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战简史(帝国幻觉)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德国在20世纪最大的错误是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出租车司机如何支援战役?法国作为大国的最后时刻是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因为抢夺资源而发起的战争?……

诺曼·斯通编著的《一战简史:帝国幻觉》是一部干净利落的战争史,一部读得懂看得完的严谨著作,对欧洲20世纪各国关系深刻解读,刻画真实具体的昨日欧洲,从帝国到民主,从科技到文明,300页重回1914。适合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看懂“一战”,了解“一战”全过程的读者、想要了解爆发原因、战争动力的读者、想要了解最新的“一战”史学家理论的读者、想要获取新鲜史实的读者学习参考。

内容推荐

在欧洲大陆,法德之间早已存在对抗的关系。俄国实力渐增,奥斯曼帝国濒临解体,欧洲以外的世界似乎都处在分崩离析之中。柏林虽然被称为是当时世界的雅典,但德国对俄国的快速发展恐慌不已。与英国争霸全球的德国,在20世纪初建立了一支直指英国各港口但却完全没有必要的海军。就在这样的各国关系中,萨拉热窝事件开启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的欧洲就像是一尊众人仰慕的巨像,4年之后,这片大陆面临着从经济到社会,从生活到梦幻的灾难性破碎。

诺曼·斯通在这本《一战简史:帝国幻觉》中,改变了以分析为主的历史专业写作方式,转而以叙事为主,加上新颖独到的见解,简明清楚的勾勒出“一战”这个二十世纪最重大、最复杂的论题。

目录

图片索引

地图索引

序言

第一章 爆发

第二章 1914

第三章 1915

第四章 1916

第五章 1917

第六章 1918

第七章 结局

关于参考文献的说明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个外交和约,于1918年2月9日凌晨在白俄罗斯城市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BrestLitovsk)签订。整个谈判过程都被记录了下来。为签订这份和约而进行的各项谈判确实具有超现实主义色彩。在一处豪宅大厅中(这里曾是一位俄国官员的俱乐部),端坐着德国的代表和他们的同盟者:巴伐利亚的利奥波德国王,身着陆军元帅制服的奥匈帝国皇帝的女婿,一群打着黑领结、向后斜靠着、做出一副屈尊俯就样子的中欧贵族们,一位土耳其帕夏和一位保加利亚上校。他们的对面则坐着一个新兴国家的代表们,这个国家不久后被称为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除了几位犹太知识分子之外,还有其他各色人等,其中就有比岑科夫人(Madame Bitsenko),她曾因行刺一位地方行政长官而被囚禁在西伯利亚的一座监狱中,最近刚刚获释归来。还有一位是“农民代表”,他是最后一刻才在俄国首都街头被找到的,他是非常有用的摆设(这样你就能理解他为什么一直醉醺醺的)。还有许多沙俄旧体制中的俄罗斯人,包括一位海军上将和一些军事参谋,把他们一起带来是因为他们了解结束战争和撤离前线的技术细节(有一位是玩弄黑色幽默的行家里手,他还坚持写日记)。在布列斯特,他们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便于拍摄。当然,谈判的最终结果是和平。“一战”已进行了将近4年,造成了数百万人的伤亡,并摧毁了1914年战争爆发前这个世界最值得骄傲的创造——欧洲文明。战争还摧毁了沙皇俄国:布尔什维克已在1917年11月以革命的方式逐步地接管了政权,他们承诺要实现和平。现在,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他们在德国人的口述下得到了和平。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的条款极为高明。德国人没有占领太多领土,他们所做的,是指明俄国西部和高加索地区的各民族现在可以自由地宣布独立。这一结果使当时划定的边界与今天各国的边界十分相似。巴尔干半岛各国和高加索地区各国(还包括芬兰)都在阴影笼罩下诞生了。从中欧延伸到伏尔加河的最重大的问题是乌克兰。这里拥有4000万人口和沙皇俄国3/4的煤铁资源。在布列斯特,德国人就是和乌克兰的代表们(一些不修边幅的大学毕业生和一两个投机银行家,他们不说乌克兰语,而且正如福楼拜对这类人的评价那样,被人家卖了还帮人家数钱)于2月9日签署了那份被拍摄下来的和约,布尔什维克的代表随后于3月3日也在该和约上签字。拥有乌克兰,俄罗斯就像美国;而没了乌克兰,它就像加拿大——大部分地区都是冰雪而已。《布列斯特和约》提到的那些国家,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又都重新获得了独立。在1918年时,它们是德国的卫星国,乌拉赫(Urach)公爵。成为了立陶宛的“大公明道加斯二世(Mindaugas II)”;而黑森伯爵当时也准备前往芬兰出任国王。在今天,德国在所有这些国家中都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但与“一战”时相比,却存在巨大不同:回想那个时候,德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世界帝国;可现在,它却没有展现出那样的意愿。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要使德国自信地承担起它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倒是有些困难。如今,通用的语言是英语,而非德语。但是在1918年,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地不得不讲德语。现代欧洲是《布列斯特和约》的人性尊严的再现,虽然我们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英美对德国的占领后才实现了这一切。

