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教想曲(高平教育随笔)/梦山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高平编著的《教想曲(高平教育随笔)》以流畅的笔调娓娓叙述了一位长期执教于一线的教师的心路历程以及育人事例和感悟,其中有不少对教书育人的有价值的思考。本书共分九编:第一编:青灯有味月出东山之上;第二编:行行重行行拐过山脚还有村庄;第三编:平淡的幸福地瓜土豆花生事;第四编:惟愿向阳向善好甜的味道;第五编:那些人,那些事,一岁一穗春风吹;第六编:让时间演绎永恒成长的郑重与庄严;第七编:别却外界的精彩你就是我的世外桃源;第八编:海外采风陪小土豆们远渡重洋;第九编:读书思考走天涯等内容。

内容推荐

《教想曲(高平教育随笔)》为山东大学附中高平老师个人成长及从教过程中的随笔集,体现了作者对童年、对亲人、对学生、对教育、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书中语言生动优美而富有文学色彩,内容丰富,事例典型鲜活,且融入了许多有深度有意义的思考,对教师阅读大有启发帮助。

目录

第一编:青灯有味月出东山之上

 花生

 杂色果子

 小学时我有一盏煤油灯

 老屋

 小名

 父亲和那棵老山楂树

 两捧樱桃

第二编:行行重行行拐过山脚还有村庄

 盆地深处有所中学

 一个鸭蛋一张车票

 别样的风景

 清明,让我默默地哭你

 回乡偶书

 给母亲打电话

 领母亲去体检

第三编:平淡的幸福地瓜土豆花生事

 一盏灯

 平淡的幸福

 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情

第四编:惟愿向阳向善好甜的味道

 我的学生小芦

 归来

 让我们永远在一起

 那时我想起了你

 好甜的味道

 那声音并不遥远

 青杏尚青

第五编:那些人,那些事,一岁一穗春风吹

 那些人,那些事

 春风吹

 小维印象

 相遇

 两个孩子的“爱情”

第六编:让时间演绎永恒成长的郑重与庄严

 一张电影票

 每个孩子都离老师一样近

 让我轻呼你的名字

 如果都可以做到这样——记章丘社会实践活动之行

 成长的郑重与庄严——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有目标地前行——致家长的一封信(一)

 好的习惯养成之后——致家长的一封信(二)

 在发展中看待孩子——致家长的一封信(三)

 枣花麦子和梭子

第七编:别却外界的精彩你就是我的世外桃源

 你就是此刻无可替代的主角

 思维激活

 今年的寒假有点炫:读书写作看电影——我们的寒假读书写作计划

 有个孩子不小心

 为高老师高兴

 怀着崇敬的心情

 走呀,让我们采风去!

 那些真诚的劝勉,写在春天的风里

 有个孩子喊冤枉

 今天我们去植树

 相见不如想念——神圣感的缺失

第八编:海外采风陪小土豆们远渡重洋

 那些日子,我和小土豆做了同学

 那个雨夜,我们和北京有个约会

 Discovering World on Your Own

 我们朝着太阳飞

 五月天,行走纽约

 走马观花华盛顿

 今天我们见到了奥巴马

 印第安:真正的自然之子

 在美国过母亲节

 今当远离

第九编:读书思考走天涯

 谁有资格谈教育

 你是哪一家

 若爱文字

 偷得浮生半日闲

 此行雁荡

 时间的成长

 老家

 记得——往事一箩筐

 小韦的礼物

 遇见墨子、孟子和庄周

 眼神

 碧野无际——记内蒙古之行

后记:让我离教育更近一些

试读章节

腊月二十回老家给父亲祝寿,母亲给我带了一袋子花生,是手剥的小粒花生,也许她老人家还未曾忘记我对花生的痴迷吧。

其实花生是我们那里最常见的东西,但大集体的时代并不能时时吃得到。记得儿时馋的时候,当花生还刚刚是个“小纽纽”(花生的花长在一条长长的青丝上,花谢的时候钻入泥土,就成了一粒真正的花生。但花生小的时候白白胖胖,里面的仁很小,是虚胖的白娃娃,实在没什么可吃的;慢慢长大,粒反而小了饱满了,这时候才好吃),我们就计划着怎样享用它了。

