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星闪耀功德园
内容
编辑推荐

现代快报社编著的《红星闪耀功德园》介绍的老将军中,绝大多数原在新四军、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南京军区工作。笔者有幸在许多老首长的领导下进行过工作,与许多老首长颇为熟悉,与老首长的家人联系颇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在从事党史、军史研究过程中,为多位老首长写过传记、传略或专题业绩文章,在我主编的《新四军事件人物录》和所著的《项英传》、《新四军简史》、《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简史》、《为将帅书写辉煌》等书中,均有记载和歌颂过老将军们的光辉事迹。

内容推荐

现代快报社编著的《红星闪耀功德园》介绍的53位老将军,尽管分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第一、二、四方面军,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和华北野战部队,新中国成立后的各军兵种部队,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党忠诚,热爱人民,严守纪律,处处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战时带领部队打胜仗,平时努力建设好部队,个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非常值得人们尊敬和学习。他们每位将军的故事,都是一部壮丽的史诗,包括在抗日战争中打败日本侵略者、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打败美国侵略军和在国内革命战争中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光辉篇章,为中华民族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遗产,永远闪耀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光芒。该书除既展现战火纷飞的疆场拼杀,也有和平年代的柔情大爱,包括为陈毅与张茜牵“红线”的细节。相信该书会使读者爱不释手,一饱眼福。本书的出版,必将有助于加深海内外炎黄子孙对人民军队和对江苏与南京的了解,有助于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传统教育的开展,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推动,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与小康社会的建立。

目录

项英一生和儿女的团聚只有十二天

袁国平:九十九发子弹射向敌人,最后一发留给自己

毛泽东力保的传奇将领周子昆

不失布衣本色的开国上将唐亮

开国中将刘飞:《沙家浜》里郭建光的原型

“万岁军”政委、开国中将刘西元

急脾气的刘先胜,敢和陈毅拍桌子

有“盔甲护身”的开国中将杜平

开国中将张藩:他把日军俘虏改造成了解放军

在朝鲜战场上创造奇迹的张祖谅将军

荣获四枚一级勋章的开国中将饶子健

从不识字到成为将军,聂凤智的秘诀是什么

身上有十三处弹伤的梁从学将军

战场上被钱袋救了一命的将军王文模

儒将王静敏战斗在新四军

十二岁就参加革命的“黑老虎”左爱

打仗从不怕死的叶泰清少将

叶道友将军:机智勇猛的柔情铁汉

投笔从戎的儒将史景班

“担架将军”乔信明:瘫痪七年照样指挥千军万马

开国少将朱军:在白区潜伏十年

朱家胜将军:用生命铸成《飘动的篝火》

开国少将刘昂: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坚守“丁字山”的将军刘春山

朝鲜战场的“飞虎师”师长江潮

颇有鲁迅之风的儒将孙克骥

新中国八航校第一任校长李发应

一生奉献给军工事业的将军李仲麟

李福尧:流亡学生成长为爱国将军

将记忆定格在战争中的杨汉林将军

肖前将军:为毛主席组建警卫部队的人

不按常理出牌的吴仕宏将军

战斗一生的开国少将吴咏湘

何志远:浏阳河畔走出来的模范将军

张希才:光脚砍柴娃成长为开国将军

张新华:我这辈子就会打仗

陈奇将军:刚离开战场,就被病痛夺去生命

战争中“起死回生”的神勇将军陈钦

文武双全的开国将军林胜国

参加夜袭阳明堡的将军官俊亭

一生奉献给参谋工作的赵俊将军

袁彬:“新疆航空队”飞出的将军

开国少将郭金林:一辈子跟钱打交道的廉洁老后勤部长

为朱德招兵的“红管家”资凤

独臂将军童炎生:另一个战场在手术台上

年轻时就被称为“老头子”的开国将军曾如清

接受新挑战永不退缩的谢斌将军

从北大走出来的少将谢云晖

谢立全将军:《西行漫记》“小号手”

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将军雷绍康

伏击U一2高空侦察机的传奇将军蔡永

独臂将军廖政国:危急时刻,他让手榴弹在手中爆炸

黎有章:中央指名参加开国大典的将军

在上甘岭创造奇迹的炮兵名将颜伏

开国将军戴克林:传奇式“怪才”

