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孝经给现代人的启示
内容
编辑推荐

曾仕强、曾仕良编著的这本《孝经给现代人的启示》是一部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的通俗读物,同时也是一本诠释《孝经》的古籍整理普及读物。该书将先哲的金玉良言与当今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从看似浅显的语录经典中却提取出生活的智慧,从而为现代人提供一种有效的人生参考,有助于读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营造更适合自己的心境和环境。

内容推荐

《孝经》在儒家经典中,是字数最少的一部。其经文部分,只有一千七百七十八个字。然而早在汉代,《孝经》便已成为经学的入门参考读物。由于孝道是家庭中主要的伦理关系,所以很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而从人伦亲情中,导引出孝治的观念,更是把孝道扩大到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孝经给现代人的启示》,是曾仕强教授继《孝就是道》一书后又一部国学力作。作者严格按照《孝经》内容顺序,进行了严谨精到的解析和切中实际的阐发。全书共分18章,每一章均从主旨、注释、今译、引述、生活智慧、建议6个方面展开。

目录

前言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诤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

试读章节

今译

孔子说:“天子能够亲爱父母,就不敢厌恶人民的父母;天子能够尊敬父母,就不敢轻侮人民的父母。竭尽爱敬的心去侍奉双亲,将这种德行教化推行到百姓的身上,作为天下百姓的典范,这是天子的孝道。《尚书·甫刑篇》上说:‘天子一人有敬爱父母的好行为,就有了福泽吉庆;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都效法他,久而久之,也都沾了天子的吉庆。’”

引述

自天子以至平民百姓,都应该克尽孝敬父母的责任。我们常说“天尊地卑”,并不含有天贵地贱的意思,而是一种“定位”,不牵涉到价值的估量。天地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只是位置不同,各有其不一样的功能。天子与百姓同样是人,所以我们说:“尧何,人也;舜何,人也。”大家都是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然而天地生人,是要我们做不一样的人,才能够分工合作,使人群社会产生最大的功能,在生生不息的代代相传中,提升人类的伦理道德。让我们从“人禽之辨”当中,认识各自的责任。然后在尽心尽力完成责任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品德。这才是完美的人生,也是做人的真正价值。

既然天子和百姓同样是人,人格平等,为什么天子排在前面,而百姓排在后面呢?这是由于人类的聚集,呈现一种直立的喇叭形态。上面的口很大,所占的人口数量却很少;下面的嘴很小,但是所占的人口数量却非常多。真正居于高位的人并不多,而挤在低层的广大百姓为数最多。天子高高在上,表示所担负的责任非常重大。百姓群聚在一起,实际上眼睛都向上仰望,万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天子的身上。天下人民,都以天子的言行作为典范,同时也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天子身上。这并不是“他主”,一切由天子定夺,而是合理的“自主”,由人民自己来决定要不要拥戴这样的天子,所以才有“民贵君轻”的说法。自古以来,得人心者昌,便是最好的明证。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这一人即为天子。由于明君也和一般平民百姓一样,是父母所生,所以孔子说:“为天子的,敬爱自己的父母,就不敢不敬爱别人的父母;对自己的父母恭敬尽孝,对他人的父母也就不敢怠慢。天子高居上位,若能以身作则,以敬爱的心来侍奉自己的父母,他的品德就能够教化天下,作为四海之内的万民百姓共同仿效的楷模和典范。这样的天子,能够克尽孝道的责任,自然获得万民的衷心拥戴。有了值得庆贺的善行,所有平民百姓都可以放心地依赖他了。”

天子高居万民之上,主要是责任重大。要负起教民、养民、安民的责任,必须获得万民的支持,有足够的向心力,才能够完成这样重大的任务。《论语·颜渊篇》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正是天子以孝道教化天下百姓的最佳写照。天子好像是风,老百姓好比是草,风来吹草,草一定顺风而倒。

为什么亲爱自己父母的人,不至于厌恶一般的人?因为能够孝敬父母,就表示品德修养相当良好,具有这样的爱敬之心,自然容易由亲及疏,从自己的父母推展到其他的人。这样推展下去,便可以教化天下万民了。

