的,但毋庸置疑是最重要的。那场战争对于我这样一名海军陆战队员来说,意味着很多——无力反抗、无地自容抑或为之着迷。我在贝里琉岛和冲绳这两场最持久和最激烈的战役中幸存下来,但许多优秀且有前途的年轻士兵却没有。还有许多人虽然得以返回家乡,但却失去了手臂、眼睛甚至心智……

在个人层面,我作为海军陆战队狄一师成员在中国北部执行占领任务时,内心的创伤才逐渐开始愈合……我开始……洗涤自己,在心理上一层层剥蚀那些在贝里琉岛和冲绳身为一名海军陆战队步兵,目睹与体验积攒起来的恐惧。

——E. B. 斯莱奇 摘自本书前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兵长存(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E.B.斯莱奇
译者 朱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12200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2014220357
中图分类号 I712.55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