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松开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爱情小说集,收录作者鲍贝的中短篇小说九部,包括《松开》、《一只来自中国的瓶子》、《我爱张曼玉》、《深井里的蛇》、《曼陀罗》、《四婶》、《空瓶子》、《撕夜》、《男人是口井》。这些小说均描写了“生活在城市深处的人”的爱情故事。

翻开本书,看北岳爱情小说,来一场风花雪月。

内容推荐

《松开》收集了作者鲍贝中短篇小说9部,以描写“生活在城市深处的人”的爱情故事为红线。几个爱情故事充满了残缺和不完整,但正是这种残缺和不完整才更揪挂、牵扯读者的心。在鲍贝的小说中,你几乎不会获得任何慰藉,看到的是在物化的城市中,爱的无望和挣扎。也许,正是这悲情的小说才让读者不得不再一次思考爱的古老本意。

目录

爱的无望与挣扎——鲍贝中短篇小说的气质及其他/续小强

松开

一只来自中国的瓶子

我爱张曼玉

深井里的蛇

曼陀罗

四婶

空瓶子

撕夜

男人是口井

试读章节

推开我那扇铝合金防盗门时,我的步履还算平稳。我把她安置到我的床上,摇摇晃晃地去泡了两杯热茶。听说茶能醒酒。然而,我们都没顾得上喝一口,便倒在床上,很自然地抱在一起。

做爱之前,我们甚至没有进行任何的交谈。她在床上的尖叫和肆无忌惮,像击中要害似的激起了我全部的热情。

我想,人的灵魂通常是在绝望和百无聊赖之后,才开始诉诸身体,并求助于身体让我们以另外一种方式享受欢乐,忘却烦忧。在这样的时刻里,言语上的交谈是无力也毫无意义的。

屋里的灯黑着。窗外投进来一片灯光,像闪在身体上的遥远的光。在这片遥远的光里,我们是两个困在洞底的人。刚刚还在为享受怪异的欢乐而拼尽全力厮杀,也就那么一会儿时间,她便脱离开我,似乎被海浪卷走了,成为一个独立的岛,瞬息间沉没在海洋里。

我看着她,她沉默着,眼里溢满远去的海水。我忽然觉得我们相隔很远。就像所有跟我做完爱的女人一样。我始终觉得,女人跟我的近,就是我的身体能够抵达的那点儿距离。除此之外,我从来没有试图去努力以另外的任何一种方式接近女人。那是灵魂无法抵达的远。

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像两个流浪的人,在荒凉的沙滩上不期而遇。

床是沙滩,天花板是海洋上的天空。我们遭遇了一场海浪的冲击,大风将我们撕碎。我们成了两具静卧沙滩上的残骸。我知道,她的灵魂不在这里,不在这荒凉的岛上。她仿佛只是又一次亲历了一场意外的罹难事件。

她满溢的泪水,一定像海水一样苦涩。我那兴奋过后的身体,有点儿疲乏,很不情愿接下去面对的是一个酒醒后委屈掉泪的女人。我显得有些惶惶然,不知所措。

我下床,开灯。两杯滚烫的茶水已经凉了,只剩一点点余温。

我说,茶已凉了,要给你换一杯热的吗?

她说,不用。茶凉了也还是茶。

她已迅速穿回衣服,坐到我桌子旁边的那张椅子上。那是我屋里唯一的一张椅子。

我坐在床沿上,注视着她的脸。她的脸干干净净的,眼睛在我屋子的四面墙壁上来回扫视。脸上闪烁着好几种叫人难以确定的表情。我甚至怀疑,刚才她的眼里是否真的有过泪水?也许是我看错了,或是我的感觉出了问题。

最后,她把目光投在我凌乱不堪的床上。她说,你的房间像是作案的现场。你是不是经常在夜里把女人带来这里?

