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受戒(插图珍藏本上下)/汪曾祺作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受戒(插图珍藏本上下)》为汪曾祺中篇小说精选集与散文集,共收入《受戒》《大淖记事》等数篇中篇小说和散文。除以选入作家代表篇目以外,更注重了所选入作品题材、文风的亲和。这些作品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内容推荐

《受戒(插图珍藏本上下)》精选了汪曾祺先生自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所作的小说四十一篇,包括其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故里三陈》等,主要按照作品的创作时间进行编排,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汪曾祺小说的不同风貌。在这些小说中,汪曾祺先生塑造了数十个个性鲜明的小人物,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情,文风朴实自然。此外,本书还穿插了十余张当代画家李津的画作,图文并茂,可读性极强。

目录

上册目录

受戒

大淖记事

故里三陈

 陈小手

 陈四

 陈泥鳅

待车

复仇

老鲁

鸡鸭名家

落魄

戴车匠

囚犯

邂逅

羊舍一夕

看水

黄油烙饼

异秉

岁寒三友

寂寞和温暖

下册目录

天鹅之死

晚饭后的故事

七里茶坊

鸡毛

故里杂记

 李三

 榆树

 鱼

晚饭花

 珠子灯

 三姊妹出嫁

 晚饭花

鉴赏家

王四海的黄昏

职业

八千岁

星期天

昙花、鹤和鬼火

金冬心

桥边小说三篇

 詹大胖子

 幽冥钟

 茶干

 后记

虐猫

安乐居

鲍团长

卖眼镜的宝应人

熟藕

薛大娘

百蝶图

礼俗大全

侯银匠

试读章节

受戒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这里两三家,那里两三家。一出门,远远可以看到,走起来得走一会儿,因为没有大路,都是弯弯曲曲的田埂。庵,是因为有一个庵。庵叫苦提庵,可是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连庵里的和尚也这样叫。“宝刹何处?”——“荸荠庵。”庵本来是住尼姑的。“和尚庙”“尼姑庵”嘛。可是荸荠庵住的是和尚。也许因为荸荠庵不大,大者为庙,小者为庵。

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当和尚”。他的家乡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人家弟兄多,就派一个出去当和尚。当和尚也要通过关系,也有帮。这地方的和尚有的走得很远。有到杭州灵隐寺的、上海静安寺的、镇江金山寺的、扬州天宁寺的。一般的就在本县的寺庙。明海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够种的了。他是老四。他七岁那年,他当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议,决定叫他当和尚。他当时在旁边,觉得这实在是在情在理,没有理由反对。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忏,就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当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声如钟磬,三要聪明,记性好。他舅舅给他相了相面,叫他前走几步,后走几步,又叫他喊了一声赶牛打场的号子:“格当嘚——”说是“明子准能当个好和尚,我包了!”要当和尚,得下点本——念几年书。哪有不认字的和尚呢!于是明子就开蒙入学,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四言杂字》《幼学琼林》《上论、下论》《上孟、下孟》,每天还写一张仿。村里都夸他字写得好,很黑。

舅舅按照约定的日期又回了家,带了一件他自己穿的和尚领的短衫,叫明子娘改小一点,给明子穿上。明子穿了这件和尚短衫,下身还是在家穿的紫花裤子,赤脚穿了一双新布鞋,跟他爹、他娘磕了一个头,就随舅舅走了。

他上学时起了个学名,叫明海。舅舅说,不用改了。于是“明海”就从学名变成了法名。

过了一个湖。好大一个湖!穿过一个县城。县城真热闹:官盐店,税务局,肉铺里挂着成爿的猪,一个驴子在磨芝麻,满街都是小磨香油的香味,布店,卖茉莉粉、梳头油的什么斋,卖绒花的,卖丝线的,打把式卖膏药的,吹糖人的,耍蛇的……他什么都想看看。舅舅一劲儿地推他:“快走!快走!”  到了一个河边,有一只船在等着他们。船上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长瘦长的大伯,船头蹲着一个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剥一个莲蓬吃。明子和舅舅坐到舱里,船就开了。明子听见有人跟他说话,是那个女孩子。

“是你要到荸荠庵当和尚吗?”

