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莎士比亚历史剧选(莎士比亚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莎士比亚历史剧选(莎士比亚集)》中,朱生豪、吴兴华、方平三大莎翁翻译名家,诗意呈现威廉·莎士比亚原作神韵:

民国风味的朱氏译笔,再现“戏剧之王”莎士比亚名剧风华——《理查二世的悲剧》,句句凄恻,道尽末路帝王的苦心愁绪;《该撒遇弑记》,动荡难安的局势,诡谲变化的心思,雄才大略的该撒因民众的推崇竟被刺死的事件,令人感叹;《英雄叛国记》,洁身自傲,建功立业,是英雄不朽的宝座,也是他末路的墓志铭;《女王殉爱记》,美人如花隔云端,俏丽如此,调皮如斯,是祸国的根本,身居高位却任性如斯,刚硬如斯,方能奏出一曲侠骨柔肠的末路悲歌……总之,朱生豪所译古体著有古诗人典雅遗风,白话亦诙谐多智,读来韵感自成。

被赞为才华堪与钱钟书匹敌的天才诗人吴兴华,所译莎翁名剧《亨利四世》被翻译界推为“神品”。

莎士比亚翻译大家方平,曾参与校阅人文版朱生豪莎士比亚全集,并用诗体补译朱生豪未译完的《亨利五世》。

内容推荐

《莎士比亚历史剧选(莎士比亚集)》收录了翻译大家朱生豪先生的几本经典莎士比亚历史剧,原汁原味,兴味悠长,可耐咀嚼再三,并收录了吴兴华先生所译的《亨利四世》(上下)、方平先生所译的《亨利五世》。全书总共收纳了威廉·莎士比亚最为出名的七部历史剧目:《理查二世的悲剧》、《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女王殉爱记》(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该撒遇弑记》(裘力斯·凯撒)、《英雄叛国记》(《科利奥兰纳斯》)。

目录

《莎士比亚历史剧选》序 李艳梅

理查二世的悲剧 朱生豪 译

亨利四世上篇 吴兴华 译

亨利四世下篇 吴兴华 译

亨利五世 方平 译

该撒遇弑记 朱生豪 译

英雄叛国记 朱生豪 译

女王殉爱记 朱生豪 译

试读章节

理查王率侍从,约翰·刚脱,及其他贵族等上。

理查王 高龄的约翰·刚脱,德绛望重的兰开斯脱,你有没有遵照你的誓约,把亨利·喜尔福特,你的勇敢的儿子带来,证实他上次对诺福克公爵汤麦斯·毛勃雷所提出的猛烈的控诉?那时我因为政务忙碌,没有听他说下去。

刚脱 我把他带来了,陛下。

理查王 再请你告诉我,你有没有试探过他的口气,究竟他控诉这位公爵,是出于私人的宿怨呢,还是因为尽一个忠臣的本分,知道他确实有谋逆的行动?

刚脱 照我所能从他嘴里探听出来的他的动机,的确是因为看到有人在进行不利于陛下的阴谋,并不是出于内心的私怨。

理查王 那么叫他们来见我吧;让他们当面对质,怒目相视,我要听一听原告和被告双方无拘束的争辩。(若干从者下)他们两个都是意气高傲,秉陛刚强的;在盛怒之中,他们就像大海一般聋聩,烈火一般躁急。

从者等率波林勃洛克及毛勃雷重上。

波林勃洛克 愿无数幸福的岁月降临于我的宽仁慈爱的君王!

毛勃雷愿陛下的幸福与日俱长,直到上天嫉妒地上的佳运,把一个不朽的荣称加在您的王冠之上!

理查王 我谢谢你们两位;可是两人之中,有一个人不过向我假意谄媚,因为你们今天来此的目的,是要彼此互控各人以叛逆的重罪。喜尔福特贤弟,你对于诺福克公爵汤麦斯·毛勃雷有什么不满?

