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独酌(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汪老被誉为酒仙。他对酒的痴恋在文坛是出了名的。酒是他一生中是无法舍去的朋友。酒给他带来许多故事,给爱他的家人带来了许多不忍,酒同时也给他的文章与绘画助了不少灵气。可以说,没有酒就没有文坛上的汪曾祺。所以,怎能少去一本汪老与酒相联的书呢。

《独酌(精)》遵循的是一个“醺”字。醺,微醉也,醺醺然,是一种幸福、乐观、忘我、没有烦事的境界,也是一个较为放开的世界。平日不敢说的不敢想的,此时可以放开了胸襟。说者痛快,听者忘我。

内容推荐

汪曾祺所著的《独酌(精)》为四部分:醺游,酡意,醉眼,酣唱。从中可窥一位酒仙沉醉在酒中由浅到浓、由浓到酣的升华过程。此书比《独坐》的文气与静气多了些狂野,这是酒带给人的松弛。专门谈酒的文章虽然几乎从中不能窥到一篇,但从中透出的酒香酒味仍然使人不能忘怀。

目录

序一《泡在酒里的老头》

序二《我们的爸》

醺游

 北京的秋花

 紫薇

 泰山片石

 淡淡秋光

 冬天

 礼拜天的早晨

 初识楠溪江

 沽源

 沙岭子

 四川杂忆

 旅途杂记

 皖南一到

 初访福建

酡意

 烧煳了洗脸水

 果蔬秋浓

 张郎且莫笑郭郎

 无意义诗

 才子赵树理

 林斤澜,哈哈哈哈

 炸弹和冰糖莲子

 金岳霖先生

 猴王的罗曼史

 多此一举

 苏三、宋士杰和穆桂英

醉眼

 名实篇

 熬鹰·逮獾子

 鸟

 大等喊

 泼水节印象

 字的灾难

 我看废名

 美国短简

 酒瓶诗画

 我的“解放”

 公共汽车

 生机

 玉渊潭的传说

酣唱

 宋士杰——一个独特的典型

 马·张·赵

 听溜鸟人谈戏

 美学感情的需要

 我和《晚饭花集》

 谈风格

 水母

 与戏曲结缘

试读章节

北京的秋花

桂花

桂花以多为胜。《红楼梦》薛蟠的老婆夏金桂家“单有几十顷地种桂花”,人称“桂花夏家”。“几十顷地种桂花”,真是一个大观!四川新都桂花甚多。杨升庵祠在桂湖,环湖植桂花,自山坡至水湄,层层叠叠,都是桂花。我到新都谒升庵祠,曾作诗:

桂湖老桂发新枝,

湖上升庵旧有祠。

一种风流谁得似,

状元词曲罪臣诗。

杨升庵是才子,以一甲一名中进士,著作有七十种。他因“议大礼”获罪,充军云南,七十余岁,客死于永昌。陈老莲曾画过他的像,“醉则簪花满头”,面色酡红,是喝醉了的样子。从陈老莲的画像看,升庵是个高个儿的胖子。但陈老莲恐怕是凭想象画的,未必即像升庵。新都人为他在桂湖建祠,升庵死若有知,亦当斤欠慰。

北京桂花不多,且无大树。颐和园有几棵,没有什么人注意。我曾在藻鉴堂小住,楼道里有两棵桂花,是种在盆里的,不到一人高!

我建议北京多种一点桂花。桂花美阴,叶坚厚,人冬不凋。开花极香浓,干制可以做元宵馅、年糕。既有观赏价值,也有经济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菊花

秋季广交会上摆了很多盆菊花。广交会结束了,菊花还没有完全开残。有一个日本商人问管理人员:“这些花你们打算怎么处理?”答云:“扔了!”——“别扔,我买。”他给了一点钱,把开得还正盛的菊花全部包了,订了一架飞机,把菊花从广州空运到日本,张贴了很大的海报:“中国菊展。”卖门票,参观的人很多。他捞了一大笔钱。这件事叫我有两点感想:一是日本商人真有商业头脑,任何赚钱的机会都不放过,我们的管理人员是老爷,到手的钱也抓不住。二是中国的菊花好,能得到日本人的赞赏。

中国人长于艺菊,不知始于何年,全国有几个城市的菊花都负盛名,如扬州、镇江、合肥,黄河以北,当以北京为最。

菊花品种甚多,在众多的花卉中也许是最多的。

首先,有各种颜色。最初的菊大概只有黄色的。“鞠有黄华”、“零落黄花满地金”,“黄华”和菊花是同义词。后来就发展到什么颜色都有了。黄色的、白色的、紫的、红的、粉的,都有。挪威的散文家别伦·别尔生说各种花里只有菊花有绿色的,也不尽然,牡丹、芍药、月季都有绿的,但像绿菊那样绿得像初新的嫩蚕豆那样,确乎是没有。我几年前回乡,在公园里看到一盆绿菊,花大盈尺。

