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解史记(解读中国人的史诗全新图解)
内容
编辑推荐

300张手绘插画,近百张示意图表,揭示沧桑历史背后的真实

司马迁编著的《图解史记》中插入300张手绘插画和近百张示意图表,生动有趣地解读历史,以图示意,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阅读起来也更加轻松。

一页文字一页图解,感受读史新体验,把握《史记》之精髓

《图解史记》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浓缩130卷《史记》的精华,采用“一页文字一页图解”的全新编辑方式,深度解析各王朝的兴衰成败,帝王将相诸风流人物的命运起伏。

内容推荐

《史记》这部“史家之绝唱”,是太史公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的发愤之作,他创制了后世效仿的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史书体制,以一个史家的责任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名著,被认为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传记、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编著的《图解史记》按照原著的五大体例,将正文分为综述、本纪、世家、列传、书等五大部分,并将表作为附录附在书后。同时,它将130卷《史记》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浓缩,抓住历史发展大势,重点解析关键的历史转折点和英雄人物,生动讲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除此之外,本书还采用了“一页文字一页图解”的全新编辑手法,让您更加轻松地读瞳《史记》,并从中获得人生智慧。

目录

《史记》中的历史轨迹

《史记》中的风流人物

由文物看《史记》中的历史

编者序:中国的史诗

本书内容导航

第1章 综述:史家之绝唱

 1.千古太史公:司马迁

 2.成就一家之言:特色撰史思想

 3.时势造就的伟大史书:盛世汉王朝

 4.史书体例的划时代:纪传体

 5.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从黄帝到汉武帝

 6.无韵之离骚:史书也能有文采

 7.司马迁是良史的楷模:直笔书写历史

 8.《史记》中的悲剧英雄:独有的悲剧意识

 9.中华民族的不朽精神:展现各种历史人物

 10.多种题材的典范:文学影响

 11.创造中国式语言:千古名句

 12.研究古代的依据:翔实的史料

 13.说不尽的《史记》:后世的研究

第2章 本纪:家事国事天下事

 1.帝王们的历史:本纪概说

 2.中国历史的开端:五帝时代

 3.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

 4.成于汤亡于纣:商朝

 5.中国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

 6.崛起中国西北角:秦国

 7.中国始皇帝:秦始皇

 8.乘势而起的西楚霸王:项羽

 9.大汉王朝建立者:刘邦

 10.女主临朝第一人:吕后

 11.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12.一代雄主:汉武帝

第3章 世家:你方唱罢我登场

 1.诸侯们的历史:世家概说

 2.成败一夫差:吴国

 3.姜子牙的后代们:齐国

 4.周公旦的子孙们:鲁国

 5.北方的诸侯国:燕国

 6.舜帝的后代们:陈国

 7.乱世中的小国:卫国

 8.商朝的后裔.棠国

 9.春秋时的大国:晋国

 10.南方的霸主:楚国

 11.争霸东南:越国

 12.春秋初期的小霸主:郑国

 13.战国中的强国:赵国

 14.战国七雄之一:魏国

 15.在夹缝中生存:韩国

 16.卜筮来的诸侯:田齐

 17.至圣先师:孔子

 18.揭竿而起第一人:陈涉

 19.皇帝的女人们:外戚

 20.刘邦的长子:齐悼惠王

 21.大汉第一功臣:萧何

 22.萧规曹随:曹参

 23.大汉第一谋士:张良

 24.奇谋善变的汉相:陈平

 25.再造汉室的良臣:周勃

 26.汉景帝的儿子们:五宗

第4章 列传:赢得生前身后名

 1.数风流人物:列传概说

 2.不食周粟:伯夷和叔齐

 3.良相的标准:管仲和晏婴

 4.道家二圣:老子和庄子

 5.法家集大成者:韩非

 6.兵家之祖:孙子194.