试读章节

开国中将张藩:他把日军俘虏改造成了解放军

2002年3月2日,开国中将张藩与世长辞。临终前,他留下了一份特殊的遗嘱。遗嘱的内容,将军的二儿子张宝宁记忆犹新,“父亲说,人是一种物质,从自然中来,回自然中去。灵魂是精神的,可以延续到后人的思想里,而肉体只能回归自然。他提出,死后不要留骨灰,将骨灰撒入地下,化作肥料,让树木吸收,变成清新空气,改善环境,为人类尽最后一点心。”

儿女们将父亲的骨灰洒在了他生前最喜爱的桂花树下,洒在了他曾经战斗过的江苏大地,完成了父亲最后的心愿。他们完全理解父亲,“九死一生的革命经历,塑造了他执著彻底的唯物主义思想”。

“扁担队"救下一位长衫先生,觅然是毛泽东

张藩出生在著名的鞭炮之乡——湖南浏阳,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北伐军所到之处,军阀统治被推翻,工农群众运动热火朝天。16岁的张藩积极参加乡农民协会,一心向往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浏阳也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18岁的张藩没有被吓到,他组织了20多名挑夫组成“扁担队”,扶困济贫、伸张正义,在浏阳张家坊一带颇有影响。就是在带领这支扁担队期间,张藩遇到了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的毛泽东。

那是1927年秋收起义前夕,张藩带着“扁担队”正在张家坊的一个路口歇脚,突然一位书生模样的先生匆匆走来,打听去江西铜鼓的路,张藩他们指路后,来人又匆匆离去。这人离开后,一伙团丁追赶到来,询问张藩他们,有没有一个穿长衫的人从这里经过。见此情景,张藩他们猜测,刚才那位长衫先生,肯定是革命党人,就毫不犹豫指了另外一个方向。

这位穿长衫的先生,正是毛泽东。当时,他是从浏阳去江西铜鼓发动群众,路过张家坊时,被国民党民团抓住,伺机逃脱后,又被团丁搜捕追赶。“扁担队”的好心相助,帮助毛泽东顺利脱险了。不过,张藩压根没想到他们救的这个人竟然是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张藩看到谢觉哉撰写的《毛主席张家坊遇险》一文后,才知道了事情的直相.

白酒当麻醉剂,剪子当手术刀取幽子弹

1929年,张藩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九死一生的革命征程。  1935年1月,时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的张藩,奉命去湖北南阳新县传达指示。返回途中,在蒲圻等待交通员护送时,由于叛徒出卖,他和时任湘鄂赣军区参谋长的严图阁等同志被敌人的手枪队包围在了一栋房子里。面对炒豆子般的枪声,张藩和严图阁沉着冷静,果断地决定分头突围。张藩机智地从烤火盆里操起两根一头还在燃烧着的炭棍,高喊冲呀、杀呀,夺门而出。他双手挥舞着的着火的木炭打在几个敌人的头上,敌人一时傻眼了。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张藩已经乘机越过水沟,跑到了一个山丘上。见此情景,敌人赶紧一面狂追,一面举枪射击。子弹嗖嗖地飞向张藩,一颗打进左臂,一颗划过腰部,一颗从右手食指擦过,另一颗则打在上衣口袋里的一块银元上,幸免于难。

张藩和其他几位同志冲出敌人包围后,隐蔽在了半山腰。后来,受伤的张藩转移到了深山的一个茅棚里隐藏。他化脓的胳膊,肿得碗口一样粗,急需治疗,可是深山老林里,既没有麻药,也没有手术刀,顶多只能用盐水洗洗伤口,在山上找些草药敷敷。情急之下,卫生员到老乡家借了一把剪刀,又买来一瓶烧酒。等张藩喝完一瓶烧酒,卫生员赶紧开始手术。烧酒虽然厉害,但是和麻醉剂完全是两回事,张藩咬牙忍着剧痛,让卫生员用剪刀打开伤口,把子弹拿了出来。

由于手术中失血过多,张藩昏迷了一天一夜。后来在卫生员的照料下,他的伤情终于好转。不过,没等痊愈,张藩又回到军区所在地的平江黄金洞,坚持游击战争。P54-55

序言

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强军梦而努力奋斗的大好形势下,由新华社直属的《现代快报》社和南京市雨花台功德园合编的《红星闪耀功德园》一书第一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好事,令人欣慰,值得祝贺。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将军们在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的丰功伟绩,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的将军们当年浴血奋战的情景,是新闻、宣传和学术研究单位共同的责任。