我的脸不由一热。我说,对不起。

到底对不起什么?为什么要跟她说对不起?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觉得女人总是麻烦的。特别是在做完那事之后。女人总是不肯认为那是她心甘情愿的。何况是在酒醉后的情况之下,跟一个陌生男人发生性关系,无论如何责任都是在男人这边的。

我最怕女人要我负什么责任。因为我实在是负不起。我连自己的生活起居都成问题,又怎么能够去背负起另外一个人的责任。我已经在心里开始搜索词语,想着怎样去尽快向她解释并正式道歉,求得她的原谅。

她像是读懂了我的心思。她说,不要以为我是酒喝醉了,才被你带到这里来的。我只是想让一个男人带我回家。

就是这句话,像是有一根火柴在我心里划了一下,热乎乎地闪过一道光亮。它让我忽然觉得,我和她之间其实离得很近。或者这么说,我们原来是同一类人。记得后来的某一个晚上,她问我什么是爱情?这个问题,她经常问。我记得我是这样回答她的:爱情就是瞬息间划过的一根火柴。  她说,我失恋了,我想找个人陪我说说话,你愿意吗?

我当然愿意。为什么不愿意呢?听一个漂亮女人说她的失恋故事,对一个百无聊赖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当然,我是决然不能让她知道,我在听她讲失恋故事的时候,是一种享受的心态。我要让她以为,我是个能够在精神上分担她难过和痛苦的人。

也许,她是真的相信了,我是一个愿意分担她痛苦的男人。所以,每次失恋之后,她总会打电话来约我,去风吹过桥酒馆喝酒’,然后跟我回到我的屋子里过夜。

我不知道,她来我这儿过夜,除了倒垃圾那样倒空她心里的委屈和痛苦之外,是否还带有一种报复心理?

她借我的身体发泄,找到平衡,然后平静地离开。继续下一段恋情。当她再一次跟男人恋爱的时候,她坚决不来我这儿。连电话也没有。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自己像一只被她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用于取乐的忠实的狗。然而,这样的不快仅仅是一闪而过的。毕竟,这样的事情对我来说,我不觉得有什么损失。我想,一定有很多男人也会像我一样,不会去拒绝这样的好事。

P6-9

序言

爱的无望与挣扎——鲍贝中短篇小说的气质及其他

很明显,鲍贝的小说所走的,并不是一条经典化的主流路线。更准确地说,从目前来看,她还沉溺于此,尚无明显改变的动力。什么是经典化的小说路线?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在中国的文学语境中,所谓经典化从来就是有它特定的含义的。诸多文学史的描述中,张爱玲、钱锺书以及后来的金庸,他们作为经典背叛者的形象而确立经典化的位置;而沈从文、废名等,他们作品的命运,则带有世纪哀歌的色彩。这些例子,大约可以作为这一“特定含义”的反证。由非经典化至经典化,或者说,由不被承认的经典化而至事实的经典化,恰恰是文学发展的诡异之处。这一诡异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的百年身世,在我看来,还是过于平淡了,不至于那么残酷得不近人情。

“特定含义”之中,小说的皮肉,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写什么,不管是从政治的角度去看,还是从文学的角度去看,甚或从小说家自身的角度去看,都是一个至为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些时候带有特殊的命定的色彩。这个命定的色彩,必然是和小说家相关的:出身,或是你所处的时代,等等一切与小说家相关的标签,都会有甚大的影响和制约。由此看,以代际划分写作群体,并不仅仅就是一个“断裂”或“命名”的焦虑问题。而是一个文学的事实。鲍贝的小说,用她自己的话来讲,是在写“生活在城市深处的人”。这些人,再具体一些,是游手好闲的人,如《松开》中的“我”;是所谓的现如今的金领成功者,如《空瓶子》中的男人、《我爱张曼玉》中的“她”、《撕夜》里的孙曼玲、《曼陀罗》之杜丽、《四婶》之四婶;是处于城市边缘尚未与城市建立联系的“男孩”,如《曼陀罗》中的小刚,《四婶》中的杨帆,《瘦楼》和《我爱张曼玉》中的男主人公,有一点点不同,但完全可以看做“小刚”和“杨帆”出场的前奏。

