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紫禁城魔咒
内容
编辑推荐

一百年来,中国最具想象力最不可思议的奇幻史诗巨著!神秘女作家隐居山中6年潜心创作。试读名人五千字隆重推荐:“白话文以来最值得阅读的作品!”

潇湘晨报、华西都市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媒体重点报道:最近两个月,无连载、无签售、作者简千艾无名气的“三无”现象级小说《紫禁城魔咒》,犹如在文坛扔了一枚“深水炸弹”,点燃了易中天、阎连科、韩寒、江南、陈凯歌、笛安、刘同、苏小懒、陆琪、饶雪漫、于正等各界名人的好奇心,纷纷传阅,交口称赞。

电商独家销售2个月破十万册,引爆万千读者口碑好评如潮!持续霸占小说新书热卖榜近24小时第一名!近7日第一名!近30日第一名!荣获终身五星最佳好书!问鼎新浪微博热词搜索榜冠军!影视版权遭50多家影视公司围追堵截!

读完本书,您会发现恨是一座迷宫,爱是唯一的出口,唯有爱,才能帮助我们找回内心的平静,与自己达成真正的和解,唯有爱,才能将我们拯救,才是我们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内容推荐

光绪皇帝新婚之夜,皇后在宫中偷吃木头,慈禧与太监将大臣们的灵魂装进瓶子里,而情窦初开的珍妃,开启了她谜一般的命运……

《紫禁城魔咒》的作者简千艾以不可思议的梦幻般笔触,向您展现了百年来中国文学罕有其匹的想象世界,爱,孤独,恐惧,痛苦,仇恨,奇特的故事,浸透在书中的每一页。在令人颤抖的阅读体验中,您将亲历般感受世上最奇异、最残忍的宫廷生活,目睹最伤心最美好又最绝望无助的伟大爱情。

读完本书,您会发现恨是一座迷宫,爱是唯一的出口,唯有爱,才能帮助我们找回内心的平静,与自己达成真正的和解,唯有爱,才能将我们拯救,才是我们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返魂

第二章 迷宫

第三章 咒语

第四章 邪灵

试读章节

醒来后,我看见我的身体,像一块打湿的布,平摊在狭小的活动铁床上。五六个穿白衣戴口罩的人围着它。我的身体看上去很小,忽然间缩小了,我睁大双眼,只是那双眼睛不再反射周围的影像。事实是,我正漂浮在我的上方,注视着自己。

从现在的角度看,我乌黑的长发铺散在洁白的床单上,像盛开的菊花。我的肤色变得很白,若是没有黑发的衬托,我几乎要消失在床单的白色里。我的轮廓浅浅地从一片惨淡中浮现,很像一幅刚开始绘制的水彩画。

当我离开身体,向上飘去时,并未感觉到与身体分离的痛苦与挣扎。这很奇怪,我没有努力挣脱身体,而是从身体里脱落了。与我一直以来的经验不同,我没有掉到床铺以下,相反,我向上飘去。我的漂浮没有分量,没有压力,没有局限,甚至,没有轻松感。现在,除了自由,我一无所有。房间朝南的窗户只打开了一个小缝隙,我想从那里飞出去。不,我其实并没有想飞的想法,是飞翔带动了我。飘浮在房间上空,以接近气体的方式悬浮着,我甚至没怎么担心。医院的味道太浓了,许多人的呼吸和药水重重的气味儿也没能拖住我,倒使我离缝隙又近了一步。不过,我碰到了一个金属圆形物,是天花板上的吊灯,我在这个地方耽搁了一下,顺便俯视整个房间。我忽然惊诧起来,我的嘴巴张得老大,这难道就是死亡吗?