明子点点头。

“当和尚要烧戒疤呕!你不怕?”

明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含含糊糊地摇了摇头。

“你叫什么?”

“明海。”

“在家的时候?”

“叫明子。”

“明子!我叫小英子!我们是邻居。我家挨着荸荠庵。——给你!”

小英子把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明海,小明子就剥开莲蓬壳,一颗一颗吃起来。

大伯一桨一桨地划着,只听见船桨拨水的声音:“哗——许!哗——许!”

……

荸荠庵的地势很好,在一片高地上。这一带就数这片地势高,当初建庵的人很会选地方。门前是一条河。门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着弥勒佛。不知是哪一位名士撰写了一副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颜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佛背后,是韦驮。过穿堂,是一个不小的天井,种着两棵白果树。天井两边各有三间厢房。走过天井,便是大殿,供着三世佛。佛像连龛才四尺来高。大殿东边是方丈,西边是库房。大殿东侧,有一个小小的六角门,白门绿字,刻着一副对联:

一花一世界

三藐三菩提

进门有一个狭长的天井,几块假山石,几盆花,有三间小房。

小和尚的日子清闲得很。一早起来,开山门,扫地。庵里的地铺的都是箩底方砖,好扫得很,给弥勒佛、韦驮烧一炷香,正殿的三世佛面前也烧一炷香、磕三个头、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敲三声磬。这庵里的和尚不兴做什么早课、晚课,明子这三声磬就全都代替了。然后,挑水,喂猪。然后,等当家和尚即明子的舅舅起来,教他念经。

教念经也跟教书一样,师父面前一本经,徒弟面前一本经,师父唱一句,徒弟跟着唱一句。是唱哎。舅舅一边唱,一边还用手在桌上拍板。一板一眼,拍得很响,就跟教唱戏一样。是跟教唱戏一样,完全一样哎。连用的名词都一样。舅舅说,念经,一要板眼准,二要合工尺。说,当一个好和尚,得有条好嗓子。说,民国二十年闹大水,运河倒了堤,最后在清水潭合龙,因为大水淹死的人很多,放了一台大焰口,十三大师——十三个正座和尚,各大庙的方丈都来了,下面的和尚上百。谁当这个首座?推来推去,还是石桥——善因寺的方丈!他往上一坐,就跟地藏王菩萨一样,这就不用说了;那一声“开香赞”,围看的上千人立时鸦雀无声。说,嗓子要练,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要练丹田气!说,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说,和尚里也有状元、榜眼、探花!要用心,不要贪玩!舅舅这一番大法要说得明海和尚实在是五体投地,于是就一板一眼地跟着舅舅唱起来:

“炉香乍爇——”

“炉香乍爇——”

“法界蒙薰——”

“法界蒙薰——”

“诸佛现金身……”

“诸佛现金身……”

……

等明海学完了早经——他晚上临睡前还要学一段,叫做晚经——荸荠庵的师父们就都陆续起床了。

这庵里人口简单,一共六个人。连明海在内,五个和尚。

P1-6

序言

本书精选了汪曾祺先生自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所作的小说四十一篇,包括其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故里三陈》等,主要按照作品的创作时间进行编排。在本书的编校过程中,编者主要参考了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汪曾祺全集》,力图保持汪曾祺作品原文风貌,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对原文进行了勘误和修订,希望能为读者呈现内容丰富、原汁原味的汪曾祺作品版本。

书评(媒体评论)

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沈从文

他是我认为全中国文章写得最好的,一直到今天都这样认为。

——黄永玉

他带给文坛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

——铁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受戒(插图珍藏本上下)/汪曾祺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曾祺
译者
编者
绘者 李津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71613
开本 32开
页数 5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0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28
CIP核字 2015091682
中图分类号 I24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52
3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