父亲是生产队长,家教极严,记得我们几个馋小孩,不约而同地来到野外薅草,其实是挖生产队里的花生吃,还摘地旁豆角,又细又长的嫩豆角是可以生吃的,有点甜。午后的阳光灿灿的,刚刚挖出的几颗花生散发着新鲜泥土的芬芳,我舍不得一次吃掉,把最饱满的几个塞在兜里,远远地发现了父亲急匆匆的身影,为了不让我们染上恶习,他每天回家先翻我们的口袋。我们被远远逼来的父亲吓得战战兢兢,一路狂奔到村口的软地上,急急地挖一个小坑把花生埋起来,还用手使劲地按按。此时父亲已经追到我身边了,他大大的眼睛直瞪着我,那像是九十度的热温炙烤着我,吓得我几乎站不稳,他最讨厌偷集体东西的了。那时我想,长大了,我一定把花生吃个够!秋天,生产队把花生从地里刨出来后集中运到一块较大的地里管理,晚上有人看着,当晒得差不多干了,就组织全队老小来摘花生。摘花生的日子是孩子们的节日,虽然不能往家里拿,但是可以吃个够。所以一到集体摘花生的日子,家家都会领着好几个孩子,在堆积如山的花生堆跟前,尽情享受饱嗝的畅快。

那时冬天的夜晚似乎格外漫长,既没有电视,也没有其他娱乐,我们便期待剥花生的日子。为了第二年春天播种时是现成的种子,进了腊月,队里就会打开仓库,把堆积如山的花生按照斤两分到各家各户,让大家利用晚上的时间剥好。回收的时候把花生皮的分量去掉,但总是会多给一些,算是对许多次熬夜的酬劳。所以每每剥花生的时候,我们基本不吃那些个大饱满的,父亲常说,只有这样的花生,明年才会有力气破土顶天,长成茁壮的可以挂满花生的一大棵。父亲总是把“小纽纽”给我们吃,因为它们分量轻,再说“小纽纽”很甜、很小,当种子不合适。偶然遇到一个“大马”,我们姐妹就要争半天,因为一般花生都是两个仁的,三个仁的也不少见,但如果是四个仁的,就比一般的花生要长出好大一截,弯着腰像只飞奔的大马(现在街头上有时卖炒好的花生,居然有很多是四个仁的,仁还个个是紫红色的,第一次见到时我惊讶地买了一大包)。父亲轻轻一捏,只听“大马”啪嗒一声响,弟弟就会凑过耳朵来,父亲就把“大马”夹在弟弟的耳朵梢上,然后弟弟就像得了大宝贝似地东奔西跑,那只“大马”在弟弟的耳朵梢上一颠一颠的。许多年过去了,弟弟已经长成大汉,可我还是记得他小时候顽皮的样子。伴着奶奶《狼来了》《猴子腚是怎么变红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我们忽略了窗外冬夜里凛冽的寒风。

快过年的时候,我们就会挎着剥好的花生去队里交。一般都会剩回一些来,父亲说够秤说明你们没有偷吃,剩回来的当然要犒劳你们。于是,父亲在锅里放一些从河里挎回来的雪白的沙子,先把它炒热,然后把花生放进去,炒得黄酥,让我们嘎嘣脆地吃个干净。那种香,已经不是现在吃遍百味的孩子能够尝得到的了。

还有一些日子是值得热烈盼望的,那就是开春的“开场日”。秋天,集中摘完花生后,队里就会把花生秧集中堆放在大场院里,大大的场院堆了一排又一排的花生秧,周围用玉米秸子和高粱秸子严丝合缝地围起来,并且有人看着,这是一个冬天和开春耕地时的牛草。而孩子们热切盼望的当然是那些粗心人留在花生秧夹缝里的小花生。有时甚至是很大的一颗呢!那种收获尤其令人欣喜。

开场日一般都在阳光灿烂的初春;树叶已经发芽,鸟儿燕儿翩翩地飞,欢快地唱着。天刚刚亮,我们一群孩子就不睡懒觉早等在那里了。其实也有很多大人参与进来,不记得是怎样一种开始,但过程是相当壮观的,大家都很勤快,那些花生秧在空中乱飞,细细的粉尘,飘着新鲜花生秧的味道。这一幕恍如昨天。我们小孩的手快,仿佛都比大人收获多,在得意与幸福中,早准备在胸前的布袋已经快满了。放在枕头底下,藏了又藏,生怕被别人偷走呢;高兴了也会分几颗给别人,能一直吃到花生“纽纽”出现在我们秘密的计划中。