波林勃洛克 第一,——愿上天记录我的言语!——我今天来到陛下的御座之前,提出这一件控诉,完全是出于一个臣子关怀他主上安全的一片忠心,绝对没有什么恶意的仇恨。现在,汤麦斯’毛勃雷,我要和你面面相对,听好我的话吧;我的身体将要在这人世证明我所说的一切,否则我的灵魂将要在天上担保它的真实。你是一个叛徒和奸贼,辜负国恩,死有余辜;天色越是晴朗空明,越显得浮云的混浊。让我再用奸恶的叛徒的名字塞在你的嘴里。请陛下允许我,在我离开这儿以前,我要用我正义的宝剑证明我的说话。

毛勃雷 不要因为我言辞的冷淡而责怪我情虚气馁;这不是一场妇人的战争,可以凭着舌剑唇枪,解决我们两人之间的争端;热血正在膛子里沸腾,准备因此而溅洒。可是我并没有唾面自干的耐性,能够忍受这样的侮辱而不发一言。第一因为当着陛下的天威之前,不敢不抑制我的口舌,否则我早就把这些叛逆的名称加倍掷还给他了。倘不是他的身体里流着高贵的王族的血液,假如他不是陛下的亲属,我就要向他公然挑战,把唾涎吐在他的身上,骂他是一个造谣诽谤的懦夫和恶汉;为了证实他是这样一个人,我愿意让他占我先着,和他决一雌雄,即使我必须徒步走到亚尔卑斯山的冰天雪地之间,或是任何英国人所敢于涉足的辽远的地方和他相会,我也决不畏避。现在让我为我的忠心辩护,凭着我的一切希望发誓,他说的全然是虚伪的诳话。

波林勃洛克 脸色惨白的战栗的懦夫,这儿我掷下我的手套,声明放弃我的国王亲属的身份;你的恐惧,不是你的尊敬,使你承认我的血统的尊严。要是你的畏罪的灵魂里还残留着几分勇气,敢接受我的荣誉的信物,那么俯身下去,把它拾起来吧;凭着它和一切武士的礼仪,我要和你彼此用各人的武器决战,证实你的罪状,揭破你的诳话。

毛勃雷 我把它拾起来了;凭着那轻按我的肩头,使我受到武士荣封的御剑起誓,我愿意接受一切按照武士规律的正当的挑战;假如我是叛徒,或者我的应战是违反良心的,但愿我一上了马,不再留着活命下来!

理查王 我的贤弟控诉毛勃雷的,究竟是一些什么罪名?像他那样为我们所倚畀的人,倘不是果然犯下彰明的重罪,是决不会引起我们丝毫恶意的猜疑的。

波林勃洛克 瞧吧,我所说的话,我的生命将要证明它的真实。毛勃雷曾经借着补助王军军饷的名义,领到八千金币;像一个奸诈的叛徒,误国的恶贼,他把这一笔饷款全数填充了他私人的欲壑。除了这一项罪状以外,我还要说,并且准备在这儿或者在任何英国人眼光所及的最远的边界,用武力证明,这十八年来,我们国内一切叛逆的阴谋,追本穷源,都是出于毛勃雷的主动。不但如此,我还要凭着他的罪恶的生命,肯定地指出葛罗斯脱公爵是被他设计谋害的,像一个卑怯的叛徒,他嗾使那位公爵的轻信的敌人用暴力溅洒了他的无辜的血液;正像被害的亚伯一样,他的血正在从无言的墓穴里向我高声呼喊,要求我替他伸冤雪恨,痛惩奸凶;凭着我的光荣的家世起誓,我要手刃他的仇人,否则宁愿丧失我的生命。

理查王 他的决心多么坚强高亢!汤麦斯·诺福克,你对于这番话有些什么辩白?

