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尔科姆·安德鲁斯著的《寻找如画美(英国的风景美学与旅游1760-1800)》中,“追寻”如画美具有两层含义:追溯已被胡瑟和亨特所描述的运动,探讨18世纪诗歌、绘画和美学理论领域里的如画美趣味之演进——论及这一层时,则突出不列颠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压力如何抬升了英国本土景色在诗人、画家和旅游者心目中的价值。第二部分具有更浓厚的文献和掌故的色彩:追随第一批游客的足迹或所乘马车的辙印,前往英国最偏僻的地区寻访诗人和画家描绘出来的那些风景,也就是“如画的”风景。
图书 | 寻找如画美(英国的风景美学与旅游1760-1800)/艺术与社会系列/凤凰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马尔科姆·安德鲁斯著的《寻找如画美(英国的风景美学与旅游1760-1800)》中,“追寻”如画美具有两层含义:追溯已被胡瑟和亨特所描述的运动,探讨18世纪诗歌、绘画和美学理论领域里的如画美趣味之演进——论及这一层时,则突出不列颠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压力如何抬升了英国本土景色在诗人、画家和旅游者心目中的价值。第二部分具有更浓厚的文献和掌故的色彩:追随第一批游客的足迹或所乘马车的辙印,前往英国最偏僻的地区寻访诗人和画家描绘出来的那些风景,也就是“如画的”风景。 内容推荐 马尔科姆·安德鲁斯著的《寻找如画美(英国的风景美学与旅游1760-1800)》描写了英国趣味演化历史中一个有趣的时期,通过从当时各种旅行资料中收集的细节,十分生动地展现了18世纪后期上流人士的这一爱好。第一部分讲述18世纪英国如画风景的兴起,从诗歌、风景画等写到风景趣味的演变;第二部分以怀河谷地、北威尔士、湖区和苏格兰高地为例,考察了早期的如画风景之旅。在展现英国本土风景如何取代国外风景进入主流趣味的同时,也揭示出当时时兴的旅行活动与这种趣味变迁之间的密切关系。 目录 前言 致谢 插图目录 地图目录 第一部分 如画美的兴起 第一章 诗歌与英国风景之发现 第二章 风景画与如画美范式 第三章 如画美趣味之演进,1750一1800 第四章 旅行“必备” 第二部分 画境之旅 第五章 怀河河谷之旅:河景和废墟 第六章 北威尔士之旅:群山和游吟诗人 第七章 湖区之旅 第八章 高地之旅与莪相式崇高美 旅行文献精选 人物小传 关于参考文献的补充说明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寻找如画美(英国的风景美学与旅游1760-1800)/艺术与社会系列/凤凰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国)马尔科姆·安德鲁斯 |
译者 | 张箭飞//韦照周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4837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8 |
出版时间 | 2014-10-01 |
首版时间 | 2014-10-01 |
印刷时间 | 2014-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6 |
CIP核字 | 2014133072 |
中图分类号 | F595.619 |
丛书名 | 艺术与社会系列 |
印张 | 1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1 |
宽 | 154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13-565号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