而真正享受花生,是在包产之后。父亲不惜力气地种花生,因为花生真的比其他的庄稼更有收益。一块一块山地周边还有些荒坡.父亲就领着我们在旁边再扩充一块又一块的小地,然后分给我们姐妹一些种子,说看谁的小地里最有收成。反正那不是正规田地里长出来的,不交公粮,像白捡的一样。我就特别高兴能够在小地里种花生,为了这个甚至不惜从三里地外的地方挑水。那时我长得不高,母亲就给我两个瓦罐挑,但路途实在遥远,一路要歇三四次呢。只记得肩膀被压得酸痛,满头大汗但满怀希望。暑假的时候我还常常惦记着这些小地里的花生,有空就跑去拔草,就算在酷暑中炙烤,因为奖赏便是秋天一墩一墩缀满白花花的花生。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来了客人,母亲总会炸一大盘金黄的花生米,父亲他们就能把一瓶高度白酒喝干。每年八月十五,我们就能吃到当年刚晒干的新鲜花生,酥黄酥黄的花生米有种特别的味道让人着迷。但那时家里人多,一盘花生一人几粒就所剩无几。除了节日,我们也都知道节省着吃,因为一大捧花生就可以换回一把崭新的锄头或者一把雪亮的镰刀。P3-5

序言

毫无疑问,这本书应该献给我的女儿,就是文字中反复出现的“小土豆”。

本来是下定了决心在女儿读初中的三年里,时刻陪伴在她的身边,记录她成长的那些宝贵瞬间。但是很快,那些可爱的孩子们都陆续变成我的孩子,我永远难以忘怀震宇那声“都喜欢算了”,因此,小土豆就变成了小土豆们。他们就是山东大学附属中学2009级6班的64个孩子,那些带给我珍贵记忆的我的儿子和女儿们。

能够有胆量把女儿放在自己的教学班里,是为了实现一种教育梦想,但是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也许我还是一如当初的彷徨又彷徨,没有人告诉我另一种假设会是一种怎样的可能。这个中的酸甜苦辣,也许并不是每一个初中孩子与家长能够品味的。陆陆续续,我从孩子们第一天人校开始写起,一直写到他们的中考结束,有快乐的香甜,也有失败的泪水,如果加上孩子们和家长与我互动写下的所有文字,竟然有六十多万字,就是仅仅我自己的文字也超过了二十万字,连我都万分惊讶。

第一本书《陪小土豆们读初中》选取的只是一部分,还有太多的东西藏在我的心底,那是最美好的回忆。

2013年我被选为历下区名班主任、济南市语文学科名师工作室成员,开创了自己的名班主任工作室、语文名师工作室,到市中区做班主任工作的报告——《记忆——铭刻的成长》。我多次打开那个光盘——《只道当时是寻常》,那是提前保送的烨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精心制作的,是我们6班三年的片段写真。一张张熟悉的脸庞,竟然每每让我瞬时落泪。他们羽翼渐丰离我远行,唯留我在这个小小的校园里做无边的思念。

而让我下定决心把它整理出来出版,却是浩然妈妈的一个电话。

她说虽然她的儿子已经从山大附中毕业,但她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到我的博客看一看。她说她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情结——看到穿着山大附中校服的孩子都会分外亲切。她说她昨天晚上看完我写的《陪小土豆们读初中》的终结版竟然哭了,她说她想起了孩子们在我身边度过的三年岁月,这三年意味着什么?她说看到我给金航的资料,她便想到应该给自己的孩子也保存一份记忆。她还说,她连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发给他们的短信都没有舍得删掉,她要整理出来。我真的被她感动了,我有责任写下我们的历史,一段锦缎般光滑柔软的记忆。亲爱的高老师:

您好。昨天晚上整理着这些短信,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难忘的时光。最初想保留这些短信,是感动于你们细心辛苦地给家长提供志愿填报信息,透过那一连串紧密相接的短信发送时间点,就像看到了你们的赤诚之心在为学生跳动,满腔的爱意在洒向小土豆们,心里根本不舍得删掉这份浓郁的情谊。  短短几天的中考志愿填报过程,我们做父母的真可谓是心力交瘁,你们做老师的更是呕心沥血。没经历过的无法想象,没摊上个性十足孩子的也体会不深,师生家长都面临很大的压力。报完志愿没几天我们夫妻俩就前后脚地上火病了一场,然后孩子也闹腾了两天不舒服。我记得班里陆续有人生病缺课,对谁都是一场考验啊!六月初,中考的脚步越来越急,毕业的离歌即将响起,在我心里是很珍视孩子在山大附中的这三年经历的,更是一次次被你们感动得心潮澎湃,决意留存下最后发送的这些短信,为孩子为我们自己,珍藏起一颗颗情谊和成长的珍珠。

三年,是初长成的少年关键的一段人生旅程,这一路因为有您的陪伴滋养而丰富精彩。我们做家长的见证了您诠释的太阳下最崇高的职业风范,从中汲取了力量,伴随着孩子的点滴进步成长,我也在觉察体会到的差异和认同中,和孩子共同成长,努力让内心走向丰盈。

再次感谢,为我们共同走过的路和共同拥有的记忆!

