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富足人生8堂课
内容
编辑推荐

“20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神秘者”詹姆斯·艾伦编著的《富足人生8堂课》一书揭秘了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秘密,阐述了成功者需遵循的最重要法则,具体从做富足人到一个富足社会论述了走向富足应具备的八个方面的素养,这些素养是我们走向真正富足和文明的根基,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本书63种译本,全球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内容推荐

勇敢、智慧、道义、成功往往集于一人之身。

道德固然抽象,但我们绝不能只站在功利的立场上来认识道德,对道德的有效性提出怀疑。

我们是安然接受一次道德的考验,还是孜孜追求一种缺德的眼前利益?

是保有人格尊严的等待,还是丧失人格达到目的?

简单一句话,我们是要一次高尚的成功,还是要一种下流的成功?

——如果说用金钱来定义富裕的话,富足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富裕的人,但他们却是最欢快、心情最愉快的人,同时他们也是对自己所拥有的,所做的一切感到最满意的人。

他们是生命质量最高的人。

詹姆斯·艾伦编著的《富足人生8堂课》给希望达到富足状态的人提供了8堂必修课。

经过这些课程的训练,每个人都可以达到愉悦、富足的最佳状态。

目录

序 8堂课:富足人生需要八大支柱

第一堂课——精力

第二堂课——节俭

第三堂课——正直

第四堂课——系统条理

第五堂课——同情心

第六堂课——真挚热忱

第七堂课——公正客观

第八堂课——自立

跋 繁荣圣殿

试读章节

世界上没有廉价得来的富裕生活。富裕生活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外加道德力量去换取。欺骗与谎言如同肥皂泡,虽然美丽却不长久,所以,不诚实的人永远不会发达富裕。为了获取钱财,这样的人或许会采用急功近利的方式,但是,这样做无异于杀鸡取卵,他很快就会一败涂地。没有谁能够通过欺骗真正拥有什么,欺骗也从未让我们真正得到过什么。欺骗或许会在一段时间内让人们侥幸得到什么,但这一切迟早都得连本带利还回去。但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欺骗并不一定仅仅是指那些愚蠢的骗子,一切试图用少量劳动来换取大量金钱的行为都具有欺骗的含义,不论这种行为是蓄意的还是不经意的。那些处心积虑计划如何不费力气就能搞到金钱的人,其实和盗贼、骗子并无两样,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这些人迟早都会失去一切。一个以不劳而获为逻辑,并因此而最终失去一切的人,这样的人除了是贼,他还能是什么呢?一个采用不合法的手段只进不出的人,这样的人除了是个贼,他还能是什么呢?一个人要想真正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就必须在所有的交易,不论是物质交易还是精神交易中,都学会如何先付出,再得到。这是在一切健康的交往和贸易关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而在精神方面,这一条原则应该表现为对待他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这是一种永恒的力量,如果套用一句科学定律的句子的话,那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等的”。

人类生活是一种礼尚往来,而不是巧取豪夺。那些将其他人视为自己的猎物与利用目标的人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已被搁浅在一片废墟荒漠之上,已经远离繁荣富裕之路了。在前进的道路上,他已经远远落在了诚信之人的后面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是最差的,因此,必然无法继续下去,他最后必然是以堕落到肮脏的阴沟而告终,或者是落得一个孤家寡人、万人唾弃的结果。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在搞破坏而不是在搞建设,因此,他是在自我毁灭。

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曾一度被看作冒名顶替的骗子,然而卡莱尔大声疾呼道,“但这个‘骗子’却创立了一个宗教!骗子根本连一间砖瓦房都建不起来。”冒名者、说谎者、欺骗者,以及一切不诚实的人根本不可能建起任何东西,因为他既没有建造工具也没有所需材料。这样的人不仅无法创建一个宗教,或建起一间砖瓦房,他也无法建立一个企业,塑造一种性格,开创一项事业,得到任何成功。他不仅无法自己建立任何东西,而且还将自己的精力消耗在破坏别人的成就之上,损人而不利己。