 7.智斗同窗:孙膑

 8.出将人相未谋身:吴起

 9.复仇人生:伍子胥

 10.严法兴秦的改革家:商鞅

 11.三寸之舌左右天下大势:苏秦和张仪

 12.一将功成万骨枯:白起

 13.秦统一六国的主将:王翦

 14.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孟子和荀子

 15.养“士”的贵族:战国四公子

 16.从厕所中走出的秦相:范雎

 17.助燕伐齐:乐毅

 18.赵国双杰:廉颇和蔺相如

 19.乱世中的高士:鲁仲连

 20.同是天涯沦落人:屈原和贾谊

 21.经国巨贾:吕不韦

 22.士为知己者死:刺客

 23.上蔡黄犬不复牵:李斯

 24.威震匈奴的秦将:蒙恬

 25.权利腐蚀了友情:张耳和陈馀

 26.大汉第一名将:韩信

 27.不能在马上治天下:陆贾

 28.一对冤家:袁盎和晁错

 29.万石之家:石奋

 30.医家的开山祖师:扁鹊

 31.外戚官场斗:窦婴和田纷

 32.飞将军至死未封侯:李广

 33.来自北方的威胁:匈奴

 34.大汉抗匈二名将:卫青和霍去病

 35.叫板诸侯王:主父偃

 36.汉武帝的铁腕民族政策:四夷

 37.大汉第一才子:司马相如

 38.父子两代皆反叛:淮南王

 39.做官的榜样:循吏

 40.大汉第一直臣:汲黯

 41.汉初儒生众像:儒林

 42.皇帝的鹰犬:酷吏

 43.凿通西域:大宛

 44.活动于民间的侠士:游侠

 45.皇帝的男宠:佞幸

 46.富比王侯:货殖

第5章 古代文明汇总

 1.古代经国大事:书体概述

 2.中国式的行为规范:礼

 3.治理教化的工具:乐

 4.依循天地的法度:律

 5.依天象分割一年:历

 6.天人合一的星相:天官

 7.歌功颂德的祀典:封禅

 8.古人的水利事业:河渠

 9.汉初的经济政策:平准

附录

 一、司马迁年表

 二、帝王世系表

 三、历史简表

试读章节

据司马迁自述,其世系可以追溯到五帝之一的颛顼时代,始祖是从颛顼直到夏商的重黎氏,主要职责是掌管天地时令。到了周代,重黎氏的后嗣有个封于程的名叫休甫的人,做了司马这个官,从此以司马氏为姓。西周宣王时,司马氏重掌史职,世守其业。周王室内乱后,司马氏分散到了各个诸侯国。至司马迁九世祖司马错时,开始弃文从武,之后,司马氏家族开始衰落。到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时,又转而弃武从文,重操起先祖旧业,以图重振家族雄风。在汉武帝时,司马谈被任命为太史令,成为汉王朝的重要官员之一,也实现了其重振家学的愿望。

司马谈援引《诗经》中的“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为儿子取名“迁”,希望他能登上可以扬名天下的位置。也是这个原因,司马迁从小就受到父亲严格的教诲,十岁起,就开始诵读《左传》《国语》等古籍;其后,司马谈还为他请了两位赫赫有名的儒学大师孔安国和董仲舒为师。由于家学的影响,又有两位大儒的悉心教导,再加上个人的勤奋好学,二十岁时司马迁已是才华横溢的年轻学者了。按照当时读书人的“游学”惯例,二十岁的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开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旅行。他先后探访了屈原遗迹、舜帝旧迹、韩信故乡、孔子故居、汉高祖发迹之地,最后返回长安。通过这次游历,司马迁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阅历,搜集了许多遗文古事,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为《史记》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要去泰山封禅。本来这样的盛事应由太史令主持,但由于司马谈在途中生病,只好在洛阳休息。司马谈自知来日无多,便招来司马迁,临终之时,他除了悲痛自己不能亲自参加封禅大典之外,还嘱咐司马迁一定不要辱没祖宗的太史使命,要写出一部光耀千秋的通史著作。从此.司马迁就开始为这个使命而努力。

司马迁在汉武帝时,先是做侍卫皇帝的郎官,很得汉武帝的赏识,后来汉武帝还派他以“特使”的身份出使西南夷。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为父守孝三年后,接替其父太史令的职务。当时的太史令不仅掌管朝廷的文书档案,而且还负责天文、历法、星占等事务。司马迁上任伊始,发现当时通行的颛顼历误差很大,他就和一些大臣联名提议修改旧历。经汉武帝同意后,司马迁开始主持创制新历。为此,他专门邀请当时的星占、历算专家等二十余人组成改历小组。一年之后,创成太初历并推广,此历一直沿用到清朝,在科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改造历法完毕,司马迁开始致力于《史记》的写作。然而刚刚进行了四年左右的时间,就祸从天降,司马迁被捕入狱。起因是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西征匈奴,军中都尉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在一次长途奔袭时,陷入了敌人的重兵包围之中,虽然他与士兵奋勇杀敌,但终因实力悬殊而被迫投降。消息传到朝廷,汉武帝大怒,不少大臣也斥责李陵为逆臣。司马迁平时和李陵并未有太多的交往,但认为他有国士之风,于是便站出来为李陵辩解,结果却以“诬罔”之罪被关进监狱。