“刑”字和“型”字相通。不需要说服,也不必训诫,更别说什么三申五令或者威胁利诱,自然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参考力”,使老百姓自动白发、心悦诚服地像草那样顺风而倒。这样的教化,才是仁道的天子。

满清最后一位天子退位之后,中华民族不可能再恢复帝制,因此天子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所有的炎黄子孙,血液当中都流着“独当一面”、“我说了算”的高度自主性。我们的文化基因当中,皇帝心态仍然十分浓厚。我们的各行各业,都出现很多“关起门来当皇帝”的主持人,甚至于各个角落,也都充满了“莫名的皇帝”,譬如“路霸”、“巷霸”、“行车霸”、“占地霸”、“勒人霸”等没有经过严格教养,却自认为是“皇帝”的人,实际上比往昔的天子更加可怕,而且防不胜防。

因此,《孝经》的天子章第二,迄今仍然可以适用。

P14-16

序言

《孝经》在儒家经典中,是字数最少的一部。其经文部分,只有一千七百七十八个字。然而早在汉代,《孝经》便已成为经学的入门参考读物。由于孝道是家庭中主要的伦理关系,所以很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而从人伦亲情中,导引出孝治的观念,更是把孝道扩大到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孝道和孝治,是中华文化独特的产儿。全世界只有中华民族把孝当做重要的品德修养,并且有一本《孝经》来加以规范。长久以来,"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在炎黄子孙的心中,占有极为强大的支配力量,也着实起了很大的作用。现代人对"万恶淫为首"似乎有所动摇,对"百行孝为先"则仍深具信心,果真是天祐中华,值得庆幸!

有《孝经》却没有慈经,引起许多人的怀疑和批判。孔子不是倡导"父父、子子",彼此互相对待,各自善尽责任吗?为什么我们只提孝道,却不把它与慈道相提并论呢?

伦理关系当中,除了孝道以外,都是双向的。为什么唯独孝道是单向的?因为"父母可以把子女生下来,子女却无论如何,不能反过来将父母生出来",这不是很简单明白的道理吗?我们尚未出生为人的时候,可以说一无所有;等到有了父精母血,把自己的身体创造出来,经过怀胎十月呱呱落地的时候,还不是光着身体,什么都没有吗?但是从连身体都没有的"无",到总算孕育出有了身体的"有",这种"无中生有"的关系,难道还不足珍贵、不值得永远感念父母的恩德吗?天地是我们的根,父母是我们的本。做人不能忘本,饮水才会思源,个人的价值观才有可能公正无邪,而道

德修养也才能够日愈精进。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亲便是敬爱父母亲长,也就是孝。所以《论语·学而篇》直接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不孝敬父母的人,必然无情;人而无情,怎么算是人呢?做人最要紧的是生活,生活最重要的是人情,人情最难得的是合理。合理的人情,则从孝敬父母开始。

孝顺、孝顺,真的样样都要顺从父母吗?当然不是。《论语·为政篇》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孔子所说的"无违",并非不违背父母的命令,而是不违反"礼"的规范,那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里仁篇》说得十分明白:"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基本上都是人,难免有过失,子女当然不应该冒犯直言,必须委婉谏劝,使其及时返回正道。倘若父母执意不听,也不能争吵,暂时忍耐,等待父母心情平静时再谏。父母不听,子女对父母仍应恭恭敬敬,即使心里十分忧愁,也不应该有所怨恨。

经我们长期观察和亲身体悟,《孝经》所说的道理,并没有落伍。所有的疑虑,最好等待用心研读《孝经》之后,再来重新评定。相信现代人所有的烦恼、痛苦、恐惧和困惑,都和孝道密切相关。盼望各界人士一起来探讨,共同努力,务期孝道在廿一世纪得以发扬光大,至为感幸。

年年都是孝道元年,只要人类存在,孝道就不可偏失。我们且从开宗明义章说起,逐章加以说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孝经给现代人的启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仕强//曾仕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70506
开本 16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8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2013073729
中图分类号 B823.1-4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2
出版地 陕西
235
16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