浩然的妈妈:任蔚东

高老师您好,今天终于收到了新书,看着纸质版的《陪小土豆们读初中》,依然非常激动,谢谢您用心记录了那段难忘的关键岁月,永远都会那么鲜活。再次谢谢您陪小土豆们和家长们走过少年青春期!前两周还没有货,现在好几家网上书店都有了,先睹为快啦!

去年岁末,金航考取了美国的交流生,特地来学校向我报喜,他跟我说,其实浩然买了很多,几乎他们人人都有一本,那是他们的一段生命华彩。

其实这本书里,首先我更多叙写的仍是我自己的人生,那些从偏僻小山村慢慢延展出来的路程。我曾多次给小土豆讲起我为了上学即使摔破下巴也苦忍着不敢说出来的故事——那时的农村女孩上高中的很少,一旦让父母知道我的艰难,也许就失去了上学的可能。我曾多次在课堂上告诉我的小土豆们:我小时候——我那棵山楂树,我那盏煤油灯,我曾经艰难跋涉的路程……

我希望小土豆,不,小土豆们,站在我的肩上,不是显示自己高大,而是看到远处的风景,还有来时的路。

“你不是父母的续集,你不是你孩子的前传,你是你自己!”我对小土豆说。

“你是你父母的续集,你又是你孩子的前传,你不仅是你自己!”我又对小土豆说。

我不知道她能不能懂,真的懂。

后记

今年,我终于从班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不是我不喜欢这个工作,而是因为我想离教育再近一些。

从刚毕业时还是孩子们的大姐姐,到自己的孩子仅仅只有几个月,再到现在孩子已经上高中了,我变成“妈妈级的班主任”。我一直从事着这个叫作“班主任”的工作,因为自己一直觉得,只有当班主任,才会直面孩子的灵魂、进入孩子的内心。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节奏,我简直难以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不当班主任,我的惯性也会把我折腾得跌跌撞撞。

当班主任的时候,我有一个特别的发现:

我教两个班,当班主任的那个班,连家长都会说,孩子们对我更多的是敬畏,说得更确切些,是害怕;特别喜欢我的孩子和我特别喜欢的孩子竟然更多的是出现在另外一个班,就连上课,在我自己的班总是不如在另一个班畅快,为什么呢?

在自己的班上课,一学期总有那么几节课直接变成了“班会课”或者叫“思品课”,因为班主任眼睛里总是“揉不进沙子”。进课堂时,也许你发现值日生并没有做好值日,你便要首先谈谈“细节决定命运”,大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当然,班主任的课因为学生首先有点惧怕,因此成绩也不差,甚至更好。

你到另外一个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不再顾及,你可以更多地沉浸在文字的唯美里。甚至那些“调皮蛋”,在你自己的班里可能让你头痛得要命,但是在这个班你可能发现这个小鬼好可爱,连惹你生气都变成一种别开生面的创新意识,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没错,我认识到这些的时候,我就想淡出班主任这个行列了。

我听到班主任老师大声地吼叫,一点都谈不上优雅与尊严;我甚至听到有些侮辱性的伤害性语言,急不择言,偏激、讽刺、挖苦甚至歇斯底里,个别时候,也有大打出手,也有拳脚相加。即使是孩子们原谅了我们,真的把我们看作他们的亲人,但即使是爸爸妈妈,对这个正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孩子,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我真的不想这样,我想还原成一个本色的自己,相伴在他们中间,成为一个完整的“老师”。

其实副班我已经受益其中了,当我仿佛卸下枷锁,和孩子们嘻嘻哈哈。那天,逸非的妈妈就打电话给我说,孩子说,高老师从来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呼小叫地批他们。

其实过去我也常常犯错误,课前的“暴风骤雨”之后,我还要还原到文字的清风细雨、和颜悦色,这种巨大的落差常常弄得自己万分尴尬。况且一堂课也仿佛一篇文章,要文气贯一,老师课前的凶神恶煞,似乎破坏了一堂课应有的基调,这堂课的成功是很难期待的。

