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是猫
内容
编辑推荐

《我是猫》是日本“国民大师”夏目漱石成名处女作,是对鲁迅影响力极大的小说。

人类一思考,猫君就发笑。夏目漱石笔下这只“还没有名字”的猫应该是史上最毒舌,最会“吐槽”的猫。

曹曼翻译的这本《我是猫》译文轻松幽默,笔触活泼。译者更是从全新的角度解读,让现在的读者,特别是年轻人们能了解,也许这位曾被印在日币千元大钞上的“欧吉桑”只是想给大家写写你们都很熟悉都喜欢的那只猫。

内容推荐

《我是猫》是日本“国民大师”夏目漱石的代表成名作,对日本文学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本书的写作角度很新颖,从一只猫的视角来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这只猫生活在一个教师家中,见识了形形色色各种文人:没心没肺无厘头,唯恐天下不乱的迷亭;古板又一丝不苟,有点不知变通的寒月;理想主义,空有理论不实践的独仙……当然还有猫咪的主人,迂腐没耐心,做事三分钟热度,自命清高的苦沙弥。在猫的眼里,这些人聚在一起成天讨论些没意义的事情,不满现实,也就只会抱怨,像苦沙弥,被私塾的学生恶作剧整得苦不堪言,被邻居嘲笑,却都无可奈何。同时,猫咪也见识到了与苦沙弥不同阶级的另外一些人:一心想把女儿嫁出去,势利眼的“大鼻子”,资本家金田的老婆;跟老婆一个鼻孔出气,知道苦沙弥挖苦阻挠女儿的婚事后还派人陷害的资本家金田;还有一群穷苦出生,为金钱所动,帮助金田家嘲笑陷害苦沙弥的邻居……这些人在猫咪看来也是丑恶不堪的。

整部小说可以总结为五个字“猫眼看世界”,小说中大大小小十几号人物在夏目漱石笔下都是性格鲜明,小说构思奇巧,描写夸张,结构灵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目录

导读 猫的神游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夏目漱石说

试读章节

我是猫。还没有名字。

你问我是哪里出生的,那哪能记得。就记得独自一人在阴暗潮湿的角落奶声奶气地哭。正是在这个角落,我第一次与“人类”相遇。后来才知道,当时遇见的,是人类中最狰狞的穷学生。听说他们经常把我的同胞们抓来煮着吃。还好我年幼无知,当时一点儿没觉得害怕,只是他把我托在手掌上“嗖”地一下举起来的时候,有点晕晕乎乎。在学生掌心上稍微定了定神,我就看到了他的脸。想来这就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人类的脸。唉,那张怪异的脸带来的惊恐,我至今依然记得。本应该有毛装饰的脸寸草不生,光溜溜得像个烧水壶。这之后我也见过不少猫,但从没有哪只毁容到这种程度。不仅脸的正中央高高耸起。下面的洞穴还时不时噗噗地喷出白烟。那白烟太呛了,简直要把我熏个半死。后来才得知,原来那就是人类抽的香烟。

我正在这个学生掌心里优哉游哉地坐着,忽然感觉天旋地转。不知道是自己在动还是学生在动,总之转得我头晕目眩,直犯恶心。看来真的要去见阎王爷喽。我正感到绝望,只听“咚”的一声,我硬是被砸到了地上,摔了一个眼冒金星,当场昏了过去。

苏醒过来,发现学生不见了。身边众多的兄弟姐妹消失了,就连至关重要的老妈都不见了踪影。我定了定神,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一个全新的地方。这地方比最初的角落亮多了,强光刺得眼睛都睁不开。目前发生的一切都太诡异了,我嘀咕着,想试着慢慢往外爬,这一爬不要紧,全身哪儿都痛。

这才发现,我被学生从稻草堆一把甩进了竹林里。

我吭哧吭哧地爬出了竹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水池。

我在水池前面坐下来,准备好好想想接下来怎么办。其实想也白想。干坐了一会儿,我决定试着哭一下,没准那个学生还会过来找我呢。喵--喵--,我叫了几声,连个鬼影子都没来。只听见风吹皱池水沙沙响,太阳也渐渐落山了。肚子越来越饿,到最后连哭都哭不出声音来了。不行,必须得去找点吃的,我下定决心,拖着酸痛的身子沿着池子左边爬去。

真是步步钻心!我强忍痛苦爬呀爬,终于爬到了有人类气味的地方。嗯,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吃的,我略感安慰,从竹篱笆的一处破洞偷偷潜进了一户人家的院子。能如此幸运遇到破洞,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不然很有可能就变成路边的饿死鬼了。想来这就是“一树之荫,前世之缘”吧。