司马迁下狱后,朝廷并没有对其判刑,只是将其一直关在狱中。汉武帝后来又派公孙敖深入匈奴,打算迎回李陵,结果公孙敖作战失利,为了推卸责任,公孙敖就说是李陵在匈奴教单于制造武器所致。武帝未加详查,立即下令将李陵家灭族,并判司马迁腰斩之刑。根据汉律,凡被处以死刑者,可以交纳赎死金或接受宫刑来免除一死。司马迁为官清廉,自己无钱赎罪,同僚也惧于汉武帝而不敢借钱于他,所以唯一的活路就是接受宫刑。在忍辱苟活和从容赴死之间,司马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了不辱先祖的事业,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甘愿接受这种为世人所不齿的刑罚。司马迁出狱后,汉武帝也似乎觉得自己的做法有失公允,让他出任中书令一职。职位虽高,但他并未感到快乐,而是处于极度的痛苦之中。后来,他终于从个人的悲怨中解脱出来,献身于《史记》的编纂,成就了“史家之绝唱”。P24-26

序言

中国有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也有浩瀚的史书记载了这些历史,《史记》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南宋史学家郑樵认为“六经之后,惟有此作”,鲁迅先生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给予了它最精练的评价。

《史记》是太史公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的发愤之作,他创制了后世效仿的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史书体制,以一个史家的责任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名著,全书文辞优美,善叙事理,善描人物,被认为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传记、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尚书》《春秋》《国语》等早期史书只记录了某一个时期的历史,内容也相对简单和单调。《史记》则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同时,它所记载的地理范围也突破了旧有史书的限制,西至中亚,东到朝鲜,北到大漠,南接越南,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内容上,《史记》不仅记载了重要政治、军事事件和帝王将相的事迹,更将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人物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史书中,从而可以使后人对三千年的整个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的历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历史更替,世事归真亦归正,历史过程不是单纯的事件过程,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读史就是要深思纸背后面的深意。《史记》就是一部力透纸背之书,通过古人的故事,让人知道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去适应时代,如何去建功立业,如何成就一番伟业,所以读史要从《史记》开始。

为了让读者能更好地对《史记》有深刻的感悟,读出历史的真意,以古为鉴,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我们出版了《图解史记》这本书。本书分为综述、本纪、世家、列传、书五大部分。综述部分解析司马迁及《史记》的成书过程、中心思想、历史价值等;本纪部分解析帝王们的历史,探寻朝代盛衰的轨迹:世家部分解析诸侯显贵的历史,讲述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汉初外戚显贵和功臣的史实;列传部分解析历史人物和少数民族等,述说他们如何适时而起,留名青史的;书的部分解析古代经国大事,总述古代文明的成就。《史记》中表的部分,整理后附在附录中。

本书最具特色且最让我们引以为豪之处,是通过一张张生动的图解与表格,使您能够准确又轻松地掌握我们所想要传达的重点,您不会再有枯燥乏味之感。最重要的是这种全新的体验,或许会让您对历史产生莫大的兴趣,增加您的智慧。

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阅读享受,我们对如下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如何挑选《史记》中最有代表性的篇章?

◆如何用图画和图表来解析历史人物?

◆如何把历史事件说得更丰富?

◆如何让史书读起来更有趣?

作为本书的编者,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广泛地搜集资料,参考各方观点,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但由于《史记》内容庞大,编者能力水平有限,且某些资料也很难搜集齐全,所以我们在编写本书时,难免有一些疏漏,有些观点也有待商榷。

我们诚恳地希望读者能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享受。

编者谨识

2015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解史记(解读中国人的史诗全新图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西汉)司马迁
译者
编者 图解经典编辑部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47734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2015040484
中图分类号 K204.2-64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