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审判(中文导读英文版)
内容
编辑推荐

长篇小说《审判(中文导读英文版)》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代表作,创作于1914-1918年,它标志着卡夫卡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小说描写一个银行职员突然被秘密法庭宣布逮捕,却未宣布他的罪状,而且行动仍然自由。他自知无罪,只好四处奔走,托人说情。但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被法庭起诉,只想摆脱是难乎其难的事。最后,两个黑衣人在一个晚上把他架走,并秘密处死。

内容推荐

《审判(中文导读英文版)》是弗兰兹·卡夫卡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是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小说描写了主人公K为自己证明清白、洗刷罪名尝试各种努力而最终徒劳的故事。K本是一位本分的银行职员,在30岁生日那天突然被捕,他自知无辜,与律师一起向法院申诉,极力证明自己的清白。然而,这是官僚制度下的司法机构对K的“审判”,法院是个藏污纳垢的肮脏地方,整个社会如同一张无形的法网笼罩着他。他的一切努力均告失败,在有罪推论的前提下,加之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他无罪,K最后在采石场被无情地处决。

该书自出版以来,被译成几十种文字。无论作为语言学习的课本,还是作为通俗的文学读本,本书对当代中国的青少年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英文故事概况,进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在每章的开始部分增加了中文导读。

目录

1.被捕/Arrest

2.初审/First Cross-examination

3.从审讯室到办公室/In the empty Courtroom-The Student-The Offices.

4.布尔斯特纳小姐的朋友/Miss Biirstuer’s Friend

5.打手/The whip—man

6.K的叔叔及莱妮/K.'S uncle—Leni

7.律师-厂主-画家/Lawyer—Manufacturer—Painter

8.谷物商人-解聘律师/Block,the businessman--Dismissing the lawyer

9.在大教堂里/In the Cathedral

10.尾声/End

试读章节

所有的莫名其妙、不可思议、荒诞不经都发生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晴朗的早晨,每天八点厨娘安娜都会为房客约瑟夫·K送来简单的早餐,但是今天她的身影却迟迟没有出现,K忍不住按响了床头的按铃。一个陌生男人的身影出现在了K的面前,他一身漆黑的装束好像一朵乌云带来不祥的气息,而事实也的确是这样,他告诉K一个可怕的消息——他被捕了。K的脸上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奇异的微笑,他觉得这一定是一个策划好的恶作剧,在不为人知的阴影里肯定躲着窃窃私语的捣乱者,等着看池惊慌失措的狼狈样,因为今天是他三十岁的生日。不过要演出这场闹剧也太煞费苦心了,因为在K的门外站着两位看守,他的房东格鲁巴赫太太也时不时惊恐而又抱歉地探一探头,隔着窗户还有一位没有姓名的老太太像鸭子一样伸长了脖子,好奇地朝着屋子里打量。K压制住内心的愤怒,他向那位叫做弗朗茨的看守询问是谁控告了自己,自己到底犯下了何种罪行。但是弗朗茨却意味深长地看着K,这目光中包含了不可思议与同情,他告诉K在法律系统下看守只是最底层的蝼蚁,他们只负责将犯人看管起来,只有那在云端的高层法官才会明白案子的所有进展。K感到胃部一阵痉挛,一种恼怒的无力感像电流一般在他的全身游窜,他生活在一个被法制笼罩的时代,他昨天晚上闭上双眼时,一切都还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着,怎么在今天的青天白日下世界就变得不可理喻起来了呢?