直到现在,这个破洞还是我去拜访邻居三毛姑娘时的必经之路。

我虽已偷偷地潜入这户人家的院子,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天色越来越沉,肚子越来越饿,气温越来越低,眼看着就要下雨,已经没有时间磨蹭了。总之,先去那边明亮暖和的地方吧。我继续走着,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已经走进他们的房间里了。

在这里,继那个学生之后,我第二次与人类打了个照面。首先看到的是女仆,女仆比学生更残忍,看到我第一眼就抓着我的脖子,二话不说把我扔出了房间。

我痛苦地闭上眼睛,心想这次是死是活,只能听天由命了。可是,寒冷和饥饿已经激起了我的求生欲望。既然没摔死,我就趁女仆不注意的时候,再次偷偷溜进厨房。自然,不一会儿又被扔了出来。就这样她扔一次我回去一次,扔一次回去一次,来来回回至少重复了四五次。也就是从这以后,我打心眼儿里讨厌女仆。直到偷走了她的秋刀鱼作为报复,才算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就在我再一次要被扔出去的时候,这家的主人来了,说:“太吵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女仆就拎着我,冲着主人说:“这只小野猫太讨厌了,总是往厨房跑,赶了好几次都赶不走。”主人捻着鼻子下面的几根黑毛,端详了我几眼,说:“那就留在家里吧。”接着扭头回房间了。

看起来主人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女仆好像很不情愿似的,气呼呼地把我扔进了厨房。就这样,我才算在这所房子里安了家。

P3-5

序言

猫的神游

爱猫是人类的天性。谁会拒绝这一坨软塌塌暖乎乎的东西呢?它们习惯把身子扭成各种形状,专门寻找舒服的地方躺来躺去。即便摔碎了你的东西,搞乱了你的房间,也会呼噜呼噜地一脸无辜地看着你。所以我相信猫一定有一种非语言的沟通能力,洞察世事。把所有身边生物的脑子都洗一遍,驯『化它们都对自己好。

城市里养猫,多是谋求陪伴。还真指望它们捉老鼠么?显然这一天然属性已经无法激活,遭殃的只是猫奴们的钱包而已。在这快得恨不得飞起来的城市生活中,懒洋洋慢悠悠的猫显得极其与众不同。据说,猫至今还未被人类真正驯养,是因为猫的智商远远高于其他生物(比如愚蠢的人类)。就像我家的猫,敏感文艺,经常跳到窗边,往下看行人,唤它一句,才缓缓地扭过头看着我,那一回眸,满眼都是几千几百年的故事——虽然它生活里只有吃罐头、发呆、埋屎三件事。

这就是猫的奇妙之处了。它可能什么都没做,却让看到它的人类总是灵感荡漾,浮想联翩。不说别的,就从《机器猫》里的哆啦A梦,到《甜甜私房猫》的奇奇,再到《美少女战士》中的露娜,耳熟能详的动画片中,日本人给予了“猫”太多的超能力和想象。Hello Kitty和招财猫已经在全球成为文化符号。前些日子有部日剧《猫侍(猫武士)》,讲的就是一个武士奉命杀猫,结果因为猫太萌,偷偷自己养,再后来被猫一次次解救,化险为夷。

日本人认为猫是一种灵物,甚至把每年2月22目定为猫节,因为222的发音很像猫叫。最初,猫是皇室贵族的专宠,遣唐使把猫带去日本,让日本人民蒙惠至今。这可以说是萌文化、猫文化的鼻祖。不知道那位遣唐使在送猫过去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在做一件如此造福百姓、永垂不朽的事儿。

一千年以后的夏目漱石也不例外。这位留英学者成名之前,写了写自己家的那只猫。《我是猫》创作于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分为上中下三册出版,是三十八岁的漱石的成名作。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借猫之眼,批判了明治社会迂腐的知识分子和黑暗的社会现实”。个人看来,尤其作为同样的养猫人,读书的时候,忍俊不禁之处屡屡有之。哪里是口诛笔伐,分明就是一个明治时期的爱猫人太喜欢猫了,于是用它的口吻来写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嘛!跟所有喜欢养猫、养狗、养孩子的人,习惯用猫猫狗狗的口吻,记录猫猫狗狗的成长是一样的。

夏目漱石从“我”迷路前写起,如何被主人收留,如何跟周围的猫打交道,后来又划清界限不再来往,到最后掉进水缸里淹死,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猫生。这期间,它试图抓过老鼠,却被老鼠欺负得死死的;它曾经倾听了主人们无数场对话,到最后还能总结出自己的想法。这种睿智的猫,在你我身边全都有。写给所有对“猫”无感的人:

“多多良看到我的时候,居然说我除了睡觉啥都不干,是个废物。我特别生气。万象奴役下的庸俗之人,总是追求五感刺激,除此之外毫无作为。所以他们无论评价什么,一律只看表面功夫,真是讨厌。他们认为,只有忙得汗流浃背脚不沾地才算劳动。听说达摩和尚坐禅坐到脚腐烂,就算从墙缝里长出爬山虎,枝蔓爬满堵着他的眼睛嘴巴也一动不动。但是你既不能说他在睡觉,也不能说已经升天。因为他的头脑正在进行激烈的活动,思考着只有圣人才能悟出的道理……这些庸俗之眼,生来只看表象,从来不关心内在。”

写给天天嚷着希望像“猫”一样轻松的人:

“看到这个,你是不是也觉得人类比猫得闲多了?他们一定是无聊到一定程度了,才会想出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点子自娱自乐。奇怪的是,往往是这类闲人,一见面往往都嚷嚷着自己忙死了忙死了,然后一脸被各种事务缠身,讲难听一点就是快要被一个叫‘忙死了’的怪物吃掉的模样。他们当中的某些人,一看到我就感慨‘什么时候能跟猫一样轻松就好了’。想轻松很简单。没有人逼着他非要这么忙。明明是自己制造出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给自己。到头来还抱怨真痛苦真痛苦,就像自己生起一堆火,到头来嚷着热死了热死了。”

……

另外,非常感谢伟大的互联网时代,使我可以方便地查阅内文的背景资料。比如鸭南蛮、空也饼、杏仁水、演艺矫风会、克罗伊斯、木阿弥……讲清楚笑点,这句话才有效果,大家才能感受到夏目漱石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绝对不是空泛的溢美之词。

所以,摆正了翻译的姿态,揣摩了作者的心思,就形成了各位手中的这本《我是猫》。不能因为夏目漱石先生已经作古,就用一种类似文言文的语言来表达。我想,趣事可以分享,方能让听者入迷。且让我以85后的身份,给这本经典著作赋予我自己的诠释。

感谢我的猫咪,在无数个漫漫长夜,或蜷缩在椅子脚,或蹲坐电脑旁,凝视着我,陪伴着我,助我入戏。疲惫之时,我会挠挠它,它的呼噜呼噜声让我倍感心安。

接受译稿邀约时,我还在上海,与恋人分隔两地,对未来略感不安;现在,我已执子之手,在自己的小家里为两个人的生活而奋斗。感谢我的爱人,周末陪我宅在家中,劝我不要贪恋“滚滚红尘”,安心翻译才是对青春最好的纪念。

最后,感谢夏目漱石先生的《我是猫》,让我有了一次“灵魂出窍”的经历。希望这本书,能够带你回到一百年前的日本,实现一段虽然吵吵嚷嚷,但终究还挺愉快的神游。

曹曼

2015年2月

后记

夏目漱石说

《我是猫》最初连载于杂志《杜鹃》。本身就不是规规矩矩的小说,所以读者们任意翻开哪一页,都可以往下阅读。丝毫不影响情节的连贯。我原计划多写几篇之后再结集出版。无奈出版社催促得紧,自己又太忙,抽不出时间来,只好先出版这五章。

原本发表在杂志上的连载物,现在以单行本的形式再度出现在公众眼前,证明它本身还是具有发表价值的。虽然身为作者,并不方便评价《我是猫》的优劣,但是自己写的东西,能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本身已经非常欢喜。正是这个愿景,督促着我下定决心付梓出版。

特此感谢中村不折先生为本书几易其稿,创作插画;感谢桥口五叶先生出色的装帧设计。多亏了二位,本书才得以在文字以外,平添了许多别样的趣味。

《我是猫》还在连载时,就有素不相识的读者特意致信鼓励,甚至寄明信片给我祝福。自己写的东西能够得到大家如此喜爱,不胜感激。特此机会,向读者们一并致谢,感谢你们的鼓励和支持。

本书没什么情节,也谈不上什么结构,就像一只海参无头无尾,就算就此搁笔,都对全书没有任何影响。没准这些真的就是本书的全部了。不过,我依然打算忙里偷闲,继续写下去。趁猫还活着——猫还健壮——猫还愿意写的时候——继续写下去。

明治三十八年十月六日

续写《我是猫》的时候,本打算也写五章,分上下册两本一并出版。无奈一不小心写多了,出版社建议分为上中下三册出版。这其实属于商业上的考虑,对作品本身其实没有什么影响,于是同意了将本书作为中册出版。