还原成一个普通的老师,你能看到“本真”的孩子。

那时我当班主任,学校安排办公室的时候,也会充分考虑工作的方便,基本上都是办公室和自己管理的班面对面;你一出办公室,孩子们中的“望风者”便会发出信号,孩子们便会一瞬间端坐在位子上作学习状。因此,孩子们其实在班主任面前是一个“假我”。那次我从后门潜入教室,大多数孩子得到讯息而迅速变身,只有调皮蛋的廉没有反应过来,他大声说:“你们怎么这么乖,简直像老高来了!”全班哗然,我也笑了;我揪着他的耳朵说,不是简直像,是真的。整个教室爆笑起来。

当我不是班主任,我不管什么时候到达教室,孩子们仿佛没有看到我,他们照样玩得不亦乐乎,三三两两兜来兜去,追来追去,斗来斗去;课本并没有按照要求放在桌子上,更不用说笔记本;他们高声讨论,大声喧哗。直到上课铃响起,他们才仿佛刚刚醒悟,把桌子撞得东倒西歪,像“土拨鼠”一样从书包里找出上课用品;还真的有那么一两分钟的“慌乱无助”呢,但是,脸上的表情是真实的、生动的。

一开始我不适应,我甚至以“课前三分钟”为由把孩子们早早地纳入教室,让他们安静下来。但坚持不了多久,你会发现,你已经人情入境地开始了,但是才有一个满脸是汗手抱浑圆的篮球的男孩,冒冒失失地从后门冲进来,或有一个羞羞答答的手牵一根双摇绳的女孩在前门喊着报告。我曾大声呵斥来晚的孩子,但是其中就有胆量很大的,“老师,不是还没上课的吗?”我哑然了。

我才悟出来,其实我没有这个权利,当然也想起自己别却班主任这个工作的初衷是什么。

虽然作为一个特别有责任心的老师,我特别想利用所有的时间;但是,我还是开始享受这个课间的十分钟了。

小虎是我的专门“捶背师”,只要我到达教室门口,他就会从人群里跳出来,“高老师,我给您老捶背吧!”

小虎是个快乐男孩,你只要见到他,他都会笑着大声说:“语文老师高老师好!”鞠躬、敬礼;但一不留神,他会吓你一跳。因为他马上就会从身后拿出一个塑料瓶子,里面有一个蜘蛛甚至一只蝎子。那天惊蛰,他拿一个薯片的小袋子,在校园门‘口碰到我就急急地向我奔来,我以为他要给我薯片分享,“我不吃!”我向他喊,“您肯定不能吃!”原来他只是拿了一个零食袋子盛了一只刚刚醒来的壁虎,吓得我马上跑开,而他却在我身后大声狂笑。还有那天,他早晨告诉我他有一只蝎子,下午放学的时候果然拿来了,“让您看看,但我怕被姚老师没收”。姚老师是他们的班主任。我喜欢这种感觉,可以离教育更近一些……

煦是我喜欢她她也喜欢我的女孩,她画了大朵的玉兰花给我,绿色的、紫色的、红色的,贴在我办公桌的后面。那一朵,煦告诉我说是荷花玉兰,2013年的春天,她一直不断地给我发短信告诉我春的惊喜……

老师:在我们院子里,玉兰花巨大,枝条密,花朵也超多。2013.3.16

9.55

老师:我已经拍了,我也舍不得错过稀有美景。2013.3.16 9:57

高老师:我的种子发芽了呀,好高兴呀,吼吼吼……2013.3.21 19:10

高老师:明天上午您有空吗?2013.3.23 20:52

如果有的话,我们能一起去看花吗?我今天看到了一棵很大的樱花树,想找个人分享一下,用不了太久的,真的!!1 2013.3.23 21:04

哦,老师,我拍下给你看吧,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吃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我就不打扰你啦。2013.3.23 21:48

高老师:我的向日葵发芽了,她拱起一块土,老可爱啦……

嗯,我都快高兴疯了,原以为死了呢。2013.3.31 19:33

老师:牡丹要开了,蔷薇也是,海棠开了,凤眼莲也是。今天下午云真白,天也蓝,总之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

我知道要考试啦,我还要宣告一下,我家小鱼生小的啦,呵呵。2013.4.22 19:00

高老师:蔷薇开了呢,有红的,更多的是白的,不过大部分还是苞……

我卖掉了我最最喜欢的画,给妈妈买了蛋糕,我会赚钱了,哈哈!!2013.5.11

奥,老师,我的薰衣草开花啦,快鼓掌呀,呵呵呵呵……2013.5.26

再过两天,等着花开到最好,一定拿过去!2013.5.26 16:52

老师,向日葵开啦!我自己种的,一共四棵呢!!!2013.6.12 10:4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教想曲(高平教育随笔)/梦山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463489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9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2014038910
中图分类号 G52-53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35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86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2: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