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昌安编著的这本《老牛湾(升级版)》主要为读者介绍了旅游名胜老牛湾的战略地形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老牛湾不仅被称作“天下第一湾”和“中国的科罗拉多”,而且还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两大象征——黄河与长城牵手的地方,从而构成一个意蕴丰富的“中国结”。
图书 | 老牛湾(升级版)/山西旅游风景名胜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田昌安编著的这本《老牛湾(升级版)》主要为读者介绍了旅游名胜老牛湾的战略地形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老牛湾不仅被称作“天下第一湾”和“中国的科罗拉多”,而且还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两大象征——黄河与长城牵手的地方,从而构成一个意蕴丰富的“中国结”。 内容推荐 《山西旅游风景名胜丛书》本着准确、生动、简明、实用、图文并茂的原则,旨在为那些已经进入山西旅游景区或景点的游客起到实地导游和现场解疑的作用,同时也为那些因条件所限暂时尚不能实地旅游的朋友们起到一种神游的作用。由田昌安编著的这本《老牛湾(升级版)》就是该丛书之一,介绍的是黄河入晋第一村老牛湾。 目录 黄河长城牵手的地方——老牛湾 一则美丽而神奇的民间传说 一个厚重博大的“中国结” 一座丰富多彩的石头博物馆 九边之一太原镇驻地——偏头关 山前山后十六州,天涯尽处是偏头 控弦自昔称雄镇,设险而今号极边 升平定忆燕然事,代代英雄自古今 享誉华夏的军事建筑——古长城 长城密度之大全国称冠 长城设施之全举世罕见 长城保存之好令人瞩目 山西最早的互市口岸——水泉堡 明代长城的重要隘口 蒙汉贸易的重要场所 口内口外的重要通道 引黄入晋工程取水处——万家寨 万家寨、万世德与敕旨龙华盛会 创多项世界之最的水利枢纽工程 熔历史与现代于一炉的独特景观 后记 封二 老牛湾古村游览图 封三 偏关县旅游景点 试读章节 由西而来的黄河“碰壁”回头之后,并未一直向西,而是转了一个几近360度的圆圈,结果便圈出一个独立于水中的半岛。从空中俯视,半岛及四周山水很像是古人所绘的太极图,文人们便将其称为“太极湾”(图1—6)。如此奇特的自然景观,在“九十九道湾”的黄河流域绝无仅有,于是又有人誉之为“天下黄河第一湾”。因其四面临水,一线通陆,宛若一个硕大的天然盆景,所以也有人将其比之为“中国的科罗拉多”。而老百姓却有老百姓的思维,由于半岛鼓鼓囊囊,由低到高逐步聚拢,形似一个大包子,因而把它叫作“包子塔”。 “塔”上有村,属内蒙古准格尔旗管辖。民间相传,过去包子塔十分富足,而四周的村寨却大都贫困,人们觉得原因就在于这些村寨的风水全被“包子”给“包”走了。于是四周村寨便纷纷改名,什么“大嘴”“小嘴”“上嘴”“东长嘴”“牛上嘴”“马道嘴”“邓家嘴”“刘家嘴”“秦家嘴”“孟家嘴”“柏家嘴”“马圈嘴”“嘴儿上”——无一例外都带一个“嘴”字,意在把“包子”“吃”了“吞”掉,最后竟形成“七十二嘴合围包子塔”的局面。无奈,包子塔人就建造了一座庙宇,天天供奉祭拜,以求神灵保佑。但终究“好汉架不住人手多”,包子塔还是日渐衰落。 其实呢,包子塔的富足和衰落,归根结底还是缘于老牛湾。清代以降,随着走西口移民大潮的逐步高涨,黄河航运也越来越兴盛。老牛湾得天独厚,河水深且水流相对平缓,吃水再深、吨位再大的船只也能停靠,老牛湾渡口便成为晋陕大峡谷中一个重要的良港码头和商品集散处。鼎盛时期,每天要停泊三四十只大木船。食盐、胡油等货物在这里卸下来以后,先走陆路运到偏关县城,然后再由偏关转运平鲁、五寨、朔州、大同、忻州、太原。也有的船只会沿黄河继续南下,但由于从喇嘛湾到河曲龙口这一段,特别是老牛湾一带,湾多浪急,暗礁最多,外地的扳船汉无不闻之变色,望而生畏,于是便形成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任何船只要进入山西,必须先雇用喇嘛湾的扳船汉将船护送到老牛湾,再换上老牛湾的扳船汉掌舵下行,经万家寨一直护送到关河口以至河曲的龙口才下船上岸。所以尽管走河路扳船是一种九死一生的危险职业,但与其他家无隔夜粮的贫苦百姓相比,扳船汉们的光景便堪称“富足”。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公路、铁路的开通,黄河上的航运业无可奈何地逐渐走向衰落,扳船汉们的日子便也跟着衰落下来。 航运业衰落了,但包子塔和老牛湾的迷人风姿却并未改变。特别是下游与之相距15公里的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使得河水倒灌,从老牛湾到万家寨之间高峡出平湖,水面平如镜,成为泛舟游憩(qi)的绝好去处。置身舟上,仰头望去,但见两岸断壁悬崖,惊心动魄,奇观异景目不暇接,成为晋陕大峡谷中最为瑰丽壮美的一段。 同时,因地处边陲,且形势险要,老牛湾还理所当然成为历朝历代的屯兵驻守之地。《山西通志》载:“老牛湾堡北至边墙(长城)500米。”明成化三年(1467年),偏头关总兵王玺在此修筑边墙;明崇祯九年(1636年),偏头关兵使卢友竹又在此建造老牛湾堡,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图1-8)。城堡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堡墙为长石条砌筑,高约10米,甚是坚固雄伟。城堡四个马面向外突出,堡东和堡南各开一门,上面建有炮台。其东接另一戍边重镇滑石涧(Jian)堡,西临黄河岸,东面和南面边墙沿线烽燧密布,遥相呼应。如有战事发生,烽火台上便狼烟四起,一站接一站迅速传到南面的万家寨和东面偏头关的“虎头墩”。明代时,这里设防守一员,兵丁150人。即便是到了清代,边备开始废弛,这里依然设立把总一名,兵丁76人,战马两匹以及火炮119门。如今,城堡虽已塌落,但仍有堡门、瓮城、古城墙等遗存(图1—9)。其中,保留最为完好的是位于古堡北端的望河楼。 P8-11 序言 1998年孟春,《山西旅游风景名胜丛书》问世。弹指一挥间,这套跨世纪的旅游文化丛书已出版53种,总字数逾两百万字,总图片超千幅。包括了山西省一大批著名旅游景点或景区,发行量近百万册,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和晋版优秀图书奖,至今常销不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山西旅游文化图书的一个品牌。许多读者对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14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空前高涨,消费结构明显不同,旅游市场变化很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号角响彻神州大地,如春风拂过大江南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已经来临,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路径业已确定。