P3-6

序言

1900年的西欧,或更确切地说是西北欧,似乎已经掌握了终结历史的秘诀 。这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奇迹。19世纪50年代出生在西北欧的人们,经历了整个人类历史上最巨大的“飞跃”。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部分将军就诞生在他们中间。这是以马和马车作为交通工具开始的一代人,到了1900年前后,他们却用上了电话、飞机和汽车。与此同时,其他文明古国却都病入膏肓,甚至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中国也正在解体。西欧的几个帝国接管了世界的大部分地区。

英属印度总督寇松勋爵 可不是一个蠢货。1904年时他就宣布,英国人会像“永远”生活在那里一样,去统治印度。

在德文名著《源于幻觉的战争》 (War of Illusions)中作者指出帝国愿景只是一种幻觉。确实,就在1904年到1914年这10年间,英帝国统治的许多地区逐渐变成了数百万英亩却又毫无价值的不动产,其中有的地区难以统治,有的地区则不值得统治。在随后的30年里,大英帝国又陆续丢掉了印度和巴勒斯坦。

参战的各国政府都假惺惺地宣称它们的行为是在保家卫国,其实,它们正在做“帝国梦”。在1914年,最后一个非欧洲的庞大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正在逐渐崩溃。当时,从理论上来说,它的疆域从摩洛哥一直延伸到了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包括埃及、阿拉伯半岛,以及高加索地区。即使是那个时候,石油也已经变得非常重要:英国海军在1912年时就开始采用石油来替代煤炭。巴尔干半岛各国之所以重要,也完全是因为它们挡在了通往君士坦丁堡的交通线上(在当时,就连土耳其人也把它称作君士坦丁堡 )。凑巧的是,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有一段时间住在一个能够眺望到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房间里。海峡中散布着各种船只,从油轮到拖网渔船,它们昼夜不断地通过这里,数量惊人。博斯普鲁斯海峡是欧亚大陆的咽喉,我在当时所看到的情形和1914年时是一模一样的。

也许,除爱尔兰以外,“一战”后的多个和平条约所产生的唯一持久成果,就是现代国家土耳其的诞生。在1919年,列强利用土耳其境内的同盟,比如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试图瓜分这个国家。不过,令许多人惊讶不已的是,在一场著名的、史诗般的战斗中,土耳其成功地击退了协约国及其同盟,重新赢得了独立地位。随后的现代化进程(不得不被称为西方化),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照样成就斐然。1995年,我参加了一个关于巴尔干半岛各国的研讨会,这次机缘把我带到了土耳其,并让我留在了这里。我要感谢比尔肯特大学(Bilkent University)校长阿里·多拉马哲(ali Dogramcai)提供的帮助。在被称为“欧洲空间 ”的土耳其,比尔肯特大学是第一所私立大学,它的成功显而易见,并在随后的岁月里作为一个榜样被广泛效仿。在土耳其,我得到了非常多的善意帮助,因此,能够很容易就理解上了年纪但睿智的帕夏冯·德·戈尔茨 在描述他漫长人生经历时所说的话。戈尔茨与奥斯曼土耳其打了二十多年交道,是一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高级军官。他说,他在土耳其“发现了一片新领域,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

我想通过多拉马哲教授,代我向比尔肯特大学的全体同人表示谢意,不过,我愿在此特地感谢一些朋友和同事:阿里·卡洛斯曼瑙格鲁(Ali Karaosmanoglu)教授和杜伊古·塞泽尔(Duygu Sezer)教授从一开始就非常乐于帮助我。在土俄关系方面,我要特别感谢爱莎·阿尔通(Ayse Artun)、哈桑·阿里·卡拉萨尔(HasanAli Karasar)、肖恩·麦克米金(Sean McMeekin)、谢尔盖·波多罗托夫(Sergey Podbolotov)给予我的帮助。我也要对叶甫根尼娅(Evgenia)和哈桑·于纳尔(Hasan Unal)表达谢意,他们向我介绍了黎凡特地区。的历史。鲁珀特·斯通(RupertStone)是我的目标读者,他阅读了原稿并给予了切中肯綮的评论:戴维·史蒂文森(David Stevenson)也做了同样的工作。我的两位助手察格利·卡亚(Cagri Kaya)和巴兰·土库曼(Baran Turkrnen)也是我的目标读者,他们坚持完成行政事务,还学习了俄语,并教我如何驾驭各种写作工具。

在这一版,我修正了一些错误,因此,我感谢那些指出这些错误并与我通信的读者们。

书评(媒体评论)

没有人能像他这样把历史写得简洁又有力。

——安德鲁·罗伯茨(Andrew Roberts)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

犀利却能说服每一个人。

——英国《独立报》 (Independent)

发人深省,新颖独到 ,这恰好就是伟大历史著作的标志。

——《旗帜晚报》 (Evening Standard)

诺曼·斯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出色的历史学家之一。

——《旁观者》周刊(Spectator)

一针见血,不可思议的“一战”细节。

——《卫报》(Guardian)

在这么少的篇幅解读这个复杂的主题,很多冗长的著作都没有做到如此清晰。

——《今日历史》(History Today)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战简史(帝国幻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诺曼·斯通
译者 王东兴//张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46824
开本 32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9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2014145688
中图分类号 K143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1
14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京权图字01-2014-4212
版权提供者 Norman Stone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