毛勃雷 啊!请陛下转过脸去,暂时塞住您的耳朵,等我告诉这侮辱他自己血统的人,上帝和善良的世人是多么痛恨这样一个说诳的恶徒。

P5-7

序言

1592年,在伦敦城外泰晤士河南岸的剧院中,一部名为《亨利六世))的戏剧引发了观众的极大热情。同年,穷困潦倒的“大学才子”派剧作家格林告诫他的朋友要提防那些演员:“有一只靠我们的羽毛装饰起来的自命不凡的乌鸦,在演员的表皮里面,包藏着虎狼之心……不过是一个什么都干的打杂工,却自命不凡,把自己看作国内唯一震撼舞台的人。”这些话里,“包藏着虎狼之心”一句,套用了《亨利六世》(下)第一幕第四场中的一句台词,而“震撼舞台”(SHAKE SCENE)正是从莎士比亚的姓氏(SHAKESPEARE)中引申出来。格林含沙射影所指的正是威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大约在1589年开始了戏剧创作。此时的英国正经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在阵痛中蜕变着。大西洋航线的开辟,使英国处于非常有利的中心线上,促进了英国海外贸易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英国国力大大加强。1588年,英国舰队击退了入侵英吉利海峡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取而代之成为海上霸主,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空前高涨,人们对本民族的历史也倍加关注起来。历史剧受到人们的喜爱,它也成为许多没有受到教育、目不识丁的平民了解本民族历史发展的途径之一。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就是由历史剧和喜剧开始的。

自1590年至1599年间,莎士比亚以霍林希德的《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和霍尔的《约克和兰开斯特家族史》两部史书为主要题材来源,共创作了九部英国史剧。《亨利六世》中部大约写于1590年,这部作品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也激发了莎士比亚的创作热情,他一鼓作气完成了《亨利六世》下部,之后又向前追溯,写了《亨利六世》上部。1593年,莎士比亚完成了《理查三世》,之后又陆续写了《理查二世》(1595)、《约翰王》(1596)、《亨利四世》(上,下,1598)和((亨利五世》(1598)。这些作品中,除了《约翰王》,其他作品因在戏剧情节发展上相衔接,分别形成两个四部曲,既《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成为一个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形成另一个四部曲。莎士比亚在晚年时与戏剧家弗莱契合作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戏剧——《亨利八世》(1612)。

英国史剧虽然写的是过去的历史,但是鲜明地指向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英国经历了一段“盛世”时代,但是女王始终不嫁,王位继承问题牵动着国人的心,许多人感到因为没有正统的王位继承人,女王一死就会爆发内战。而晚年的伊丽莎白一世越来越独断专行,脾气暴躁,在她当政的最后年代里,圈地运动造成的赤贫者越来越多,国内阶级矛盾加剧。同时还一直存在着外族入侵的威胁:1589—1590年,正当莎士比亚进行《亨利六世》的写作期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开始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施压于英国;1595年爱尔兰又发生叛乱,并同西班牙勾结,两国的舰队不断袭击英方的港口。莎士比亚的英国史剧折射出作家所处时代各种严重的社会矛盾,这种以关心国家命运为主要特征的英国史剧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莎士比亚通过英国史剧,艺术地再现了从约翰王在位时期(1199—1216年)到亨利八世的统治时代(1509—1547年)长达350年的民族历史变迁。在这些历史剧中,外有与法国的百年战争,内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冲突:贵族问你死我活的争斗,王权与教会势力的角逐,上层统治者与下层百姓之间的日益加深的阶级矛盾。内忧外患交错在一起,英国民族就是在那些血雨腥风中走过来的。

《亨利六世》(上)以英王亨利五世去世,年幼的亨利六世即位为开篇,通过大臣、主教等之间的简短的对话,国内多方的冲突与复杂的局势一目了然。但是英法的战争转移了国内的矛盾。以塔尔博父子为主将的英国军队与圣女贞德带领的法军激烈交战,舞台上的戏剧表演成为整个百年战争的一个缩影。戏剧以英方塔尔博父子战死沙场,法方贞德被俘受审并被烧死为结束,英法战争暂告一段落。在《亨利六世》(中),英国以付出领土为代价,与法国签订了短暂的和平协议,此时英国本国的各集团利益冲突凸显。在第二幕第二场,通过约克公爵之口,历数了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的血缘关系,以此来说明:在以血统远近来继承王位这一原则上,约克家族的人比亨利六世更有资格继承王位。从人物的对话中,观众清晰地看到历史上已经有很多人为了王冠而遭到囚禁,搭上了性命,但是这样的悲剧还要在此时上演。亨利六世和玛格丽特王后代表的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标志,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标志,展开了长达三十年的内战——“红白玫瑰之争”。手足反目,父子相残,最终亨利六世及其子惨死在约克家的葛罗斯特剑下,玛格丽特王后逃亡法国。约克家族的长子宣布即位,史称爱德华四世。不过围绕王位的争斗并未结束,葛罗斯特——一个足智多谋、心狠手辣的驼背、跛子,通过陷害自己的兄长,谋杀可以继承王位的侄儿,扫清一个个障碍,终于爬上了至高的王座,史称理查三世。但是用阴谋和血腥换来的王位,还必须用更恶劣的手段来保持,理查三世倒行逆施的暴行终于遭到万人诛伐,落得个众叛亲离,一切成空,最终由里士满公爵即英国的亨利统一了英国,开创了都铎王朝。

