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会鹏教授编著的《中国人与印度人(文化传统的比较研究)》是一部比较研究著作,分为“上编观念文化传统”和“下编社会文化传统”两大部分。全书从比较文化传统的角度研究中国人和印度人。为使我们的分析更有效,在进入正题之前,有必要对贯穿本书的“人”、“文化”和“传统”几个核心概念做一探讨。
图书 | 中国人与印度人(文化传统的比较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尚会鹏教授编著的《中国人与印度人(文化传统的比较研究)》是一部比较研究著作,分为“上编观念文化传统”和“下编社会文化传统”两大部分。全书从比较文化传统的角度研究中国人和印度人。为使我们的分析更有效,在进入正题之前,有必要对贯穿本书的“人”、“文化”和“传统”几个核心概念做一探讨。 内容推荐 尚会鹏教授编著的《中国人与印度人(文化传统的比较研究)》是一部比较研究著作,分为“上编观念文化传统”和“下编社会文化传统”两大部分,上编主要叙述了印度的宗教传统、佛教在中印两国的命运、印度教对理想人生的设计、两国的审美传统和思维方式差异及科学技术传统,下编主要讲述中印两国的亲属集团、婚姻、性文化、道德、社会群体的凝聚与分离、政治文化传统和对外反应模式。 在分析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古老文化传统的一些重要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之后,作者指出,今日这两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其古老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传统决定着这两个国家的发展道路。从人类面临的世界性的问题来看,包括中印两个国家在内的人类社会目前的发展模式是有局限性的,人类需要新的文明,而中印这两个古老的文化传统对新文明的出现或许可提供某些借鉴。 目录 绪章 一 “文化”、“传统”与“人 二 “传统”的构成及嬗变 三 “传统”的分类 四 研究方法:“基本假设”与比较的方法 五 目的:跨文化理解的尝试 上编 观念文化传统 第一章 宗教传统 一 “超自然中心 二 神明的性格 三 印度教之“梵”与道教之“道 四 讨论 第二章 佛教在中印两国的命运 一 佛教在两国的命运 二 佛教在印度的消亡和在中国兴盛的原因 三 佛教在中国的变异及其原因 四 讨论 第三章 解脱与印度教对理想人生的设计 一 解脱 二 “四生活期”与理想人生的设计 三 理想人生的设计与个人的实际生活 四 讨论 第四章 审美传统 一 神与自然 二 “味”与“神韵 三 抽象与具象 四 “动”与“静 五 简洁与冗繁 六 讨论:对今天的影响 第五章 思维传统 一 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 自我、他我与普遍自我 三 空想与现实 四 “形而上”与“形而下 五 服从普遍真理和获得确实感 六 讨论 第六章 科学技术传统 一 印度科技的主要成就及科技传统的特点 二 中国科技的主要成就及科技传统的特点 三 文化传统与科技发展:东西方科技的不同道路 四 讨论 下编 社会文化传统 第七章 亲属传统 一 印度教徒的亲属体系:与中国人亲属体系的相似之处 二 印度教徒亲属集团的特点 三 宗族组织 四 讨论 第八章 婚姻传统 一 对妇女和婚姻的看法 二 嫁妆与彩礼 三 “萨蒂”制度与守寡制度 四 种姓制度对婚姻的影响 五 近代以来的妇女运动与妇女地位的变化 六 讨论 第九章 性文化传统 一 一个假设 二 性与神 三 崇拜与恐惧 四 纵欲与禁欲 五 艺术与性 六 性文化传统的影响:印度强奸案引发的思考 七 讨论 第十章 道德传统 一 道德主体 二 “债”与“恩 三 “法”与“报 四 “耻”与“心惑 五 “泛道德主义”与“超道德主义 六 讨论 第十一章 社会群体的凝聚与分离 一 文化传统与社会群体的凝聚 二 地缘群体的凝聚 三 民族群体的凝聚 第十二章 政治文化传统 一 社会运动的特点 二 对帝王的态度 三 “婆罗门至上”与“皇权至上 四 “大民主”与“小民主 五 讨论: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 第十三章 对外反应模式(古代) 一 共同的命运:来自北方“行国”的挑战 二 不同的反应方式:积极抵抗与消极抵抗 三 挑战者的命运:同化与并立 四 一般效果:凝聚与分裂 第十四章 对外反应模式(近代) 一 政治上的双重作用:统一与分裂 二 意识形态的撞击 三 “条约港”的不同作用 终章 走进21世纪的亚洲两巨人 一 亚洲两巨人的崛起 二 意识形态传统与社会发展 三 社会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 四 对一种新文明的期待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一 拼音文字词汇 二 汉语词汇 初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人与印度人(文化传统的比较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尚会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680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6 |
出版时间 | 2015-02-01 |
首版时间 | 2015-02-01 |
印刷时间 | 2015-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8 |
CIP核字 | 2014280059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6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