这就是死亡。

可我还没来得及过二十岁生日。

我停下来,依偎在光亮的金属灯架上,出神地望着自己。

她也望着我,我在她的瞳孔里,是一个微小的光斑。

这么真切地看见自己,还是第一次。如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死亡,那么我应该回去,立刻回到躯壳,阻止死亡。虽然意识到问题很严重,我却只是转了转脖子,并未有所作为。脱离让人焦灼的疼痛,那些无边的痛苦,让我放心。是否要再次回到躯壳,这件事值得考虑。我一下子就了解了为什么有人在一瞬间就会死去,有人却是缓慢地徘徊在死亡里,还有人会死而复生。

如果人们知道死亡原来如此轻易,那么人们将不必惧怕死亡。就像现在的我,并不急于回到躯体中去,而是第一次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眼神,看着房间里发生的一切。

一群白色的人围着我。

这是医院的急救室,人们在我浅浅的轮廓里插入一些管子,一些金属夹子,一些奇怪的仪器。人们像蚂蚁一样忙碌着,目标全在我身上。然而人们不知道,我并不在那里。因此,任由人们怎么折腾,我却是无动于衷。一个离我最近的声音在指挥。从水泥地面传来纷乱的脚步声,移动氧气罐时沉重的摩擦声,旋转升高床铺的咯吱声,传遍我皮肤表面的电流声,护士敲碎小药瓶的声音,输液器里轻微的滴答声,这些,我听得十分真切。不过,这些声音都在一齐变慢,在一种热度里膨胀发软,成了烟雾。

离我最近的男声,在按压我的胸膛。浅淡的轮廓里,一双红色的手不断起伏。声音在远离我。周围蚂蚁一样的人渐渐停止了各自的动作,表情趋于平静,只有这双红色的手,还在有节奏地持续向即将消失了的轮廓内部,按压下去。

人们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侵犯我的,我在半空中想。可我不在那里。她是那拉,红色的手不断碰触她,褪去她身上的衣物,将她毫无遗漏地暴露在人们的视野里。在红色双手周围集拢的眼光已经分散,分散在那拉身上,蚂蚁们放弃努力,将目光投射到这身体固有的特质上来。她吸引了人们的视线。她即将消失的轮廓,这从未显现过的曲折身体的光线,那拉,第一次,以这种方式,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有人开始劝说华医生停下来,没有救了,屏幕上那道延伸的蓝线,只余下一点点不易察觉的起伏,跟一条直线并无区别。华医生紧盯屏幕,还在机械地用力。他来不及看一眼患者。当他再次抬起手臂,手碰到了那拉脖子上的项圈,一颗硕大的珠子,连同12颗小珠子四散奔离,从床单上滚落。房间里安静下来,珠子滚动的声音清晰可闻。蚂蚁们的眼神不自觉尾随声音而去,只有那双红色的手并未受到影响,还在以固有的节奏一起一落。

我最先听到了那声音,像一串好听的音符。我将视线转向窗户,窗外柳条随风舞动,洁白的柳絮自由纷飞。这是1993年温暖的4月,这个特别的一天,将只与我有关。柳絮雪花般飞舞,却并不落下,只在低空盘旋。在柳絮营造的白色风景中,我看见爸高大的身影和妈瘦小的身形。他们一路小跑,在白色的飞花中冲出一条小径,一直冲进医院急救室的屋檐。柳絮不动声色地弥合了他们身后的空隙,我听到了他们临近的脚步声。我想加人柳絮那样无目的的飞翔,南窗的缝隙又被风吹开了一些。只是几秒钟,我在瞬间的迟疑里,还是看见那颗珠子弧光一闪,向着幽暗的角落滑去。

我睁大了双眼。

如果有人留意,会发现那拉浅浅的轮廓里开始起了变化。那双眼睛里流露出紧张,还有逐渐增强的近乎贪婪的欲念。哦,不!我发出一声叹息!我强烈地感到,我身体里一个重要器官遭到了抢夺。别动它,它是我的!我向下俯冲,伸开手臂,阻止那颗滚动的大珠。哦,不!我叫道。然而,我被抓住了,被有形,被确定的形式围困。我被迫呼吸,感受到实在的限制沉重而疼痛,我跌入肉身,虚脱感在体内蔓延,难闻的气味哽在喉咙里。我必须将这气味吐出去。我真的吐了起来,一些液体从我半张的嘴里流淌出来。

气体状的我消失了,飘浮在半空的我坠落,与身体合二为一。我活了过来,我的声音像喘气与叹息,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把它环给我!”