《山西旅游风景名胜丛书》对山西旅游业发展曾经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文化在发展,读者需求在提高。因此,我们决定出版《山西旅游风景名胜丛书》(升级版)。为了体现时代特色,满足一般游客需要,升级版做了以下改进:一是在内容上突出重点、亮点,不求面面俱到。二是增加大量图片,并用四色印刷,以达到以文解图,以图释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三是在行文色彩上,避免呆板、生涩的学究气,采用灵动活泼的散文笔法。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钟灵毓秀,风光独特。这里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和中国地上文物博物馆,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71处,居全国之首。这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这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这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现存两座古城之一的平遥古城;这里拥有华夏名山、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这里拥有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这里拥有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关帝庙;这里拥有举世公认的艺术瑰宝——永乐宫元代壁画;这里拥有历代修筑的长城3000多千米和雁门关等众多著名关隘;这里拥有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丰富而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这里拥有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吉县黄河壶口瀑布;这里拥有华北地区唯一保存的一片原始森林…… “人说山西好风光”,“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山西人民笑迎天下游客,走进娘子关,感受灿烂的三晋文化,领略独特的自然风光,体验淳朴的山西民情,分享晋善晋美之愉悦。这就是《山西旅游风景名胜丛书》改版提升的目的所在。 《山西旅游风景名胜丛书》(升级版)编委会 2012年季春 后记 我是土生土长的忻州人,而且一直在忻州工作。但实话实说,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对属忻州市管辖、老牛湾所在的偏关县并不了解。 忻州市共有14个县、市、区。对于这14个县、市、区,人们又有个约定俗成的划分,叫“东六县”和“西八县”。东六县因有忻定盆地,相对而言土地较为肥沃,交通较为方便,经济较为富裕;西八县则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经济亦较为落后。20世纪80年代全国性的扶贫工作启动后,“西八县”无一例外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就是明证。这一状况,不可避免地对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百姓生活艰辛,文化亦欠发达,便成为我对西八县的总体印象,其中又尤以偏关为甚。不是吗?全县总面积中,中低山区占28.8%,岛状孤山和黄土峁梁丘陵区占52.8%,山间宽谷阶地区仅占18.4%,上苍如此安排,任谁都没有办法。 可是,随着到偏关次数的增多,随着与偏关人和偏关山水接触的深入,我逐渐发现,偏关并不“穷”,偏关“富”着呢!如诗如画的老牛湾,古朴雄伟的古关楼,遍布县境的长城遗迹,浩大恢宏的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哪一处不让人流连忘返,哪一处不蕴含着无数的历史密码,哪一处不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如此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别有风味的精神食粮,在其他地方很难轻易见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未到此山中。”我为自己的浅薄感到羞愧,我应该为自己对偏关的误读“赎罪”。 在成书过程中,顾全罗、卢银柱以及摄影李爱民等偏关文友,给我以极大帮助,在此我要由衷地说一声“谢谢”。同时我也深知,由于素材收集的不到位,选材也欠严谨,再加上文笔的拙劣,这本小书不一定已将应该反映的东西充分反映出来,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不过,我敢断言,您若有兴趣到偏关实地走一趟,转一圈,看一遍,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到此一游,此行不虚! 田昌安 2013年5月1日于忻州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老牛湾(升级版)/山西旅游风景名胜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田昌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西经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67746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6 |
出版时间 | 2014-03-01 |
首版时间 | 2014-03-01 |
印刷时间 | 2014-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36 |
CIP核字 | 2014015226 |
中图分类号 | K928.702.54 |
丛书名 | |
印张 | 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西 |
长 | 210 |
宽 | 139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