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光主编的《选主批判(对当代西方民主的反思)》收入的12篇译文是从大量文献中筛选出来的,它们未必是反思选主体制文献中最有代表性的论文,但都发表于过去十年以内,且都是由学识渊博的著名学者撰写。作者们对真民主的关切远远超过那些披挂上阵的“民主十字军”斗士。在乌烟瘴气的西方主流意识形态遮蔽下,它们是一股若隐若现的清流。但愿本书的出版可以启迪国内学子的思考,为中国民主的发展另辟蹊径。
图书 | 选主批判(对当代西方民主的反思)/政法中国与世界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绍光主编的《选主批判(对当代西方民主的反思)》收入的12篇译文是从大量文献中筛选出来的,它们未必是反思选主体制文献中最有代表性的论文,但都发表于过去十年以内,且都是由学识渊博的著名学者撰写。作者们对真民主的关切远远超过那些披挂上阵的“民主十字军”斗士。在乌烟瘴气的西方主流意识形态遮蔽下,它们是一股若隐若现的清流。但愿本书的出版可以启迪国内学子的思考,为中国民主的发展另辟蹊径。 内容推荐 民主的含义从人民当家作主变成了多党自由竞争选举,民主变成了选主。任何人只要质疑选主的民主潜质,就可能会被扣上要么“反民主”的帽子、要么“民主原教旨主义”的帽子。然而,在其原产地,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选主体制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危机。即使像弗朗西斯·福山、汤姆斯·弗里德曼这样的坚定辩护者也不时显得忧心忡忡:更严肃的思考者则开始跳出选主框框,重新审视一些在他人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如民主到底是什么?选主究竟是不是一种恰当的实现民主的方式?实现民主还有哪些更有效、更可行的方式? 打开王绍光主编的《选主批判(对当代西方民主的反思)》,你将获得答案。 目录 “民主”的原初含义:做事能力,而非多数决 抑富督官:让精英重新对大众政府负责 革命、代表与现代民主制的根基 代表与民主:不稳定的联姻 超越选主:反思作为陌生权贵的政治代表 难以抓住的民主 混合宪制 vs.三权分立:现代民主的君主制与贵族制特征 超越选举威权主义:非民主体制的光谱 建构政治正当性:选举民主还是政府质量 政党的公共形象:一种必要的恶? 不平等加剧时代的美国民主 代议制民主真的民主吗? 译后记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选主批判(对当代西方民主的反思)/政法中国与世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绍光 |
译者 | 欧树军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4642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7 |
出版时间 | 2014-11-01 |
首版时间 | 2014-11-01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4 |
CIP核字 | 2014231348 |
中图分类号 | D08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4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