没有了正直,精力与节俭最终也会遭遇失败。但是,正直的人品会让精力与节俭如虎添翼,更显其威力。道德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不论走到哪里,完美的正直总是会不言自喻,正直之人事事处处都能体现出连贯性与一致性来,都具有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因此,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都打着自己特有的烙印。正直之人总是同事物的几条定律紧密相连,社会的安定基于这几条定律之上,甚至整个宇宙也运行在几条定律之下。谁将会捍卫这几条原则,又有谁会破坏它们?正直之人就如同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能够源源不断地汲取地下之水,能够抵御狂风骤雨的侵袭。

一个人要想完整而强壮,他就必须在各个方面做到正直诚实,同时,这种品质还必须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这种正直的品质必须是持久的、通透的,能够让一个人抵抗得住各种诱惑,不屈服于任何不良欲望。人一旦在小事情上失去了原则,那么,大事情上也必然会遭遇失败。苦于压力而让步妥协,不论当时的情况多么迫不得已,或者这种牺牲原则看起来多么微不足道,但仍然能够将他正直的外壳揭下,让他失去抵御能力,彻底暴露于邪恶的摆布之下。

不论雇主在场或不在场,都能够以同等认真、勤奋的态度对待工作的人,绝不会长期处于一个很低的职位上。这种对工作的敬业精神与正直的品格会在其他方面得以反映,这样的人很快便会步入富裕之人的行列。

而另一方面,做事懈怠的人总是趁自己老板不在时偷懒,欺骗雇主,浪费雇主的时间以及付给他的工资。这样的人迟早都会步入失业大军的行列,再也找不到肯雇用他的人。

P71-75

序言

西方人所奉行的成功学同中国古代的道德礼仪观念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西方人认为物质是思想的产物,思想贫瘠的人生活必定不尽如人意,相反,只有人格、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拥有长久而稳定的财富。一个国家亦是如此,我们的哲学家称之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相信许多人对此并不陌生。

再来看看中国古代。

孔子曰:“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仁德的人必定具有道德勇气,而勇于敢为;且勇于敢为之事,必定是正义的事业。

孔子效力的鲁国向来依附于晋国,是一个较为弱势的小国,然而,鲁侯鲁定公在孔子的陪同下参加了齐、鲁两国的夹谷会盟后,齐国的国君齐景公却断然将汶阳之田还给了鲁国,后起名为“谢城”,表明齐景公为了向鲁国道歉将侵占的鲁国领土归还给了鲁国。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齐国、鲁国之间的角力中,鲁国有什么凭借?它靠什么在这样重要的双边会谈中取得了如此重大的外交成果,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与尊严?

靠的就是孔子个人的勇敢、智慧、道义的力量。

勇敢、智慧、道义、成功往往集于一人之身。

道德固然抽象,但我们绝不能只站在功利的立场上来认识道德,对道德的有效性提出怀疑。

我们是安然接受一次道德的考验,还是孜孜追求一种缺德的眼前利益?

是保有人格尊严的等待,还是丧失人格达到目的?

简单为一句话,我们是要一次高尚的成功,还是要一种下流的成功?

人生有的时候就会面临这样的选择题,撇开君子与小人,真正成功的人,将选择前者。

后记

繁荣圣殿

许多读者是带着渴望的心理来读这本书的,他们希望在书中能够找到一些如何致富的详细内容,比如说如何赚钱、如何买卖,从事各种商业行为的利润与风险、价格、市场、各种契约与合同,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事宜,但是,读到最后他们却发现,这本书中全然没有他们所期待的详细内容。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四个方面:

其一,任何详细内容如果没有一些大的原则作为构架,根本没有任何力量可言。

其二,细节内容是无限的,且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而原则却是少数的,而且是稳定的,总是一成不变的。