写序的时候,脑海中浮现了一件事。我在伦敦居住的时候,为了抚慰病重的好友正冈子规,曾经写过两三封长信,描述伦敦见闻。在病床上郁郁度日的子规读完大喜,还拜托我多写一封:“知道你忙,不过我还想让你多写一封。”那时候子规已经病得很重,字里行间都透着悲惨抑郁。念着我们的昔日情谊,本打算满足他的小小要求,无奈身在异乡,哪有那么多有趣时光可言,正在我苦于下笔之时,传来子规逝世的噩耗。

我再次翻出这封信,信里是这么写的:

我快不行了,每天都止不住地悲伤,已经不再给报纸杂志写东西了。书信来往也中断了。好久不见。今夜突然有感而发,特意写信给你。你写给我的信非常有趣,读你的信是最近最让我开心的事情,没有之一。你知道的,我很早之前就向往着去欧洲看看。可惜身染重疾,终不能至。读了你的信,仿佛自己去了一趟欧洲,神清气爽。知道你忙,方便的话,趁我眼睛还能看得见,请多写一封好么?(知道你可能会为难)

明信片也已经收到。伦敦的煽地瓜吃起来如何?  不折(指中村不折。——译者注)现在住在巴黎的一座伊斯兰寺院里。他倒是表示很想吃鲣鱼干,但是应该没什么机会当面给他了吧。

虚子(指高滨虚子。——译者注)生了一个男孩。我给他取名为年尾。

炼乡死了,非风死了,大家都撇下我先走了。

也许我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就算见到,估计那时候我已经说不出话了。其实我现在活得很痛苦。我的日记里有一页,重重写了“古白日来(古白是比子规小四岁的弟弟,自杀而亡。子规此处表示弟弟在召唤他。——译者注)”四个字。

虽然还有很多想写,无奈病痛难忍,就此搁笔。

明治三十四年十一月六日写于灯下

东京子规

伦敦漱石兄亲启

也许加重了他的病痛。

子规如果读了《我是猫》,不知会作何感想。也许,他只想读我的伦敦见闻,对《我是猫》不感兴趣。不过,《我是猫》是我的成名作。倒不是说成名了就飘飘然,只不过对于以《墨汁一滴》暗中鼓励我的故友来说,把这本书烧给他,也许更好。古有“季子挂剑”,我准备将《我是猫》供奉在子规墓前,为五年前的芥蒂释怀。

子规死时,吟诵着丝瓜的诗句。所以现在世人也将子规的忌日命名为“丝瓜忌”,把子规供奉为“丝瓜之神”。十几年前,我跟子规曾经共同创作了俳句:

摇摇摆摆地高高悬挂枝蔓上丝瓜空余长

既然跟丝瓜这么有缘。那么我也愿意再作俳句一首,与《我是猫》一起献给子规。

稳稳当当地坐镇秋日大地上南瓜当称王

这句也是我彼时即兴而作。因为都有一个“瓜”字,所以丝瓜和南瓜应该是亲戚吧。既然是亲戚,将咏南瓜的诗句,供奉给丝瓜之神,也是情理中。所以我准备将它一并供在子规墓前。我不知道子规现在在哪里、正在做什么。他没有南瓜一样稳当的屁股,估计依然没有“坐镇”的机会吧。总之会有的,有了之后,得先一屁股坐稳当了,不再因别人的想法左右摇摆。子规已经脱离肉身束缚,不能再让他远远地为我担心。为了让这位故友安心,就此搁笔。

明治三十九年十月

《我是猫》下册明显薄了不少。出版社说这书原本就很灵活。建议我多写一些。就算是猫,一旦落入水缸去了那极乐世界,都不可能随随便便复活。如果因为页码不够,就让猫从水缸里爬出来,显然也有失猫的体面。猫落入水缸之时,漱石老师跟苦沙弥老师一样,都是教师。时至今日,极乐世界的猫的处境我无从了解,但是执笔写下此序的漱石老师已经不再当教师了。苦沙弥老师也许已经辞职,或者被辞退了都不一定。  世事变迁就像猫的眼珠一样变幻莫测。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可以去那极乐世界,也可以把薪水花光光。年底过去了,正月过去了,花朵凋谢,新叶又生。以后世界将如何变化,我不了解,只不过,水缸中的猫的瞳孔,应该可以凝固成瞬间的永恒。

明治四十年五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是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夏目漱石
译者 曹曼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42236
开本 32开
页数 4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2
CIP核字 2015085638
中图分类号 I313.44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00
141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8: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