在鲍贝的小说中,“城市”,只是一具不值一提的皮囊,极少正面的写实主义的描述,而往往被虚化为背景而存在。这和现如今与城市相关的小说绝无不同。酒店、租住房、别墅、酒吧等可发生故事的场所,成为小说中城市的代称。我们完全可以推断,七零年代小说家对于城市的态度,已不是一绝对拒绝或暧昧的迂回态度。他们深入其中,城市已成为他们每日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功课。物质化的城市中,唯有写作,或许才可抑制无底洞式的一再陷入,唯有小说,才能发现我们可以被坚持为信仰的精神品质。尽管,如此的抑制与信仰的获得,经常是以崩塌与坍毁为前提的。

《曼陀罗》和《我爱张曼玉》的故事链,是莎菲女士所不能想象的。网络恋爱的确是恋爱学的新物种,它挑战了小说虚构的霸权,引得无数小说家正与之奋力搏杀。  《曼陀罗》中,因为“小刚”在现实中(不是网络上)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杜丽失望之极,“只觉得一阵恶心”,看到“夏日里的小雨总是这样的,来得匆匆,去得也匆匆”。最后拨通公司电话,将那座本要准备盛放爱情的华美别墅卖掉。《曼陀罗》在网络爱情小说的外表下,其实一再检验的仍是爱的古老本意,追问的仍是一个老问题:爱,怎么就突然跑掉了呢?所以,这个短篇,所有的铺垫,一切的准备,大概都是在为了释放小刚的那句“玩笑话”:我们俩坐在这里,外人看起来,你是富婆,我就是被你保养的小白脸,像不像?这句“玩笑话”,以“像不像”作结,是很有意思的,这和“你爱我吗”这个经典问题其实是一个新的同义句。这可能是鲍贝关于恋爱学的重大发现:语词之矛,其实大过人性之盾。

《我爱张曼玉》比《曼陀罗》要稍微复杂一些。《曼陀罗》中的“小刚”,除了那句话,鲍贝似乎对他并无多少兴趣。而在《我爱张曼玉》中,鲍贝对这个男孩倾注了许多“热心”。“我不是张曼玉”的心理,写得极好,是放纵的笔调,五十多岁的女人是否能够如此,但在小说中,我们的确是看到了她所展示的无爱的大荒芜。男孩,大约十八岁,在网络上也是放纵的,在现实中却相反,学校中的他几乎就是一个马路上不为任何人所注意的垃圾。但他主动出击,他们爱上了,在网络上死去活来,在现实中的见面会却发生了“障碍”。障碍的制造和解除,主动权显然在“我不是张曼玉”手中。最终在黑暗的房间内的豪华床上他们的爱得以实现,整个过程小男孩留着泪,眼里透着“悲绝的光”,可仍是“来得匆匆,去得也匆匆”的结局,最终男孩杀死了“我不是张曼玉”。男孩制造了轰动,在小说的结尾,鲍贝用男同学的“敬畏感”来回应这个“轰动”,这显得特别意味深长。虚构的荒诞下,其实隐含着的,是爱的真实、具体和脆弱:真正爱的实现,从来都是困难的,也无必然的路径可寻;“噙着泪”的男孩就是在小说中,显然也是滑稽的,但他的杀戮行为,却符合一个人对爱失去信心之后的无望的本性。这个小男孩刹那间升华为爱的伦理学家,他以毁灭自身的暴行向我们撕开了爱的伤口、曝光了人内心的真相,我们该不该向他致敬呢……

《深井里的蛇》与《撕夜》大约可归为一类,涉及了婚姻的话题,而无一例外,它们都是“失败的”。大概也是必须失败的。好看的小说大多充满了残缺和不完整,我们把这种不完美扔给小说去管,仿佛如此我们才能够获得安慰。小说家往往看轻事实的婚姻,他们随意编几个故事就摧毁了神圣婚姻的殿堂。他们居心何在?小说家大约都是无神论者,因为他们不相信任何的拯救可以实现。如此说来,他们可能是潜在的反动派。他们争夺的,是世界的解说权。我们为什么不能,而只能在一旁观望,那可是我们自己的生活。也许,根本的区别在于,我们相信神话,而小说家,从来不相信神话。当然,小说家们大概从来不会如此公开地宣布。他们不会强迫,他们的观念,支离破碎,只在故事中,所有的意义,都只能由我们自己来拼贴。