两个看守开始拉扯着K的睡衣,他们撺掇K将其他的衣服交给他们保管,因为这么华丽的衣服一旦交给监狱的仓库,那等待它们的最终结局就是进入受贿者的腰包。K感到自己的智商受到了愚弄,窗外的老太太拉着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头子加入了窥伺的阵营,他们那呆滞的表情令K感到他正身处在一出真实的闹剧中,自己这个正常人此时此刻却显得如此不正常。K回到自己的屋子中,他倒了一杯白兰地酒一饮而尽,平常并不嗜酒的他此时却觉得只有这透明的液体才能给自己带来力量与勇气。这时一声粗暴的喊声告诉K监察官的到来,K如释重负地喘了口气,好像事情终于朝着理智的方向发展了。K被要求穿着最合体的黑西装面见监察官,他穿好之后发现这件衣服既像是一件盔甲,又像是一件丧服。

监察官坐在隔壁一位名叫布尔斯特纳小姐的房间里,他漫不经心地摆弄着茶几上的小物件,就好像这种怪异的事情早己构成了他生活的一点一滴一样。K拿出自己翻箱倒柜找到身份证明,他请求监察官与看守也能出示相关的执法证件,但是监察官说他对这个案子也是一无所知,而K这样不顾一切地大喊大叫只能让事情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窗口看热闹的人中又多了个年轻人,K感到浑身燥热起来,他来回地在并不大的房间里踱步,仿佛是一只困兽。终于K紧绷的脸变得柔和了,他向监察官伸出一只手,他不再计较监察官身份的合法性,他希望用友好的握手化解空气中凝固的气氛,或许这场逮捕只是一个误会。但是监察官并没有理会K的善意,他确定严密的法律好像鼻子灵敏的狗一般能够追寻到犯罪的气息,K伸出去的手臂犹如秋天里光秃秃的树干一般凄凉萧瑟。不过监察官告诉K逮捕并不会妨碍他的正常工作,他依然可以去银行上班,只不过会在三位银行低级职员的陪伴下罢了。K来到了他工作的银行,他犹如一尾缺水的鱼重新得到水的滋润一般安心,他在银行担任襄理的高级职位,忙碌的工作使他怀疑早上的种种怪事只是一场模糊的梦魇。但是当K踏上回家的楼梯时,那令人不快的窒息感在提醒他一切都是真的,他好像是掉进松香油中的昆虫一般,摆脱不了这粘腻的绝望与不安。

P1-3

序言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奥地利著名小说家,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语作家之一,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

l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在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获博士学位。1904年,卡夫卡开始从事并发表小说。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卡夫卡的作品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美国著名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

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审判》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时至今日,该书仍然拥有大批读者。在中国, 《审判》同样是最受广大青少年读者欢迎的经典小说之一。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编译《审判》,并采用中文导读英文版的形式出版。在中文导读中,我们尽力使其贴近原作的精髓,也尽可能保留原作的风格。我们希望能够编出为当代中国读者所喜爱的经典读本。读者在阅读英文故事之前,可以先阅读中文导读,这样有利于了解故事背景,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我们相信,该经典著作的引进对加强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书是中文导读英文名著系列丛书中的一种,编写本系列丛书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准备参加英语国家留学考试的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对于留学考试,无论是SSAT、SAT还是TOEFL、GRE,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了解西方的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背景知识,而阅读西方原版名著是了解这些知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作为专门从事英语考试培训、留学规划和留学申请指导的教育机构,啄木鸟教育支持编写的这套中文导读英文原版名著系列图书,可以使读者在欣赏世界原版名著的同时,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等,并提高英语阅读速度、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从而在TOEFL、雅思、SSAT、SAT、GRE、GMAT等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进而帮助读者成功申请到更好的国外学校。

本书中文导读内容由田晓楠编写。参加本书故事素材搜集整理及编译工作的还有纪飞、赵雪、刘乃亚、蔡红昌、陈起永、熊红华、熊建国、程来川、徐平国、龚桂平、付泽新、熊志勇、胡贝贝、李军、宋亭、张灵羚、张玉瑶、付建平等。限于我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英语水平,书中难免会有不当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审判(中文导读英文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地利)弗兰兹·卡夫卡
译者 田晓楠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350354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2014139731
中图分类号 H319.4:I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