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由袁志伟撰写。“以民为本”理念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尤其是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在抑制君主专制、稳定社会秩序、保障民众安居乐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近代中国的民族和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的借鉴。可以说,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精华,这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书 | 以民为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以民为本》由袁志伟撰写。“以民为本”理念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尤其是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在抑制君主专制、稳定社会秩序、保障民众安居乐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近代中国的民族和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的借鉴。可以说,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精华,这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序 一 以民为本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商周时代民本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孔子的民本思想与其“德治”说 第四节 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其“仁政”说 第五节 苟子对儒家民本思想的深化 第六节 墨、道、杂、法等家的民本思想及其与儒家的分际 二 秦汉时期的民本恩想 第一节 贾谊的民本思想 第二节 《淮南子》中的民本思想 第三节 司马迁的民本思想 第四节 董仲舒、王符等人的民本思想 三 唐宋时期的民本思想 第一节 唐太宗的民本思想与“贞观之治” 第二节 柳宗元和韩愈的民本思想 第三节 李觏和张载的民本思想 第四节 王安石、苏轼的民本思想 四 明清时期的民本思想 第一节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 第二节 王夫之的民本思想 第三节 顾炎武的民本思想 第四节 唐甄的民本思想 五 中国近现代的民本恩想 第一节 康有为的民本思想 第二节 谭嗣同的民本思想 第三节 梁启超的民本思想 第四节 孙中山的民本思想 第五节 章太炎的民本思想 结束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以民为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袁志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习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470433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4 |
出版时间 | 2014-10-01 |
首版时间 | 2014-10-01 |
印刷时间 | 2014-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 |
CIP核字 | 2014015616 |
中图分类号 | K203-49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35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