其次,花瓣形状多样,有平瓣的、卷瓣的、管状瓣的。在镇江焦山见过一盆“十丈珠帘”,细长的管瓣下垂到地,说“十丈”当然不会,但三四尺是有的。

北京菊花和南方的差不多,狮子头、蟹爪、小鹅、金背大红……南北皆相似,有的连名字也相同。如一种浅红的瓣,极细而卷曲如一头乱发的,上海人叫它“懒梳妆”,北京人也叫它“懒梳妆”,因为得其神韵。

有些南方菊种北京少见。扬州人重“晓色”,谓其色如初日晓云,北京似没有。“十丈珠帘”,我在北京没见过。“枫叶芦花”,紫平瓣,有白色斑点,也没有见过。

我在北京见过的最好的菊花是在老舍先生家里。老舍先生每年要请北京市文联、文化局的干部到他家聚聚,一次是腊月,老舍先生的生日(我记得是腊月二十三);一次是重阳节左右,赏菊。老舍先生的哥哥很会莳弄菊花。花很鲜艳;菜有北京特点(如芝麻酱炖黄花鱼、“盒子菜”);酒“敞开供应”,既醉既饱,至今不忘。

我不赞成搞菊山菊海,让菊花都按部就班,排排坐,或挤成一堆,闹闹嚷嚷。菊花还是得一棵一棵地看,一朵一朵地看。更不赞成把菊花缚扎成龙、成狮子,这简直是糟蹋了菊花。

P18-21

序言

我们的爸

汪朝(汪曾祺之女)

爸好酒而贪杯。

由于遭到全家反对,他从不像有些人那样夸大酒量,而是尽量往少里说。喝了两顿总报一顿,喝了四两只说二两。这样,我们永远无法估算他这一生究竟喝了多少酒。爸喝了酒以后,有时两眼炯炯地说一些狂妄的大话,更多的时候会去画画、写字,这时候写的字、画的画如得神助般地精彩。他成了“名人”后,常有人给他送酒。好酒都待客,他舍不得一个人喝。他还是常去买普通的酒。有一阵他答应不瞎买酒喝了——太便宜的酒于身体不利——妈到副食店买东西,售货员说,这是找您的钱。妈奇怪:弄错了吧?“没错,老头儿上午来买酒,没零钱找!”——又露馅了!一次衡水老白干酒厂的一个经理送了两箱酒,请他给写幅字,他的酒喝多了,写漏了字,我们指出来,他又加错了地方。客人在隔壁等着,我们在这边又是好笑,又是着急,毫无办法。

爸喝酒不但喜欢自己喝,还喜欢劝人喝,来了脾气相投的朋友,是他兴致最高的时候,这时候,他总要避开妈的监视,在定量以外偷偷地多倒几次,被发现了,还一再声明:“半杯!半杯!”有时晚饭已经吃过了,汪朗的同学来了,爸也主动地拿来酒杯,力劝人家“喝一点”,还去弄个小酒菜。他自己不喝,看别人喝酒好像也很满足。

爸喝酒来者不拒,不很挑剔。喝得最多的是白酒。他一生比较坎坷,恐怕喝得更多一些的是质量不高的白酒。其次喜欢黄酒,花雕、加饭酒都行,等而下之,厨房里的料酒也喝几口,最好温一下。对于在酒里加颗话梅这类的时尚,他不以为然,很纳闷地说:“这是怎么个喝法?”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洋酒涌人中国。香港、台湾的朋友来看爸,常投其所好带瓶洋酒,爸也很喜欢。不过平时舍不得喝,只有逢年过节家人聚齐了,或是来了朋友才开一瓶。

爸去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一次晚上熟睡时,房间里来了小偷,不但偷了钱、物,连电视机都抱走了。事后到了聂华苓家,大家庆幸说,幸好爸睡得熟,万一醒了太危险了。我们分析,他一定又喝多了,否则不会毫无觉察。到了美国,脱离了家里的监管,他肯定会大过其洋酒瘾。

中外文化出版公司曾出过一套丛书,其中谈吃的叫《知味集》,爸编的;谈酒的叫《解忱集》,是吴祖光先生编的。我当时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人约爸写一篇关于酒的文章呢?爸过世后,我们整理他的文稿,才发现,他这个“酒徒”居然从未写过一篇专门谈酒的文章,很让人奇怪。这个疑点恐怕只有留待日后研究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独酌(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曾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25644
开本 32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2014161646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1
14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