功德园原名望江矶,是南京中华门外的石头山。这里山川秀丽,历史悠远,人文荟萃,风景优美,与享誉中外的雨花台融为一体而被世人所敬仰。60年前的1952年,华东军区经军委总政治部批准,为安葬在1941年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副军长项英(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的遗骸,与南京市人民政府选在这里为他们修建陵墓,1954年建成,1955年为“三烈士”隆重举行安葬仪式。1992年,“三烈士墓”被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升格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自1956年后,又在这里修建革命烈士墓,陆续安葬了一批开国将军和校官。这里,既是开国将军们长眠安息的地方,又是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基地。

南京雨花功德园在保护、建设、管理好园区的同时,为弘扬英烈精神,创建文化陵园,使陵园内的红色资源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作用,便与《现代快报》社联系宣传安息在功德园内老将军们光辉业绩的事宜。他们双方一拍即合。于是,由雨花功德园提供线索,与有关家属联系;由《现代快报》社运用报纸和网络作平台,开辟“功德园将星闪耀”专栏,组成资深的精干班子,按照科学发展理念和“求真务实”精神,精心采编文稿。从2011年4月起,至2012年已分别用专版披露了50余位老将军的业绩,文图并茂,不仅可读性强,而且颇有史料价值,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欢迎。这是现代快报社和雨花功德园两家单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优势互补、联手合作、实现“双赢”的范例。

收入《红星闪耀功德园》一书第一集的有:新四军的领导人3位:项英、袁国平、周子昆;上将1位:唐亮;中将9位:刘飞、刘西元、刘先胜、杜平、张藩、张祖谅、饶子健、聂风智、梁从学;少将42位:王文模、王静敏、左爱、叶泰清、叶道友、史景班、乔信明、朱军、朱家胜、刘昂、刘春山、江潮、孙克骥、李发应、李仲麟、李富尧、杨汉林、肖前、吴仕宏、吴咏湘、何志远、张希才、张新华、陈奇、陈钦、林胜国、官俊亭、赵俊、袁彬、郭金林、资凤、童炎生、曾如清、谢斌、谢云晖、谢立全、雷绍康、蔡永、廖政国、黎有章、颜伏、戴克林,共55位。

本书介绍的53位老将军,尽管分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第一、二、四方面军,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和华北野战部队,新中国成立后的各军兵种部队,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党忠诚,热爱人民,严守纪律,处处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战时带领部队打胜仗,平时努力建设好部队,个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非常值得人们尊敬和学习。他们每位将军的故事,都是一部壮丽的史诗,包括在抗日战争中打败日本侵略者、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打败美国侵略军和在国内革命战争中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光辉篇章,为中华民族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遗产,永远闪耀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光芒。该书除既展现战火纷飞的疆场拼杀,也有和平年代的柔情大爱,包括为陈毅与张茜牵“红线”的细节。相信该书会使读者爱不释手,一饱眼福。本书的出版,必将有助于加深海内外炎黄子孙对人民军队和对江苏与南京的了解,有助于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传统教育的开展,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推动,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与小康社会的建立。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87周年,又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当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日益严峻。在当前形势下,就要牢记国耻,增强忧患意识、国防观念和必胜信念,来推进复国强军。70年前,中华民族打败了日本侵略者,70后的今天,已经站起来的中华民族,更有信心打败一切侵略者。

本书介绍的老将军中,绝大多数原在新四军、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南京军区工作。笔者有幸在许多老首长的领导下进行过工作,与许多老首长颇为熟悉,与老首长的家人联系颇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在从事党史、军史研究过程中,为多位老首长写过传记、传略或专题业绩文章,在我主编的《新四军事件人物录》和所著的《项英传》、《新四军简史》、《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简史》、《为将帅书写辉煌》等书中,均有记载和歌颂过老将军们的光辉事迹。如今,受委托为本书作序,倍感亲切,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增加了告慰在九泉之下老首长英灵的机会。在此,对雨花功德园和《现代快报》社的邀请表示谢意。

王辅一①

2014年8月1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星闪耀功德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现代快报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38263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26
CIP核字 2014188967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60
18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