其三,原则将一切细节内容凝聚起来,并管理着它们,让它们彼此之间更加和谐。因此,先有了正确的原则,相应才会出现正确的细节内容。

其四,从事宗教指导工作的导师,不管是何种宗教,都必须严格遵守应有的原则,绝不能让自己脱离原则,被不断改变的个人喜好和个人原则所驾驭。个人的原则和细节只在特定的环境下是正确的,只对个人有必要,但是,大的原则却是普遍正确的,对所有人都是必要的。

能够领悟到本书中所阐述的几大原则,并且能够巧妙运用它们的人,都能够体会到这四个原因的核心内容。个人事务的详情细节固然重要,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专门细节,或者是只属于他的特定范围的细节,出了这个特定范围的事情,他不会去考虑。然而道德原则却对所有的人都起作用,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够使用,对一切特殊情况都能起到指导作用。

按照几条固定原则工作的人无须刻意去管理自己的诸多烦琐的细节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他所依靠的原则能够让他心如明镜,无须焦虑,也无须紧张压力,只需要稍作思考,他便能感知到一切细节部分。

如果抓不住道德原则,而只是一味地去考虑和处理一些具体问题,那么,我们就会将事情复杂化,情况就会变得混乱不堪。而在道德原则的指引下,这些问题就会纷纷向后退,退到视线以外,因此,一切与之相关的难题就会化为乌有,相关的原则会令所有难题迎刃而解。

一个缺乏原则性的综合指导,并因此而陷入一大堆烦琐的事情中,理不出个头绪的人,就好像是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眼前满是杂乱的事物,就是找不到一条通往前方的道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会被琐碎的小事情彻底淹没,而有原则的人能够将一切细节问题囊括在自己心中,让自己跳到谜团之外。在某种程度上,他可以统领全局,将一切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而其他人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法从整体上考虑问题。  ……

完美地履行这四条原则并不需要我们做出多少自我牺牲,但是要求我们放弃我们的自私,要求我们具备严格的自律性,因为如果没有这两点,这个世界上的任何行动都不会成功。

而其次的四大支柱,也就是更为深刻的四大道德原则则更难以被人们理解和实践,它们要求更大程度上的自我牺牲,要求我们更多地放弃自我。目前,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超越自我,到达尽善尽美地履行这八种原则的超然境界,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有所突破,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获得更多的力量,我们的生活就会因此而更加丰富,我们的繁荣圣殿也因此会被装点出一种独一无二的美,经过这座圣殿的人在看到它后,仍会回头凝望,久久不愿离开。

不过,那些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打算按照书中所授的方法开始建造自己的繁荣圣殿的人们必须牢记,任何一座建筑都需要时间去建造,在建造的时候也必须耐心细致,砖要一块一块地垒上去,石头也要一块一块砌起来,几根主要的支柱一定要坚固而牢靠,为了使整个建筑彻底而完整地建起来,我们还需要水泥、体力以及细心。建造这座内心世界的精神圣殿同建造一座物质的真实的大殿有所不同,它的整个建造过程是无声的,也是无形的,就如同人们所说的经历了七年建造时间的“所罗门的圣殿”一般,“不见刀斧工具,不闻建造之声,但见大殿日益成型”。

亲爱的读者,你要培养自己的品格个性,在生活中建起属于自己的房屋,造一座繁荣圣殿。不要像愚蠢的人那样在自私的欲海中放逐自己,随波逐流,你要静静地凝聚自己的力量,要让自己的事业有始有终,并获得成就。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明确而坚定地将自己的殿堂建立在安全夯实的地基之上,我们甚至可以只将它建立在真理的原则之上——真理是永恒的。

书评(媒体评论)

“适用于所有想走向富足和实现梦想的人们,但前提是按照艾伦说提倡的所有行为要遵守道德法则,这是正道。”

——《华盛顿邮报》

“詹姆斯·艾伦的作品是需要时刻阅读的经典,是行事的指南,而非临时抱佛脚的作品。”

——《泰晤士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富足人生8堂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詹姆斯·艾伦
译者 李诗慧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32063
开本 32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2014302775
中图分类号 B825-49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4: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