P2-5

序言

在为《紫禁城魔咒》定稿的一个晚间,我想起一件往事。

我想起初来北京时,背包里装着的三本经书。这三本书放在书格中,除了纸页发黄,差不多还是先前的样子。一本《白话庄子》,一本《白话金刚经》,一本《英美名诗一百首》。最后一本亦可称为外国诗经。这是命运的暗示。很多年以后,我恍然悟出,事情原来是这样的,紫禁城的故事,是从我将三本经书放进背包的那一天、那个时刻开始的。那时我背上背包,穿过夏天,风雨兼程,对日后的写作,对更为遥远的紫禁城魔咒,根本一点都不知道呢!

我十分确定,《紫禁城魔咒》的写作,是从2009年5月1日开始,到今年5月定稿,刚好4年。时间很长,我想,如果写作之初,我若知道这本书需耗时4年,恐怕会止步不前。但恐怕不止4年。在翻阅当初为此书购置的资料时,我发现,有本书,扉页上标有“08年2月”的字样。这行小字颠覆了我的记忆,拉长了我与此书共处的时间。我不曾想过,会与一本书共处这么久。不会的,不会是5年,真正的写作,应该是4年。在写作的4年里,《紫禁城魔咒》最初的名字,是《叶赫那拉》。是叶赫那拉这个名字陪伴我,推动我,消耗我。动笔后,我放下它,大约有半年之久,断续,又放下,有时一月,有时一周、两周。写作一旦放下,就是空白。写作随时面临中断,许多事、生活,力图将我推向写作的反面,使我反抗写作,想要回到平庸里来。

从动笔伊始,我一直不知道这个故事。为了看清整个故事,我不得不动用许多文字、章节,追上它。我对故事和写作怀着好奇。我跟在故事后面,不知道写作的终点在哪里。这种情状,犹如在大海里独自漂流。我时常想逃离大海。我抛出许多漂流瓶,人物,帮我寻找正确航线。每一个岛屿都是陌生的,我经过它们,缓慢地,写作在靠近最后一块陆地。

故事终至真相大白。

我时常想,是谁在推动写作,使写作取胜,最终迎来飞翔?

不是我,我确定,是写作,是写作本身。写作通过我试图回答一个问题,你是否能让它飞起来,让写作,让文字,让它起飞?

写作问我,我力图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答案在写作里。那双飞翔的羽翅也在写作里。

我回答了写作的问题,在漂流中实现飞翔。我没有预设的故事,没有人物,任由写作带领,抵达真正的写作空间。飞翔。在《紫禁城魔咒》第十二章,最后一个大故事,我终于无拘无束,顺应了写作,满足了写作。我驾驭写作,在暗黑与朝霞中并进,只为回到梦的开端,魔咒开始的地方。

那也正是,我将《白话庄子》,将《白话金刚经》,将《英美名诗一百篇》放进背包,独自启程,要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的时刻。

这漫长的篇幅,美与想象,我愿归为《白话庄子》。时间的概念,我要归入《白话金刚经》。小说的形式,我要归于《英美名诗一百篇》,它引发和预示了我后来的阅读。小说的结构,类似打开的中国盒子,里面又放着一个盒子,排列着更多的盒子,每个盒子,都是奥秘与礼物。这些,我要归由故宫的建筑群落。

尽管,我已经用写作回应了庄周,我还是愿意以一首诗歌,再次传递敬意。为了美和自由。

《蝴蝶》

我皮肤下裹着一只蝴蝶。

我手心里捂着一只蝴蝶。

我指甲里有一只蝴蝶在跳舞。

从一块石头飞至另一块石头。

我脚底压着一只蝴蝶,每走一步,都举步维艰。

我衣服里藏着一只蝴蝶,跳动着,轻拍翼翅。

花盆里,我种了一只蝴蝶,它要喝水时,就喂它水喝。

树枝上,也放好一只蝴蝶,每天早上,7点23分56秒,

准时讨要十三又五分之一的黍米。

米总是新的,像天空一样。说着话儿,蝴蝶来来往往,

说着话儿,蝴蝶睡去,又醒来。

我皮肤下裹着一只蝴蝶,手心里攥着一只蝴蝶,

你想看时,它已飞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紫禁城魔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简千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100996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2014100233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0
15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