《深井里的蛇》,由一个突然而至的事故,主人公秋芸的婚姻生活陷入危机,进而波及她关于爱和生活的态度。她一直在心里问:如果交通事故中的她换做现在的自己,她的丈夫董敏会不会也像之前抛弃曾为女朋友的“她”一样而抛弃自己。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美好婚姻是如何化为灰烬的,与之相连的,是爱一步一步如何走向破灭和不可能的。小说不再是战斗的冲锋号,早已转化为日常伦理的手术刀。秋芸的问题,实际上可以置换为:现在的婚姻生活,是爱的真相呢,还是爱的假象。董敏同学方宇的存在,是对秋芸的一个提醒:你可以以自己的自主的行动去回答爱之真假的问题。但秋芸没有去做,她的行动止于对现实事故真相的追察和内心世界虚无的审问。“那是怎样的?”秋芸的疑问将一直持续下去。

到了《撕夜》的故事环节,秋芸变作孙曼玲,方宇变作郑自青,他们较前者更多主动,正如小说标题所暗示的,秋芸与方宇耽于深井里是否有蛇,而孙曼玲和郑自青则更渴望“撕”开“夜”。“撕”,毫无疑问是一个很残酷的动作,更是一个极有难度的动作。如果上述可作为《撕夜》的目的的话,在我看来,鲍贝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回报,我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失意女子(他的老公和他曾经的部下地下婚姻并有了两岁的女孩)的夜游和回忆。借孙曼玲之口,她一再提到了命运二字,就是在小说的结尾,也仍不忘让测字先生出来,这能说明什么呢?与在现实生活中相比,小说中的“命运”大概不是说说就可而已的。

在鲍贝的小说里,隐约可见一条特别明显的红线。在上述的分析中,也约略涉及到了一些。这条红线便是,爱的无望与挣扎。她是否相信爱,这是一个私密的个人问题,但在小说中,她一次次地打击我们对爱的信心,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的确有点残忍。在她的小说中,你几乎不会获得任何的慰藉。读者完全有权利拒绝阅读,评论家也足够有理由不做评论,但对于小说的写作者来说,如此的选择,一定也充满了无望与挣扎。当然,一定还有痛苦。生活一定该按生活的路子去走,那么痛苦呢?如何选择书写的方式,这也是一个很残酷的问题。

《空瓶子》充满了多种解读的可能。对“爱的无望与挣扎”的表达,抽象而深刻。这大概也是这篇小说登上《人民文学》,随后又入选《2010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的缘故。酒瓶子是物化的,在酒吧里,未饮完的酒瓶被贴上标签存起来,“这些不同的称谓像一串符号,串起一个纷繁的世界”,“这些酒瓶子”,就像不同身份的人,“以各种姿态汇聚在一起。”酒瓶子是象征化的,男人(陈先生)不断变换喝酒的酒吧,存下不同的酒瓶子,发去大概同样内容的短信,邀短信的接收者们(这也是他的朋友)来喝酒,可这些酒瓶子从来没有被人打开过。酒瓶子,盛满与空置与否,它都是人性化的;男人搂着空酒瓶抒情的细节,换做谁也是笑不起来的。《空瓶子》和鲍贝大多小说放纵的笔调不同,它一再克制着寒冽的本性。借用她的精妙词组,这篇小说触及的,大概就是“永恒的夕暮薄冥”。

我特别喜欢《松开》这个中篇。但很难讲清楚理由。《松开》带着浓重的雾气,在雾霭中,“我”和“她”忽而近,忽而远,忽而缥缈,忽而实在;梦的脚粘连着现实,现实又腾云驾雾,有如祥云托举。故事的叙述被抒情的笔调掩埋,空灵的意境中,却又出现引人遐想的舞姿。在两性话题的书写上,《松开》的美,可以用鲍贝“精雕细刻的刑罚”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

鲍贝的小说,城市搭建的幕布,作为单一的背景,其实暗含着特殊的危险。专注于同一主题开掘的同时,极容易陷入同义反复或者说自我复制的境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松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鲍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841429
开本 32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2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2014128828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0
14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