……

在这部作品中,恺撒一勃鲁图斯一安东尼三者构成了戏剧冲突,但是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民众。恺撒需要民众的拥护来维护自己的权力,勃鲁图斯通过向民众解释来说明刺杀行为的合理,而安东尼赢得了民众也赢得了胜利。戏剧艺术地表达了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莎士比亚也毫不留情地暴露了民众的无知、盲目、逐利、善变,那么民众是否值得信任和尊敬?这正是莎士比亚在《科利奥兰纳斯》中探讨的主题。

卡厄斯·马歇斯是罗马大将,一个如同荷马笔下的阿喀琉斯似的人物,战功卓著,声名远扬,视荣誉胜于生命。戏剧一开场,他就攻占了伏尔斯人的科利奥利城,而后荣膺“科利奥兰纳斯”的封号。以他的功绩和高贵的出身,他被推举参加执政官的竞选。马歇斯英勇无比,但是也脾气暴躁,十分傲慢,尤其瞧不起普通的民众,因此在竞选中不仅失利,还遭到了驱逐。马歇斯一气之下投靠了敌方伏尔斯人,并带兵围攻罗马,为自己讨一个公道。后来他接受了母亲的劝告,放弃攻打祖国,但是这种行为又背叛了伏尔斯人,最后在战乱中被伏尔斯人杀死。

《科利奥兰纳斯》中马歇斯与平民的冲突构成戏剧发展的内因,剧中探讨了在历史的发展中英雄与人民群众的作用。马歇斯尽管有高强的武艺和勇敢精神,但是这些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却不能解决现实中的所有问题;平民缺乏高贵的理性和长远的视野,但是聚沙成塔,力量不可小觑。在两者的冲突中,英雄确实有伟大之处,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人都是渺小的,而人民大众虽然成分复杂,良莠不齐,但是正是这些汇聚在一起的种种力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方向,谱写了人类的篇章。

安东尼的形象在《裘力斯-恺撒》中已经出现过,不过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一剧中,那个久经沙场、能言善辩的安东尼已渐渐失去了政治家的风范。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莎士比亚多次通过他人之口赞美了安东尼,如士兵称他为“天神的领袖”“千年一遇的凤凰”,连他的对手小庞贝也对他表示敬意。但是功成名就的安东尼沉迷于埃及的享乐生活中,渐渐丧失了他曾经有的锐气。在与对手小恺撒的战斗中,我们没有看到安东尼的智慧、英勇,只为英雄末路深感悲哀。戏剧一开场,安东尼听到罗马使者带来有关消息后,理性趋使他返回久别的罗马,并与小恺撒以姻亲修复关系。但是不久二人反目,他重回埃及。面对小恺撒的挑战,安东尼无论在军事指挥上还是战场作战中都大失水准。他先是不听劝说,放弃自己陆地作战的长处,而与对手进行海战,继而在海战中跟着克莉奥佩特拉临阵脱逃。战败的安东尼受到克莉奥佩特拉自杀消息的欺骗,完全失去斗志,自杀身亡。

表面上看,安东尼是因为陷入情感之中,失去了理智,被克莉奥佩特牵着鼻子走,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但实际上是多年的享乐生活已使安东尼丧失了斗志,处处受到吹捧、赞美,也使他对自己的能力和敌对者的力量缺乏正确的判断,再次回到真正的战场上时,已不再是往夕叱咤风云的安东尼,而只能在情感中逃避现实、麻痹自己。莎士比亚在剧中尽量客观地评价了安东尼,对他有赞美和同情,更多是遗憾和批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莎士比亚历史剧选(莎士比亚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 朱生豪//吴兴华//方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49072
开本 16开
页数 75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92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086
CIP核字 2014161299
中图分类号 I561.33
丛书名
印张 4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7
162
4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48:37